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刹禅踪】云南通海河西圆明寺

 风吟楼 2017-12-28

圆明寺。位于云南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


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


80年代以来,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村民投资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观音座进行维修,用金镀之,甚是富丽堂皇。庙在原址上修建,东侧有条水泥马路,大门朝东开着,寺院南、北、西侧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围着。


圆明一词出于佛教经典,《贝叶经椤严经》卷二说:若能移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圆明指佛的智慧,圆满普照之意。


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重修。


圆明寺为宛北重要古刹之一,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


该寺为三进宫殿式建筑,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栎,殿角高翅,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精雕细刻,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着各 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浮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枝艺细赋,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中殿西侧排列着直径一尺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宇不凡。寺以地势而建,有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后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座落有序,这些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古刹名寺。


清规牌匾


厢房上的彩绘,颇具通海周围的汉文化风格。


天王殿的韦陀像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铁树开花


远眺通海


寺内的墓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