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均1分钟就有7人得癌症,一书帮助身边人走出绝望

 昵称41082923 2017-12-28

全国每天约一万人确认为癌症,每个人都有三成的几率患癌,然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许多癌症及其治疗依旧束手无策。然而,首先击倒癌症患者往往不是死亡和病痛本身,而是时时挥之不去的虚无和恐惧。

在繁忙的医疗现场,能为患者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已属不易,很难再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患者的痛苦不仅限于罹患癌症,更是所面对的生活本身。患癌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重大影响,包括亲友关系、工作方式等,而癌症患者需要在生活发生剧变的情况下与癌症共生。

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日本的樋野兴夫先生创新性地提出了“癌症哲学门诊”的概念,即提供志愿医护人员与癌症患者及家属对话的场所,大多采取预约制一对一地进行。在医疗沙龙中,时间大致设定为一两个小时,由患者、家属以及参与运营的志愿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共同参加。所有参加者分成小组,边喝茶边分享各自的经历与困惑。没有强制性的发言,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保持沉默。

作为一个“翻译整理”的过程,医生帮助患者整理出事情的优先顺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坦诚地提出个人见解。患者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帮助他们“缓解”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癌症哲学门诊的意义所在。以下是樋野兴夫在长期的哲学门诊过程中总结出的部分建议:

“天寿癌”时代的到来

癌症研究的目标之一,是防止患者在某一年龄段之前因患癌而死。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某位患者可能会在40岁时死去,而如果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这位患者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到80岁。

在与癌症患者对话时,我发现他们的烦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与癌症这种疾病本身有关的烦恼

与家庭成员有关的烦恼

与职场人际关系有关的烦恼

第一类烦恼只能通过治疗解决。但实际上困扰患者最多的是第二类及第三类烦恼,也就是说,癌症患者的大部分烦恼与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没有本质区别。换言之,如何与癌症共生取决于患者以什么样的心态使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变换表情

很多患者都会提到“无法像以前一样与他人交流”。这也体现在与家人、同事、主治医生的关系,以及住院期间与其他病友的关系上。如前所述,有关癌症的烦恼其实大部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对此我首先建议患者的是——变换表情。人的面部表情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改变的,但表情是传递感情、表达想法的媒介,在与他人的共同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变换表情也就是认真考虑如何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例如对来看望自己的亲友,真诚地说声:“谢谢你远道而来。”因为疾病的折磨而倍感痛苦的患者,通常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但如果能把注意力从自身转向他人,体贴他人,面部表情自然会有所变化。由于患者表情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际关系的改善,进而带来更多的表情变化。

降低癌症在生活中的优先程度

癌症因人而异,属于一种个性化的疾病。尽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有把握,但即使是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发生转移的癌症,针对其特性进行治疗,有些也会有很高的治愈率。癌症已经开始进入“可治愈”的时代。

不同于其他疾病,癌症的“确诊”有时被称为“宣判”,患者通常会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经常听到患者说,头脑一片空白,甚至不记得当天是怎么从医院回的家。还有些患者会患上抑郁症,难以对治疗保持积极态度。

要真正从不稳定的情绪中走出来,需要患者重新肯定自我存在的确定性和重要性。为了重新找回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忘却疾病”是必要的。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容易焦虑,倾向于自己收集相关信息,但往往是越收集越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反而更加焦虑不安,陷入恶性循环。这里所说的“忘却疾病”,是指不要让疾病占据全部的生活,适当降低疾病在生活中的优先程度。如果没有对人生以及日常生活中事物的优先顺序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患者很容易被不安的情绪所左右。相反,如果能看清自己要完成的使命,使“现在”这个瞬间能为完成这个使命而努力,那就自然能超越疾病所带来的焦虑不安。

在对话时我常常引导患者从“今天是人生的最后一天”的角度来思考。不安是对“未来”的不安,感到不安时心已不在“今天”。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后一天,也就没有对明天的不安,应该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不是意识决定一切的唯精神论。忘却病痛在医学上并没有证据证明能够延长寿命,但意识能够影响行动,改变生活从改变意识开始。有一天这种改变会使人生变得幸福,会令患者更积极地面对治疗,会使一些患者患癌却能颐养天年。

互相原谅是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同时希望亲人理解,有时同情与担忧也并不是患者所能接受的爱。被人同情、被人担忧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但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有些患者不愿看到自己给周围的家人、朋友增添麻烦,反而事事小心,结果适得其反。亲属有必要认识到过度的担心对患者是一种负担。

作为患者如何与家人相处?作为家人又如何与患者相处?我认为,关键是相互原谅。癌症是一种不得不面对死亡的疾病,同时也给了患者和家人一个反省人生、了却恩怨的机会。正因为身处一种亲密的关系,有些歉意和遗憾难以表达。双方把至今都无法开口的情绪表达出来,互相原谅,对患者来说,也许是人生中最后的一件大事。患者将因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无憾地离开人世,而与患者度过的时光将为家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用人与人的关系理解癌细胞

常常有患者问及:“为什么人会得癌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细胞癌变的过程,就好像自己的孩子长成了不良少年一样。”如何与癌细胞相处,与如何面对不良少年所要求的心态是一致的。

孩子开始我行我素,父母感到苦恼困惑,不知如何规劝孩子反省重生。但如果父母能后退一步,客观地观察、分析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歧途的,那看待孩子的角度就会改变。客观地俯瞰事物的全局,就不会被孩子一时的言行左右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一味地斥责孩子。也许还会领悟到“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当时我要是......就好了”。父母的客观冷静最终会改善与子女的关系。

对待癌细胞也是如此。癌症不是来自外部的传染,它产生于患者身体内部,要求患者对自己的境遇有客观的、全局性的把握。来癌症哲学门诊的患者的病情以及对治疗的态度各有不同,对话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处的境遇。在表达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会领悟到其实自己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多少都有偏差或误解。对境遇的客观把握本身会大大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

死亡”作为一项重任

陪伴不得不面临死亡的患者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患者的头脑中充斥着病痛与痛苦,无暇顾及周围,无意识地远离周围的人与事。即使是拥有社会地位的公司经理、大学教授等,被诊断为癌症后同样精神脆弱,有些无法适应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变化,陷入忧郁状态。部分患者认为“得了癌症,人生就此完了”,“周围的人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对待自己了”,有些患者甚至想到自杀。

由于患癌,对人生的期望很容易转变为失望。即便如此,在有限的人生中仍然有可以为他人做的事情。什么是“人”?可以说人是被人生本身所期待的存在。能对此有所领悟,患者就能重新看到自己的责任以及使命,拥有坚定的意志,作为“人”继续成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领悟可以称其为“透彻的人生态度”,它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我常建议患者去看看周围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经历过艰辛与磨难的患者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陪伴在他人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躺在病床上,也有能为他人做的事情。我亲眼看到常年卧床的患者在谈笑中使来看望自己的儿孙感到愉快,这同时也给了儿孙们一个思考生死的契机。透彻的人生态度使患者拥有感染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也促使患者持续地成长完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死亡的意义

在癌症哲学门诊中,我对来访的患者递上过这样的哲理处方:哪怕明天会死,今天也不要忘记浇灌生命之花。就像每天给花浇水一样,热爱生活,慈爱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明天就会离世而去,5年后,10年后,也会被人记起。珍惜余生,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如何去死,是人在完成责任与使命,拥有完整人生过程中的最后一环。能否意识到死亡的意义,决定了患者对亲友的影响以及留下的精神遗产。

好 书 推 荐

- 版权信息 -

编辑:何以车为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你不是病人》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