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读书会,究竟能走多远?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12-27




这个时代,极其喧嚣吵闹,各种声音,各种观点和组织,在民间呈现一种白花花的热闹。

无数的现象和组织,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呈现一种昙花一现的莫名之美和坚持而不得的无奈,越是瞬息万变,越是不可琢磨不可把握的增多,越是激发人类心灵的焦灼,也越是激发一部分人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的反思和抵抗。

所以,坚持做一件能够长久的事,正在成为一种自觉追求。

无数执着于一件事的草根因为坚持而逆袭,进入大众视野。

即便是因为坚持减肥,或者坚持跑步,坚持阅读,坚持做饭,甚至坚持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诸如每天坚持分享吃晚饭),也能收获粉丝,有些将粉丝落地变现取得商业的成功。因此又产生许多莫名的诱惑。有没有目的的坚持,都在民间疯长。

透过这些表象,我们看到,坚持,正在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因为经济繁荣、缺失带来的集体浮躁,遭遇了如今集体的自觉反思和反抗,表现为,来吧,坚持做一件事吧!证明我们可以!

这是一种抗争。谁说我只能一目十行阅读碎片文字,我是可以阅读大部头的。谁说我浮躁没有定力,我可以坚持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情!

坚持,成为一种自我证明!成为自我回归的一种途径,许多人,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里,获得了自我肯定,获得了欢喜和自由。


坚持阅读,成为一种追寻——

在众多的坚持里,坚持阅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作为一名铁路维修工的术德生,体力劳动之余“不务正业”,喜欢读书,追求个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他坚持清贫阅读十年,来往“家——铁轨——图书馆”三点一线,写下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

如果说,起初的坚持阅读,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和方向,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艰苦的铁路维修工作间隙通过阅读,却不仅获得劳逸结合的愉悦,更重要的是,用精神自由的坚定抵御甚至享受艰苦劳动的苦乏,甚至渐渐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暗示和使命感。这,仿佛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坚持之余的乐于分享,让他创立了纯公益民间读书会——尼采读书会,两年来,联结各种力量,举办各种纯公益阅读活动300余场。他被更多的人期待和追随,他,开始思考,读书会,该怎样继续往前走?要走到哪里?


读书会,民间?官办?商办?联结?创变?

2017年的圣诞节,这一天,一群人聚集在济南的季风书园,既没有商业目标,也没有现实目的,自发的,来了不少人。场地是季风书园免费提供的,组织者正是济南民间读书会尼采读书会的创始人草根光头术德生。

这些自发人群和邀请嘉宾中,有作家,有企业家,有书店老板,有老师,有学生,有其他读书会创办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爱读书,关注阅读!也许,都带着或多或少的迷茫,渴望听到一些内心想听到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官方的,民间的,机构的,企业的,团体的,私人的,线上的,线下的……早已呈遍地开花之势。

估计这些年,我们都遭遇过读书会。尤以民间为多。

有人在各种各样的读书会之间游走徘徊,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或是自己特别喜欢和有归属感的,最终,大多彼此成过客。

有人兴致勃勃组织读书会,或因缺乏活力,或因组织松散没有约束,或因内容没有吸引力等等,没几次就偃旗息鼓,没人来了!

手机端,都有一些做得成功的案例,我们也许都是粉丝,诸如十点读书,为你读诗,得到,有书等等。

成功的运作,都整合了优质的平台和内容,也整合了恰当的商业资源,线上线下交融并序,如日中天,虽也危机重重。


那么,对于民间的读书会,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模式哪些可以探索的方向呢?

术德生说,尼采读书会到目前为止,不经意间融合了各种优质的资源,三年的发展储备了大大的能量,三生万物,三年过后,该到了质变的时候了。

但究竟要怎么变呢?

他北上帝都学习了北京阅读季运营的全民阅读推广“北京模式”,也和来自全国各地零零总总的民间读书会创始人进行了交流,在读书会的持久性、生命力维护上,在商业运营和纯公益免费运营之间,哪一种模式更有利于尼采读书会的成长发展?相信这不仅仅是他带去的问题,也是许多其他同路人在探索的问题。

这次交流会上,德生向大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北京阅读季全民阅读推广的北京模式,这是一种成熟的模式,是整合了专家顾问团及六大平台的“六位一体”综合阅读服务平台。

六大平台指:包括500余家出版社、文化机构提供优质阅读内容的资源平台;北京近百家紧密合作的核心媒体和新媒体阅读联盟等媒体平台;包括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内的公共阅读空间及大学生阅读联盟企业机关等在内的活动平台;16区政府29家成员单位的支撑平台;领读者培训计划类培育平台。


北京全民阅读推广模式既有政策导向、政府支持,也有民间呼声、商业介入,更有情怀梦想之士的奔走,不成功都难。

在这股全民阅读的潮流中,情怀之士看到希望,商业人士看到商机,个体阅读者感受到风过的声音,读书会的组织者遭遇着许多的诱惑和选择。

与会嘉宾们各抒己见,大家都同意阅读是私人化的事,要私下进行,但我们的社会是需要阅读活动的推广的,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有精神追求,也是必要的。各种价值观滥觞的社会现状,需要通过阅读抵达真善美的心灵之境。

对于读书会的未来之路,甚至具体的运营方法,大家也都展开了积极探讨,下有读者的殷切期待,上有组织者的运营成本压力,在碰撞中,图书馆对读书内容和活动的美好期待,书店的资源互借,企业的需求嫁接,优秀的内容生产者的情怀,那边厢,好像还有政府在抛媚眼……

仿佛有无数种可能,环佩叮当,交相辉映。



结论尚未来临,彼此有许多期待。

尼采读书会将是一个探索者,它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它和它的创始人术德生,有更大的使命和期待。

人生走到某个阶段,结果就不再重要,你若一心向善,起心动念之间,自有神秘的力量会帮助你。就像心中有信仰的修行者,只管虔诚地匍匐前进,你的身子越低,你离大地就越近,你的初心就越纯粹。

阅读,读书会,是个最该摒弃功利之心的事情。就像台湾诚品书店,它的成功,不是商业的成功,却是人文和情怀的成功。

看如今,苏州诚品的打造,就融汇了许多自然垂赐的机遇,既有商业的平衡,更有情怀和初心的呵护。

如果阅读会带我们走近真善美,那么,做读书会也好,做书店也好,则需要更多诚品创始人吴清友先生提倡的爱善美。

爱善美,这,是世界和自然的初心啊!


民间读书会的路,能走多远,取决于创办人的能力和心智,更取决于创办的愿力和初心。

那些扑簌簌倒下的,和那些轰隆隆向前的,都是参照和借鉴。

有许多人,或冷眼旁观,或和我们一样充满期待,并为之努力!

草根的萌动,是春天到来的讯息。

像光头草根读书人、阅读传教士术德生说的那样:做好自己,感染别人!

你默默在路上行走,就会吸引许多默默跟随的人。

你怎知道,你身后没有神人在暗中跟随观察你呢?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远不远不要紧,有梦想,过程,就很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