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大战蚩尤

 园田书苑 2017-12-27

文章来源:神话传说故事网 

黄帝与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轩辕黄帝的有熊部落本是一个小部落,为了生存,依附于神农部落。经过发展,有熊部落变得强大。此时,神农部落和九黎大战,神农部落大败,黄帝趁机攻击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

       轩辕黄帝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着名战役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在远古部落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分布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有三个最强大的部落:神农、九黎和有熊。

   在很久之前,所有的部落均以神农部落为首,据神话故事所说,神农族是神仙的后裔,并且实力最为强悍,所以周围大大小小的部落无不敬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进贡。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部落的神族血脉越来越淡,加上人们的逐渐遗忘,神农部落的影响力慢慢的减弱。

  曾经作为霸主的神农部落占据了最为肥沃的黄河流域土地,周围的很多小部落想要一同吞食神农部落,因此,神农部落每年都要经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在这个时候,又有两个新部落兴起,那便是九黎族和有熊族。
 
 
  九黎族在位于神农部落的南边,多山。九黎战士以武为尊,擅长战斗征伐,不畏死亡,再加上他们有一个英勇强悍的首领--蚩尤。

  蚩尤被称作战神并非是虚有其名,蚩尤之所以能够成为九黎族的统领,凭借的就是其强悍的实力。

  在传说中,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事实上这些描述并不都符合事实,但蚩尤的兄弟有很多倒是事实,这主要是因为蚩尤重情义。
 
  有熊族位于神农氏的北边,它的族长是黄帝。黄帝是一个拥有雄韬伟略和大智慧的霸主,为了让部落壮大,黄帝采取了各种雷厉风行的措施。

  首先他依附于神农部落,表现出臣服的样子,实际上则是趁机吸收神农族的种植技术以及一些神农族特有的生产技术。没多久,黄帝与神农族关系变得越来越好,这也为黄帝攻占神农族做好了准备。
    随着九黎和有熊的崛起,神农部落受到的攻击次数明显的减少。又伴随着多年的征战,大大小小的部落慢慢的被神农、九黎、有熊三大部落吞噬。

  由于神农部落夹在九黎和有熊族中间,其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其实力明显的落后于这两个部落。
 
  神话故事中,蚩尤的谋略不及黄帝,其实并非仅限于此。蚩尤其实看似鲁莽,但是他却是粗中有细,重情重义。黄帝确不同,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牺牲自己身边的人。

  在大部分传说中,说黄帝仁慈、聪慧,其实大部分是对黄帝的美化以及对胜利者的赞扬。
 
 
  很多人都认为蚩尤残暴。如果蚩尤真的残暴,那么,蚩尤怎么会拥有那81个死心塌地跟随他的兄弟?

  在蚩尤失败的时候,他的兄弟选择了与他一同战死,而非苟且偷生。也有传说提到,蚩尤并非是凶恶残暴之人,而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族长。
 
  九黎族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壮大,不仅仅是因为九黎族人骁勇善战,而且与蚩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蚩尤发现了铜矿,并且以铜铸造兵器和铠甲。拥有这些利器的九黎族才可以披荆斩棘,迅速壮大。
 
  而黄帝不同,黄帝为了壮大部落,选择了依附于神农族,一边与神农族交好,以此震慑其他族氏,一遍暗中发展自己,吞噬其他部落。
 
  事实上,蚩尤有点像楚霸王项羽,但是要比项羽稳重得多,所以才被称之为战神。伴随着九黎、有熊的强大,与慢慢衰弱的神农部落逐渐持平,从此,这三大部落成为了黄河流域的霸主,形成三族鼎力的局面。
    传承悠久的神农部落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其它的两大部落吞掉。但是神农部落夹在两大部落中间,发展空间有限,无奈之下,神农部落开始发起战争。

  黄帝与神农部落交好,所以神农部落把目标转移到了九黎族。
 
  九黎族居住的地方靠近深山,那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更有荒兽无数。神农部落攻击九黎主要是想要打开一个向北方扩展的缺口。

  神农部落自认为拥有壮丁和无数的存粮,想要击溃九黎部落简直是轻而易举。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在九黎有一个骁勇善战、粗中有细的首领——蚩尤。
 
 
  在神话故事里面,神农部队来到九黎居住的大山内,与九黎族展开争斗。长期生活在深山的九黎族人习惯于丛林作战,并且身手敏捷。

  而深林中,经常会出现致命的瘴气。蚩尤便利用这一点,引诱神农部队进入深林。结果,神农部队惨遭瘴气袭击,全军覆没。遭受神农部落的袭击后,蚩尤大怒,整军攻击神农部落。
 
  初到平原的蚩尤大军并不是很习惯,在与神农部落多次交手中处于下风。没多久,蚩尤便习惯了平原作战,命人将在深山中捕捉到并且驯服的野兽全部带到战场。

  神农部落根本就没有见过这阵势,惊慌之下全部溃散。没多久,蚩尤便占领了一大块领土。蚩尤敬畏神农氏懂得药物,能够治疗疾病,因此放弃了继续进攻。
 
  大败后的神农部落却不认为如此,恐蚩尤再次攻击,于是寻求黄帝的帮助。
    在神农氏看来,他们已经得罪了蚩尤,虽然持有现在已经停止攻击,但是也许过不了多久还会对自己进行攻击。

  一想到蚩尤那恐怖的荒兽阵容,神农部落便感到十分恐惧。这时候,神农氏族想到了黄帝。于是,他们便派出代表,带着大量的物资去说服黄帝与之联盟共同消灭蚩尤。
 
  黄帝亲自出门迎接使者,表面带着笑容,却是早就知晓了其目的。因为,黄帝在神农氏族布置了大量的眼线。

  知晓了那场大战,更了解了蚩尤的可怕之处。经过一番商谈,黄帝提出,可以共同消灭蚩尤,但是神农部落要提供更多的物资。
 
  使者内心不快,将消息带回了神农部落。神农部落对黄帝的趁火打劫大感恼火,但是却又不得不寻求其帮助。神农部落迫于蚩尤的强大压力,最终,不得不与黄帝妥协。
 
 
  黄帝的趁火打劫获得了大量的好东西,其中包括了武器、粮食、以及一些耕种技巧。

  黄帝虽然嘴上说着一同消灭蚩尤,但是并未作出实际的行动,因为黄帝心里清楚,如果蚩尤真如所说的那样可以控制野兽,即使真的两军联合也不是蚩尤的对手。
 
  神农氏一直催促黄帝联合起来攻击蚩尤,但是黄帝却以各种言辞推脱。这样一拖便是一年,在这一年里,黄帝带领的有熊部落发展速度极为骇人,其实力早已经超过神农部落。
 
  黄帝看到自己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并且不再需要神农氏的生产技术的时候,派使者对神农部落说,准备一同攻击蚩尤。这是黄帝蚩尤大战开始的源头!
   经过漫长的等待收到了黄帝的音讯,神农部落终于松了口气,迅速整兵,蓄势待发,并且派人迎接黄帝来到神农部落的都城。

  果然不负众望,黄帝带领大批精锐前来。当神农部落的最高领导者炎帝看到黄帝的精锐部队后,便感觉不妙。
 
  在神话故事中,炎帝也就是后来尝百草的神农,对草药感兴趣,常年在外游历,翻山越野识百草。炎帝是整个神农部落的首领,也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领导者,可惜的是他的志向并不在部落里。由于得知神农部落遇到了危机,才会千里迢迢的赶回神农部落。
 
 
  炎帝想到黄帝无故推迟近一年的时间,并且看到黄帝带来的精锐部队居然隐约有超过神农氏军队的感觉!

  聪慧的炎帝猜出了黄帝的野心:如果黄帝只是为了帮助神农部落,就绝对不会精英尽出,这样不仅会暴露黄帝自身的实力,同时,蚩尤实力极强,如果战败,那黄帝损失可就大了。作为一个部落的首领,自然不会如此的盲目!
 
  于是,炎帝暗地下令将一些村民和部队带着大量的粮食慢慢转移。而其自身却与黄帝慢慢周旋,商讨共同对付蚩尤的方法。

  在商讨中,黄帝再次提出了过分的要求:此次出兵,粮食全部由神农部落准备。炎帝为了不打草惊蛇,故意假装答应下来。果不其然,准备出兵攻击蚩尤的当天夜里,黄帝率兵攻占了神农都城,在里面大肆的攻击抢夺。
 
  早已做好准备的炎帝与其忠实的手下刑天,早已逃离。因此,黄帝虽然成功的占领了神农氏的都城,却没有抓住炎帝。占领都城后的黄帝发现,整个都城里面的军队甚至是粮草都早已消失。黄帝恍然,原来炎帝已经发现了他的野心。
    逃出来的炎帝,带领着刑天等部下来到提前约定好的地点阪泉。炎帝看到自己安排出城的军队早就在这里等候,便略感安心。炎帝下令将整个神农部落的军队和人口全部召集起来,聚集在阪泉,并且将食物分发下去。
 
    在阪泉,炎帝整顿军队,因为他知道,黄帝此时此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整个神农氏族灭亡。神农部落感慨黄帝的冷血贪婪,毕竟神农部落帮了黄帝很多,到头来却被黄帝反咬一口,心里都悲愤异常。
 
    果不其然,没多久,黄帝便率领大军围住阪泉,在阪泉与炎帝开展。炎帝早有防备,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黄帝让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自己带领兵将炎帝围困在阪泉之谷。黄帝蓄谋已久,军队训练有素,在大战中,占尽优势。
 
 
    黄帝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神农部落已经穷途末路,但是他们却拼死抵抗,只因为他们心有不甘。
 
    黄帝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
 
    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炎帝一方惨败。
 
    不过幸运的是,炎帝的部下,刑天,英勇杀敌,带着炎帝逃了出来。在逃跑中,遇到了黄帝部队的追杀,刑天断后,炎帝顺利逃出。炎帝逃出后,不想再去复仇,便游历天下去了。从此之后,炎帝之名便不复存在,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个尝遍百草的神农。
 
    刑天勇猛无比,无人能敌,杀死追兵后向南逃去。刑天内心悲愤,颇为不甘,想要举兵报仇。一路往南,却被蚩尤擒住!
 
    而黄帝获得了神农部落的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的粮草,收获颇丰。更是将残余的神农遗民纳入麾下,成为有熊部落之人。此时的黄帝,实力空前强大,恐怕整个黄河流域没有他的对手。
    刑天被蚩尤捉住后表现得英勇无比,浑然不怕。蚩尤赏识刑天的勇敢,想要将其收为部下,但是刑天却誓死不从,毕竟,神农部落的这个下场,和蚩尤有很大的关系。
 
    蚩尤也是有血性的汉子,知晓刑天的忠心和勇猛后,不仅没有杀他,而是将其释放,并赠予刑天一把锋利的斧子和坚硬的盾牌。蚩尤心里清楚,像刑天这样有血性的汉子,不应该这样死去,而应战死沙场!
 
    刑天拿过斧子和盾牌,不由大感惊讶,因为他第一见到这青铜打造的神兵利器!刑天道谢后,立刻离开,四处奔走,寻找炎帝的下落,想要追随炎帝斩杀黄帝报仇。
 
    多年后,刑天终于找到了炎帝。让刑天气愤的是,炎帝早已放弃复仇,沉浸于草药间。
 
    此时的刑天心灰意冷,最终,刑天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单身闯黄帝的部落,斩杀黄帝!
 
 
    在神话故事中,黄帝的居所守卫严密,刑天持斧,英勇无比,砍杀无数的侍卫。
 
    负责管理黄帝宫殿的天神陆吾见刑天杀气腾腾,不知为了何事,连忙上前询问。刑天怒喝道:“与你无关,快叫黄帝出来!”天神陆吾这才知道刑天是来报仇的,还想劝说几句,刑天早已火起,推开陆吾就往里闯。
 
    于是,双方厮打起来。陆吾哪是刑天的对手,只几个回合,便被刑天打翻在地。刑天嘿嘿冷笑两声直朝宫内冲去。进得宫内,刑天恃勇对着天兵卫士左砍右劈,很快就杀到黄帝临朝的正殿门前。
 
    看守正殿的天兵天将一声呐喊,一齐围上来拼命砍杀抵挡。刑天锐气正盛,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上下招架,左扫右劈,一会儿就杀得天兵天将们东倒西歪,四散窜逃,有的去报告黄帝。
 
    雄韬伟略的黄帝不仅仅拥有聪明的头脑,同时也是一名强悍的战士。黄帝忽然心思一转,想到刑天虽然英勇,但是其杀死守卫数百,想必其力气已经消耗大半,倘若趁此时击杀刑天,应该不难,并且能够对周围的部落有着强大的震撼力。
 
    于是,黄帝提出了与刑天单打独斗的条件。刑天有勇无谋,而且他的目的就是击杀黄帝,自然答应了下来。

    黄帝自恃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擅长征战,并且,刑天斩杀数百十位,几乎力竭,认为斩杀刑天不过举手之劳,遂与刑天约定单打独斗。如果黄帝赢了,其英武自然会振奋人心,巩固其领导地位。
 
    可是,黄帝却低估了刑天的勇猛!刑天虽然力气消耗大半,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二人一交手,天崩地裂。威风凛凛的黄帝手持长剑向刑天攻去。刑天转过身来,寒光一闪,黄帝的宝剑已到,刑天忙用左手盾牌抵住剑锋,右手挥起板斧砍将过去。
 
    一场大战开始了。黄帝沉着应战,施展他那变幻莫测的剑法,向刑天扫刺挥劈,刑天以攻为守,车轮旋转似地砍杀过去。
 
    刑天斧子锋利,盾牌坚硬,难以抵挡。黄帝虽说身经百战,神力无穷,这时碰上勇力无比的刑天,也不免有些气虚力亏。黄帝灵机一动,故意装作不敌败退,边战边退,一直退到常羊山下。
 
 
    到了常羊山下时,黄帝突然收住长剑,对刑天说,这个地方太小,何不到山顶决斗!
 
    头脑简单的刑天答应了下来,想都没想,大踏步朝山上走去。哪知这是黄帝的计谋,刑天还没走两步,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宝剑已到,直向刑天的头颈斜劈过去。只听得“嚓”地一声,刑天那颗象小山丘样的巨大的头颅,就跌落在山坡上了。
 
    刑天一摸颈子上没有了头颅,心里发慌,忙把右手的板斧移给左手握着,蹲下身来伸手向地上乱摸。黄帝惟恐刑天摸着了头颅,在脖子上合拢来,赶忙提起手里的宝剑,竭尽全力向常羊山劈去。
 
    “哗啦”一声,常羊山一劈两半。那头“骨碌碌”竟滚进了两山之间。轰隆隆一声巨响,大山竟然重又合拢了。刑天知道报仇无望,无限悲愤地慢慢站立起来,冤怒之气从体腔中冲出,凝成乌云,久久不散。
 
    刑天屹立不动地凝神细听四周的动静,突然听到黄帝得意的笑声。就重又拾起盾牌和斧头,向发出笑声的地方冲了过去。不甘失败的刑天重又开始战斗了,他拿乳头当眼睛,肚脐作嘴巴,继续挥舞板斧盾牌,至死不屈地向敌人继续战斗。

    黄帝击败炎帝后气势大盛,趁机攻击威胁最大的蚩尤。黄帝虽然兵力强盛,比蚩尤的军队不知道多多少,却始终是太过于自大。
 
  蚩尤部落虽小,但是士兵各个骁勇善战,并且蚩尤的81个兄弟个个本领非凡,再加上山中猛兽和锋利的武器相助,与黄帝军队大战,却也不落于下风。
 
  黄帝对蚩尤并不了解,认为蚩尤为南蛮,只懂蛮力。最终,黄帝决定与蚩尤一战。黄帝蚩尤大战中,黄帝却没有想到,蚩尤军队所带领的凶兽巨大、凶狠无比,并且有巫师作法,黄帝大败!不过幸运的是黄帝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成功的逃脱。

 
  在上古年代,伏羲女娲与昊天曾定下契约,神仙不得下界残杀人类。昊天却贪得无厌,想要掌管人间。

  昊天知晓蚩尤天不怕地不怕,肯定不会接受招揽,遂让九天玄女与黄帝协商,只要黄帝肯答应膜拜神族,受神族领导,就肯帮助黄帝。黄帝也提出条件,只要神仙能够帮助他统一黄河流域,便答应昊天。
 
  为了对付蚩尤,昊天派一些神兽和巫师帮助黄帝,并且让神将铸造轩辕剑!铸剑之时,黄帝派人开采首山之铜。在轩辕剑铸成之时,天地动荡,发生巨大的爆炸,周围的生灵全部死伤殆尽,为了铸造轩辕剑,黄帝不知牺牲了多少族人。
 
  黄帝有神仙相助,重新整顿,率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以及应龙凤凰等神兽蓄势待发欲与蚩尤决战。
    整顿好的黄帝再次与蚩尤大战与逐鹿!这场大战惊天骇地,神鬼莫测。黄帝带领的野兽和神兽与蚩尤驯服的凶兽战作一团,双方巫师互相施法。可是,黄帝却低估了蚩尤部队的战力,特别是蚩尤的81个兄弟。
 
    蚩尤的81个兄弟其实并不全是人类,其中有鬼、兽、妖等,他们的神通让黄帝大感头疼。黄帝虽然得到神仙相助,但是蚩尤强悍无比,打的黄帝节节败退,九战九败!
 
    蚩尤见黄帝败退,便让巫师作法,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困住黄帝军队,让黄帝分不清东西南北,欲将黄帝困死在大雾之中。
 
    黄帝身边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个部下叫做臣风。臣风习惯看星空,在北斗七星的启发下,发明了指南车。在指南车的指引下,黄帝带领的部队疲惫的走出浓雾。
 
    黄帝蚩尤大战,黄帝处于弱势。昊天见黄帝节节败退,遂再次命战神九天玄女赠送黄帝绝世兵法--《黄石天书》。
 
    得到《黄石天书》后,黄帝才开始慢慢的开始在战争中占据优势。九天玄女还帮助黄帝捕杀东海神兽夔牛,用夔牛的皮制成30面大鼓,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鼓声震动天下,蚩尤军队闻此战鼓声音,军心动荡。
 
 
    黄帝重新整顿对蚩尤展开反击,命令应龙喷水淹没蚩尤的城池。此时,蚩尤命风伯、雨师操纵大风、大雨,将应龙喷出来的水引导向黄帝所在的位置。应龙只会喷水,不会蓄水,导致黄帝再一次的打败。无奈之下,黄帝只得命人寻找自己的女儿旱魃寻求帮助。
 
    黄帝之女本名为女魃,因为误食了毒草生命垂危,在机缘巧合之下,不仅复活了过来,还获得了奇异的能力。获得奇异能力后的女魃,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旱灾,因此被称之为旱魃。无奈下,黄帝将女魃逐出部落。
 
    女魃记恨黄帝,自然不想帮忙。黄帝以女魃之母的性命威胁,女魃在无奈下才帮助黄帝。女魃一来,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
 
    蚩尤带领着最后的部队与黄帝决一死战。奈何,黄帝得神仙相助,蚩尤巫师的法力尽数被破,并且黄帝战军数目远超蚩尤,蚩尤最终难逃一败。
 
    黄帝蚩尤大战,黄帝手持轩辕剑,凭借着神器之威才勉强压制住蚩尤。蚩尤虽然勇猛,却无法抵挡黄帝手中的轩辕剑,最终血洒逐鹿山脉。蚩尤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 ”,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黄帝胜利,尊天上神仙,民间的拜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黄帝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却出现了各种瘟疫。此时,神农出现,解救了有熊部落。黄帝被神农不记仇恨的宽广所打动,为了纪念炎帝,黄帝将自己部落的后代称之为炎黄子孙。
    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治国有方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着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
 
    乘龙升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