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片化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系统化学习,你绕清楚了没

 江山携手 2017-12-28

鱼先森今天分享了篇文章给我,文章主旨是批判时下因智能机兴起及知识焦虑,而流行起来碎片化学习的概念。

成年人的学习无可避免存在时间问题,不学习又担心被时代淘汰,碎片化学习应运而生,在各类学习型平台的帮助下越演越烈,随之而来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出现,反对的声音主要是攻击碎片化学习会导致知识太过零碎不成体系,只有点而没有面,也就是知识点在大脑里形不成关联,无法为己所用。

那么,碎片化阅读到底是利还是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那篇文章里举了案例,一个准备在业余时间进行会计考试的上班族,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间、午饭等餐等时间,看书学习,结果越学越觉得会计考试很难。后来她辞职全职准备考试,三个月就轻松过了考试。

用这个案例来批判碎片化学习是有失公允的,案例里面的准会计,不是学习碎片化,她是仅仅只是时间碎片化了,也就是把学习时间切割成小块,而没有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合理分配。考试这种事情,最好还是集中学习,如果上班族条件受限,不能脱产学习,那么最好也是早上早起1个小时,或者利用下班后晚上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集中专心学习,至于上下班通勤时间或者中饭等餐时间之类的不方便集中精力的时间段,用来做练习题或者背公式单词之类的,是最好不过了。

碎片化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系统化学习,你绕清楚了没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职业出发,选择一个具体的方向,比如写作,比如设计,比如营销等等,人的精力是有效的,不可能同时关注所有方面,系统地进行主题学习搭建起自己的这方面的知识架构后,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更新,不断巩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看到这里,对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大家应该有了点了解了吧。简单来说,就是首先要用主题式学习,构建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迭代的,只停留在构建基础体系上是不够的,因此要用碎片式的学习进行补充和迭代;而这些学习的时间,是要根据学习难度和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的。(具体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时间管理是门技术活》)

如果用建房子来打比方,主题式学习就是房子的大体框架,包括地基、墙面、窗户什么之类的,勉强可以住人了;碎片化学习呢,补充的就是软装啊、更新电器之类的,让你住的更舒服。而时间管理,就是你的钱。你主要的钱肯定要集中化在基础搭建上,装饰画、空气净化器,用富裕的钱去买,对不对?

纯粹的碎片化学习,其实是把知识碎片化了,比如做销售的,在形成自己的一整套销售理念之前,就开始看所谓的销售技巧,会觉得“哇,这个好有道理”,看到另一个理念,又觉得,“哇,这个也好有道理”,但是这两个说法居然是矛盾的呢,我该听谁的呢?就好像现在市面上有反对碎片化学习的,也有鼓吹碎片化学习的,你该听谁的?这只不过因为你对学习还没有自己的系统化认知,所以,只好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不过,还是要为碎片化学习说句公道话,如果真有人说静不下心来系统学习,就爱用手机不停刷各种技能。有一个词叫:量变到质变。当你的碎片足够多的时候,也许你能建起你的摩天大楼,只不过,系统化学习的人,可能1万块砖、5万的预算,就可以建起一栋漂亮的房子,而你,大概要10万块砖、50万的预算,才勉强够。

至少,不管时候系统化学习还是碎片化学习,都比不学来得好,最差的是完全不学,只是掌握了好方法,会事半功倍。

碎片化阅读既不是百试百灵的万金油,也不是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没有哪种方法、哪种工具是万能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选择、适当改良,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方式。

以上,一点基于自己学习经验的不成熟建议,请选择性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