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放过那个内向的孩子

 龙叔文馆 2017-12-28


在我们的文化中,“内向”一直是被当做性格上的缺点。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这样的话你肯定不会陌生:

小时候:“你这孩子真没出息,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多大方!”

上学时:“你干嘛总是一个人呆着,太不合群了!”

工作后:“你性格太内向了,怎么在职场混!”

大多数人都对内向的人充满了偏见。


父母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性格开朗,觉得外向的孩子未来才会在社会上吃得开。


一旦孩子内向和害羞,我们就开始止不住的担心和焦虑:“我的孩子好安静,是不是有问题?”、“我家孩子怕生不爱叫人怎么办”、“孩子喜欢闷在家里,怎么办?”


作家苏珊·凯恩曾经在演讲中说:“对于那些喜欢独处,或是乐于自己一个人钻研的孩子,常常被视为局外人,甚至是问题儿童。”


似乎天生内向的孩子,就是错的。

1

内向的孩子一定要变得更外向吗?


内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没有。


一个学生曾对我说,父母经常嫌弃他呆呆的,像闷葫芦一样,因为他喜欢独处,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也不喜欢走亲访友。


实际上这个学生并不是他父母所说”闷葫芦”,反而十分有主见,喜欢钻研,做事情也很有条理。


性格内向,并不是一个毛病或问题,它只是一个没有褒贬描述性词语。对内向的孩子来说,快乐不一定非要在嘈杂的人声中,相反,安静和独处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不尽相同。内向是孩子性格的一部分,是他的特质,不仅如此,有时候内向也能成为一种优势。


内向的孩子,更能专注于内心世界,喜欢深入思考;


内向的孩子,善于冷静地观察,经常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内向的孩子,不爱闲聊,更加懂得倾听,拥有独处的能力,懂得自省;


爱因斯坦、周星驰、林肯、乔丹......他们都具有内向的品质,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成功。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和外向内向真没多大关系。


内向的孩子,也可以很棒。我们不一定非得逼着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外向。

2

标签化的语言最伤孩子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觉得自己性格不好,就像网上有人说:“很多内向者的通病:自卑,最怕麻烦别人,喜欢独来独往,容易依赖一个人,特别害怕失去,恋旧。”


对自己内向的性格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被贴上了“坏标签”。


前些日子去朋友家,朋友让孩子跟客人打招呼,但孩子一下子躲到了妈妈的背后,一开始朋友还会鼓励孩子勇敢点,一两次之后,朋友就开始不耐烦:“你这孩子太内向,见人也不知道问好,真不懂礼貌!”


看,一个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就这样被父母强化出来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内向就是没出息、内向就是没用、内向就是胆小懦弱.......


类似这样的标签都会给孩子非常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孩子的表现会随着这些负面标签出现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直接给自己下定义,认为“我就是胆小内向,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一个坏的标签,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3

给内向的孩子多点耐心


《孩子,你慢慢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给新买的一束花系蝴蝶结,由于手小,花枝又多,他尝试了好几次都未能系成功。孩子的老祖母对此显得十分粗暴,又是骂又是催,还不耐烦地推了孩子一把。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样,希望孩子能按大人的方式和节奏生活,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需要尊重的个体,有自己的节奏和性格。


人们常说,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其中就包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性格,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


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只要每个孩子能顺应自己的特点,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不擅长社交没关系,喜欢独处也没关系,不妨耐心等等孩子,等他慢慢的熟悉陌生人,慢慢的表达。


愿每个内向的孩子都能被温柔地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