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位985毕业的同事,为什么没当成领导

 埃达 2017-12-28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  叔本华     



昨天朋友圈被百雀羚《何必低调,你应该骄傲》的广告刷屏,片子通过3位年轻人在海外发生的真实故事,连问三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害羞,为什么要克制,为什么没发声,然后最后给出我们应该骄傲的理由,包括我们应该为自由的灵魂,为自己的善举,为与众不同,为自己的汗水,为每一次喝彩而骄傲。

 

骄傲从来不是我们传统教育所倡导的,低调谦虚才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习惯低调保守,习惯谦虚谨慎。而这低调谦虚背后,可能是不知何时背负上的偶像包袱,是它让我们不敢草率,不能轻易骄傲。



/ 1 /


一位画家朋友分享她教孩子画画的故事:刚开始,她是放手让孩子自己自由探索,三岁孩子勇于尝试各类作品,乐此不疲。


一天,爱人不经意表达对某作品特别的赞赏,孩子的状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好像意识到自己最适合画这类作品,所以,非常喜欢画被赞赏类型的作品;对其他类型作品的兴趣开始减退,一旦孩子发现画其他作品有难度时,就会主动表示自己不会画,不喜欢画了。


还好朋友及时察觉到,跟孩子沟通好几次,终于恢复孩子对其他类型作品的兴趣和信心。

 

“初生牛犊不怕虎”,“童言无忌”。


说的是孩子最开始,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都没有恐惧和顾忌,无拘无束的天真状态。


然而,多数人这样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孩子本身对语言、对环境非常敏感,可能因身边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突然间,带上了偶像包袱,开始害怕尝试,害怕失败,所以,你也许听说过,很多人从16岁开始,就停止成长了。


并不是说真的就停止成长了,可能只因某些经历背负偶像包袱,慢慢地,失去了试错的勇气和探索的好奇心。



/ 2 /


有一位同事,985硕士,入司三年多,工作认真负责,安排给他的工作,事无巨细,都能完成得非常出色。


但是,对于岗位职责之外的事,他都保持低调谨慎,很少听到他的声音。领导也对他很满意,但却一直没有晋升,觉得他优秀是优秀,但总像还缺点什么。


还有一位同事,二本毕业,入司也三年,人同样非常勤奋,也很用心,但工作结果有时不如上位同事那样完美。


不同的是,除岗位职责明确规定的工作,他还主动参加公司各种活动、创新项目,对公司其他业务方面有任何改进建议,即使有时不够成熟,也会及时提出来。


后来公司筹建新项目,缺个临时负责人。公司内部评选,最后选定虽然称不上完美,但更积极主动,敢于尝试,敢表达的同事。

 

领导说,不是每件事要等确保完美才能做,新项目本身就可能面临失败,很难刚开始就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更需要快速尝试,并敢于直面失败的开创者。


985同事确实能成为不错的执行者、运营者。


但是,如果真由他来负责新项目的话,可能因过于谨慎,追求完美,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很可能错过一些机会。


有人说,世界在悄悄惩罚老实人,反而悄悄地奖励那些擅长表现的人。


其实不尽如此,985同事因背自己所背负的偶像包袱,所以,未来工作或生活中,可能因凡事追求完美,或因为觉得跟自己形象不符,或因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错失在新项目中历练成长的机会。



/ 3 /


电影《东邪西毒》中,有句台词,我第一次听到时很受触动,欧阳锋说:“其实走江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会武功,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你不想耕田吧,又不齿于打劫,更不想抛头露面在街头卖艺,你怎么生活?武艺高强也得吃饭啊。”

 

显然,因为懂武功,年轻人背上了偶像包袱,因懂武功不齿于做其他事,反而可能让生活陷入艰难。


就像严谨认真的985硕士同事,因为学得东西更多,反倒背负上偶像包袱,变得害怕出错,不愿出错,凡事不再敢放开手脚去做,结果却错过很多机会;就像画家朋友的孩子,因身边人不禁意的一句表扬,不知不觉带上偶像包袱,失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再那么敢于尝试、冒险,不那么容易接受失败。


很多时候,因为背负偶像包袱,我们开始给自己设限,画地为牢,甚至也可能因偶像包袱太重,害怕失败,拒绝尝试,束缚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手脚。



/ 4 /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有偶像包袱的人,大多数是善良的。


因为太在意身边人的看法,既想让自己满意,又不想让别人失望,所以做事很谨慎,也习惯于追求完美。希望所有的准备足够充分,结果反而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事情实现的难度。


在反复确认准备是否充分,前提条件是否满足的过程中,这类人一般对自我要求也非常高,没准备充足之前,不愿意轻易冒险。不知不觉中,可能就为自己画地为牢。最后,错失原本可以把握住的机会。


/ 5 /


“偶像包袱”一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最初主要是形容明星的。指偶像因长得好看,时尚等特征优点,在节目或表演中很难放开这些特征。


很多明星成名前,还能自如的投入表演,成名之后背上偶像包袱,反而放不开,演技、戏路受限,真实生活受影响。


实际上,放下偶像包袱说起容易,但正在能放得下的人,其实非常少。


胡歌是我很欣赏的一名演员,3月赴美进修,谈到这大半年感悟,也坦诚自己还是有偶像包袱:“从学习表演开始,我时常穿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职业的特殊性,所以其实很难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我希望的真实生活,是没有被那么多眼睛关注。


我也承认,我还是有偶像包袱,我会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可能我还不够成熟。”


现实中,有偶像包袱的人同样不少。很多人自嘲:没有偶像命,却得了偶像病。“不洗头我从不出门,不化妆我不敢见人,吃大餐前必先拍照发朋友圈,朋友圈照片离不开美图秀秀,为营造一种符合自己定位的形象,每次发朋友圈文案都要反复修改……”


关注形象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但如果因此,过于关注别人的看法,甚至自我设限,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那么,这样的偶像包袱确实有点重了。



/ 6 /


“偶像包袱”本质是自我知觉混乱表现


心理学家常将自我知觉分为私人自我知觉和公共自我知觉。其中,公共自我知觉会帮我们审视自身言行影响他人的方式,并帮助我们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


但如果过高公共自我知觉导致焦虑的话,那么它可能就是有害的。


因偶像包袱过于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可能是公共自我知觉过高的表现:我要是不化妆,别人会怎么看我啊,我如果失败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啊,我如果说错话,别人会怎么看我啊,为维护“偶像形象”即高公共自我知觉,背负偶像包袱,出现忧虑,影响行为。

 

自我知觉分身体,态度,情绪自我知觉,三类自我知觉中任何一类过强混乱,都可以导致“偶像包袱”太重的问题。


即使时间再仓促,不化妆也绝不出门,因为像我这样的小仙女,不化妆怎么能出门呢?即使确实情绪低落,也不想让人知道,因为像我这样快乐的人,怎么能表现出伤心呢?即使机遇来了,不确保完美决不尝试,因为像我这样专业的人,怎么能做没准备的事?


像我这么完美的人,怎么能失败呢?


健康自我知觉有助于正确自我形象的建立,过犹不及,自我知觉过强却可能带来问题。



/ 7 /


有网友说,我也知道自己有偶像包袱,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改。


不知怎么改,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不知道健康的自我形象是现实的,

也是会随时间而发展的。也可能不知道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复杂的,可以有多种看待自我的积极方式。


同学林琳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是职场女强人,追求完美,不能容忍任何瑕疵和不确定性,当意识到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复杂的之后,她把自己看做一名职业女性。


同样也是一位母亲,艺术家和义工,当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发现即使没有完美解决,也并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不至于有太重的“偶像包袱”她不至过于焦虑,有太强挫败感,她依为自己其他积极方面而骄傲,从而以平常心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问题反而更快更有效的得到了解决。


所以,如果想卸下“偶像包袱”,首先要加深对自己、自我形象的认识,接纳真实的自己,撕下“偶像标签”,面临问题时,评估可实现性,也评估如果没做不完美,有什么代价,如果代价可以在承受范围内的,不妨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



/ 8 /


前不久,章子怡因芭莎合照时豪迈脱衣露肩,被称为现实版的千颂伊,因《演员的诞生》中放飞自我的即兴表演,被赞过“神演技”,也曾惹来非议,她算是明星中放的开,没偶像包袱的,不管舆论如何,演戏、上节目、晒娃,依然故我的做自己,率性而为。


歌后王菲,常常微博晒素颜搞怪照,忠于真实自我,她的世界不受外界干扰。

我们几乎想象不出来王菲会主动迎合谁,看到她们,你一定会发现,原来没有“偶像包袱”的她们,活得那么自如。


没有“偶像包袱”的人生,竟能如此通透。


叔本华也说过,对于他人的看法,应加强锻炼自己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觉,做到这些,你和他人的关系将是纯粹客观的,这将使得你和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不至于离得太近,而且也能保护你。所以,与其花时间关注和迎合别人看法,不如放下“偶像包袱”,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重温像婴儿一样自由的探索和生活,让快乐和幸福更多来源于自己内心,让我们的生命绽放更加美丽的光彩。


— THE  END —

作者:为舒。职场白骨精,北大硕,学过医,持续学习育儿知识中。在公众号“为舒”与你分享职场故事,育儿心得,欢迎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让当下就是诗和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