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落款“丙申年”是错的吗?

 澹水老逸 2017-12-27

如果干支只能用于记年,那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但是干支不仅可以记年,而且还可以记月、记日、记时,甚至能代表很多事和象。所以这种说法就可以探讨下了。

古时的落款时间有很多种落法,这主要是因为四季和每个月甚至每日都有很多种称谓。所以怎么连起来似乎都可以了,没有太统一的惯式。但常见的干支记年落款有这样几类的(以丙申为例):

一是丙申仲秋(古时把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依次叫孟仲季,比如夏季的第一个月叫孟夏、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叫季冬等)。这个落款无疑是说丙申年的秋季第二个月了,所以类似的落款一般不写年,当然也有写的。

二是丙申冬日,古时的冬日也好,秋日也罢,实际上说的是冬季或秋季里的一天,秋冬也是代表季节的,所以前面的丙申也只能是代表年的意思,这样的落款后边也是不用强调年字的。

三是官方常用的落款,比如乾隆二十年岁在丙申(乾隆二十年是不是丙申年没查,仅以此举例),也有写作岁次丙申的,后边也不落年字。但前边的岁其实就有点现在的年的意思的。

四是带年字的,却是不带干支,比如乾隆年制,康熙年制等,多是落在瓷器铜器玉器等上,而不是落在字画上。

五是只落年款的,比如:丙申年玄同阁写于抚顺。或者为了表明具体日期的除了用几月初几写明外,也有写作成:丙申月的,甚至丙申日的,再或者强调某个时辰的时候,会说丙申时的。

还有很多记年落款不多做介绍。反正这些干支记年都是在建国前的两三千年时使用的,在那些时对这种款式还是有些说法的。从清晚的戊戌变法开始,逐渐使用阳历。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学者书法美术家等为了附庸风雅、显摆有文化底蕴等还会运用干支记年落款,但大多都不太在乎格式了,或者是不怎么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也就无可厚非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