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儿粪便异常
2017-12-29 | 阅:  转:  |  分享 
  
小儿粪便异常1.正常粪便①胎便。新生儿大都在24小时内初次排便,为粘稠、黑绿色、无臭味之粪便,称为胎便。出生后3~4天排出的粪便,呈黄绿色,
为过渡性粪便。②人乳喂养儿粪便。多为金黄色软膏状粪便,有时稍带绿色,有酸性气味,每日排便1~4次。③人工喂养儿粪便。以牛奶、羊奶喂
养的孩子,大便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量较多,有臭味,每日排便1~2次。④混合喂养儿粪便。人奶不足加喂牛奶或羊奶儿,其粪便类似人工
喂养儿。若人奶喂养加米粉类食物者,大便量增加,色略暗褐,稍软,有臭味。2.异常粪便①消化不良粪偎。大便多泡沫,有酸臭味,表示碳水化
合物消化不良,发酵增加。如外观如油状,为脂肪消化不良。便中有奶瓣,味臭,为蛋白质消化不良。②肠炎粪便。粪便稀薄且呈绿色,为肠蠕动加
快,说明肠道有炎症。腹泻重时,大便臭味减轻,粪块消失,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颜色变浅,主要成分为粘液及肠道分泌物。③痢疾粪便。大便次数
明显增多,有粘液及脓血,每次便量减少。④肠套叠粪便。便血是婴儿肠套叠的常见症状,一般在病后6~12小时,排出果酱样血便,也可为新鲜
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⑤急性坏死性肠炎粪便。大便次数增多,呈暗红色糊状或红豆汤样血水便,具有特殊的腐败腥臭味,可有少量粘液,无脓
。⑥秘结性粪便。因喂养蛋白质偏多,或先天性体质不良,肠肌蠕动弱,水分被吸收,故大便干结,严重时呈羊粪样。⑦饥饿性粪便。由于喂养不足
,便中主要成分是肠道分泌物,色暗褐或暗绿,便次多,量少,有粘液。生活中如果发现小儿便次增多,便质变稀薄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治
疗。如出现粘液血便,果酱样粪便或红豆汤样血水便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延误治疗则有生命危险。
献花(0)
+1
(本文系曾繁茂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