分享

2017年糖友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起来盘点!

 zzgas 2017-12-26


今天是2017年12月26日,5天后就是2018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微糖又陪伴大家度过了一年。

在这里,微糖君提前祝所有糖友,新年快乐。

血糖稳一年。


这一年里,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的事儿。

一部分被慢慢遗忘。

剩下小部分,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2017年,糖友圈也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

有新的治疗希望,有的和我们的血糖健康息息相关。

也有值得被我们铭记的人。

小编整理了其中的一部分“大事件”,下面一起来盘点。


 1. 

世界糖尿病日主题发布


2017年3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宣布2017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女性与糖尿病” - 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今年的主题主要为了号召所有女性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可负担的公平的治疗和教育,以改善她们的糖尿病管理水平。另外孕妇需要更好的筛查、治疗和教育,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并提出,妇女和女童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后代健康和生活水平的关键。


 2. 

美国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进展,有望应用于糖尿病领域


美国科学家新近研发出一种新型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在不剪切脱氧核糖核酸的情况下激活目标基因。这项研究有望应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和肌肉萎缩等多种常见病。这种新版基因编辑技术在患病小鼠身上应用效果良好。小鼠的急性肾损伤、1型糖尿病和肌肉萎缩症病情均获得改善,没有导致不必要的基因突变。


 3. 

抑制剂安达唐(达格列净)在北京召开上市会


以往,2型糖友的治疗方案大都是通过胰岛素依赖机制,达到控糖的效果。而达格列净是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肾脏的吸收,从尿液中直接排糖来降低血糖,为糖友提代了新的降糖选择。“由于不依赖于胰岛素,达格列净促进尿糖排泄的作用与病程及严重程度无关,无论是早期或晚期的糖友都可以有效地排糖。”纪立农教授表示。

2017年5月5日上市会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妍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等内分泌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4. 

BMP4基因疗法:逆转2型糖尿病的新希望


在“萨尔格”学院的一项研究中,通过蛋白质BMP4基因治疗以后,可以控制体重,提高体内代谢。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增加BMP4,我们可以增加代谢率,而且在老鼠体内得到了证实,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BMP4基因治疗可以使体重维持正常,免受能量摄入增加而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目前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的研究会确定BMP4对脂肪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开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方向


 5. 

FDA批准“利拉鲁肽”,可降低2型糖友患心血管的风险


2017年8月25日,FDA批准利拉鲁肽的新适应症。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友的类似于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脏病、卒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对于不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友来说,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友的主要病发症和死亡原因,而利拉鲁肽的获批,成为唯一一个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糖药。


 6. 

6万人长达11年跟踪研究证实:吃肉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研究发现,和植物为基础的饮食方式相比,以肉食为基础的饮食可以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肉类都会这样。来自杜克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量摄入红肉会明显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或许因为这些肉类中血红素铁的水平较高。


 7. 

减肥或能帮助有效逆转2型糖尿病症状


国际杂志The BMJ上有这样一项研究报告:来自格拉期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虽然2型糖尿病目前尚不可治愈,但通过减肥15KG左右,或许能够有效逆转2型糖友的疾病症状。


 8. 

警惕:缺觉或会让孕妇患上妊娠糖尿病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孕妇缺少睡眠可能会诱发妊娠糖尿病。在对比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后,和睡眠时间超过6.25小时的孕妇相比,少于6.25小时的孕妇患妊娠糖的风险会增加2.84倍,而且她们的血糖水平也会升高。

妊娠糖尿病常发生于怀孕中后期,保健专家们建议孕妇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怀孕24 - 28周期间,应该进行血糖的筛查,以避免妊娠糖的风险。


 9. 

人工β细胞智能调节血糖水平 有望引领糖尿病治疗新方式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C)和北卡州立大学(NCSU)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顾臻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人造β细胞,可以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释放胰岛素。

不管是1型糖友,还是2型糖友,为了降低血糖,都会选择胰岛素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相比于这两种复杂的方式,来自顾臻团队的人造β细胞是一种,对于糖友来说更便利的选择:当葡萄糖水平升高时,人造细胞会自动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

这些“人造β细胞”模拟人体的天然血糖控制器 - 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的功能。研究人员的想法是可以让这些人工β细胞通过皮下植入到患者的体内,可以每隔几天进行替换,例如通过无痛的一次性的皮肤贴片来实现。目前这个团队还在进一步的临床前测试,有望引领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式。


 10. 

研究首次发现,3型糖尿病比1型更容易误诊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被破坏。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由于肥胖、生活习惯不良导致,体内不能生产足够的胰岛素。而3型糖尿病与胰腺的损害相关。可能由于炎症、肿瘤外科手术所引起,通常情况下,3型糖尿病在数年甚至十年才发生。

3型糖尿病和1型、2型的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差别,不过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方式,相关机构还在进一步确认中。


 11. 

经常晚上“吃夜宵”会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夜间吃东西或会增加机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经常在晚上吃夜宵,会诱发人体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还会增加心脏问题的风险。

如果你看到了这则消息,赶紧停下手中的夜宵吧。


 12. 

《柳叶刀》:4万人随访10年发现,使用富含亚油酸的食用油,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一篇研究:多国科学家对20项涵盖近4万人的研究发现,若摄入的脂肪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35%。像葵花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植物油中都含有较多的亚油酸。


 13. 

糖尿病新药问世,控制血糖效果胜过二甲双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含有三种SGLT2抑制剂的新药ertugliflzin上市,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人的血糖控制。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周三批准了口服麦角菌素(Steglatrotm)和固定剂量的联合药(ertugliflzin和sitagliptin)共同治疗2型糖尿病。塞格鲁美特(ertugliflzin和二甲双胍)都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14. 

我们著名糖尿病专家向红丁教授辞世,五驾马车功德无量


2017年9月4日,著名糖尿病专家向红丁教授离开了我们,终年73岁。

从成立糖尿病协会,到担作糖尿病协会会长20余年,分文不取。一生大部分时间放到了糖尿病公益教育上面,“一切为了糖尿病病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宗旨。其提出并倡导的”五驾马车“为糖友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糖尿病科普教育领军人物。

控糖路上,幸亏有您。



新的一年马上到来。

让我们带着希望迎接201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