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为何没入文庙?只因一副挽联阻隔他的圣人之路

 中原高考678 2017-12-27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古往今来,几乎没人能在学问上、政治上、军事上达到曾国藩同等的成就。即便并称“孔孟朱王”的王阳明也未能完成“出将入相”的成就。

曾国藩为何没入文庙?只因一副挽联阻隔他的圣人之路

许多人很诧异:这位“古今第一完人”为什么没能配享孔庙,吃上冷猪头肉呢?

答案却如此诡谲,竟然因为一副对联。

曾国藩为何没入文庙?只因一副挽联阻隔他的圣人之路

在传统文人的价值视界里,金钱那是粪土,会沾染一身铜臭,笔墨字画才是最爱,尤其是盍棺定论的挽联。

都知道曾国藩酷爱挽联,爱到痴狂。《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记载了一个故事:

曾国藩为何没入文庙?只因一副挽联阻隔他的圣人之路

曾国藩喜欢写挽联,甚至偷偷给活人写。因为忌讳,写完总是藏起来。一天好友来访,见他书房砚台下压着几张纸,以为是他的新著,准备欣赏一番。却不料曾国藩死死护住,怎么也不肯交出来。

曾的异常引起了好友的怀疑,硬抢过来一看,竟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十几位在世有人都让曾国藩“挽敬”了。仿佛曾国藩精心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奠”字,好友怒不可遏,拂袖而去,从此断交。

曾国藩为何没入文庙?只因一副挽联阻隔他的圣人之路

曾国藩给许多人都写过挽联,在世的、过世的,甚至不是他这个时代的古人都写过,连自己一个从事“妓者”行业的远房大姑都写。

当然,1872年,61岁的曾国藩散步时因脚发麻,回房休息时端坐而死。可怜他“曾剃头”没能全部送出那十几位在世好友的挽联,却轮到了人家给他写挽联。

像李鸿章、左宗棠、薛福成等人的挽联,多半是称颂悼念之词。而晚晴大儒王闿运则写了一副反面对联:

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功,戡定仅传方面略;

经术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

这幅挽联的意思大致是:

曾国藩平生以西汉麒麟阁第一功臣霍光与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自居。但因时代不同,功业差太远,没能像霍光、张居正那样位居中枢、统领时局。仅仅只是戡定太平天国战乱,留下了一点点用兵谋略之言而已。

曾国藩的学问超过清代文宗纪晓岚和阮元,但因为做官太早,纵有龙蛇之才,没有时间专研,也没留下什么像样的学术著作。

曾国藩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留下十三套学问,这样的“黑评价”仿佛太不厚道。

不过自古文人相轻,王闿运这幅挽联将古今完人曾国藩打成了“半吊子”水货,原本只是代表他一家之言。古往今来英雄人物的背后,抨击者有之,非议者有之,没有必要太较真。

不过对于曾国藩死后的“圣人之路”,这对联还真是道躲不过去的坎。据高伯雨《中兴名臣曾胡左李》一书记载:

“光绪年间,有官员奏请曾国藩从祀文庙,清廷下礼部奏议。部议国藩无著述,于经学亦无发明,且举王闿运挽联佐证,事遂终止。”

满清之后,文庙祭祀维持原有配置。只因一副挽联,作为古今完人的曾国藩再无配享孔庙的可能,成为他“封圣”路上无法逾越的天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