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火罐起泡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7-12-28

    拔火罐缓解疲劳

    用市售的真空拔罐器(该拔罐器为塑料制成,操作十分简单,且一般都附有常用穴位图),在肩背部的肩井、大椎、大杼、天宗、风门等穴吸附。

    每次留罐10到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3到5日为1疗程。家中无此器具者,也可以到中医院针灸科诊治,根据自身情况拔火罐施治。

    该法可改善肌肉、经脉的气血运行,对因过分劳累,气滞血瘀所致的肩部、背部、颈部肌肉酸痛、不堪重负、肢体乏力者,具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之功效。

    拔火罐起泡的原因

    留罐的时间比较长。留罐的时间长短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时间也不一样。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体内湿气较重。患者体内风寒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罐子温度较高。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拔罐部位不同。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预防拔火罐起泡的方法

    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冬天拔火罐一定要正确,避免起泡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