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友谅PK朱元璋:生前均为当世枭雄,死后待遇天壤之别

 hzq114 2017-12-28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随意书写的,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时,往往会有许多割据势力相互争夺、汉朝、晋朝、隋朝、明朝莫不如此,就拿明朝来说,元朝末年主要的割据势力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其中以陈友谅和朱元璋两者火拼最为厉害,结果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赢了,陈友谅惨败,不过这并不代表陈友谅不如朱元璋。

陈友谅和朱元璋同为元朝末年的起义军首领,但在反元方面,陈友谅的贡献其实远大于朱元璋,首先从时间上来说,1352年,朱元璋刚刚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而当时陈友谅已是徐寿辉的领兵元帅,并且成为反元的主将,相比而言朱元璋被甩了不止一条街。

陈友谅后来在反元的战争中,立下不少功劳,比如攻下武昌、汉阳等城市,后来又拿下江西赣州、又转战湖南,杀入福建,纵观陈友谅一生反元的战斗,他那些数十座城池,斩杀元军数十万,这样的战绩不仅在元末是稍有的, 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不够陈友谅的这些反元功绩,很少被人后提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最终他败给了朱元璋,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所以后人只记住了朱元璋的功绩,对陈友谅的功绩,在史书上一般是一笔带过的,当然这也是为了政治需要,主要要掌控整个国家,就必须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同时把推翻元朝的功劳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历史是由胜利者说得算,关于陈友谅和朱元璋生前的故事,后人已经不可考证了,两人到底谁的反元功劳打也不好说,但两人死后的待遇,也是具有天壤之别的,从两人的墓地对比就看出来了。

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钟山南麓,他跟马皇后一同葬于明孝陵,明孝陵的规模自然宏伟,建造理念非常先进,而整个陵墓很有气魄,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陵墓建筑之一,据说明孝陵的修剪,花费了巨大人力、财力,动用了十多万人,总共修剪了25年才完成,朱元璋还恢复了殉葬制度,他死后许多宫人陪葬,葬礼规模也极为隆重。

反观陈友谅则不同,他是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杀死的,死后草草葬于武汉蛇山,其实陈友谅也算是皇帝,他生前建立了陈汉,并改元德寿,但最终他被朱元璋打败,所以比起朱元璋这个胜利皇帝而言,陈友谅的陵墓就相当寒酸了。

陈友谅的墓上刻有“大汉陈友谅墓”简单几个字,显得十分凄凉,明朝时代他的陵墓被杂草淹没,找都很难找到,直到民国初年才被官方重新修建,不过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陈友谅的墓不小心被人毁了,后来虽然也重修,不过如今看到的是衣冠冢而已。

虽然后来陈友谅的墓被重新很多次,但它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能跟朱元璋的明孝陵相比,其实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时代的枭雄,他们两人反元都有功劳,只不过因为成王败寇,所以死后两人的待遇也有天壤之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