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用笔结字变化

 张翔126 2017-12-29

隶书历史沿革

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因袭小篆并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为“秦隶”(也叫“简牍体”)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汉隶)略显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凤尾”、“一波三磔”。

它源于秦小篆和简牍体,到东汉时达到顶峰,书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总之一种文化载体的出现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其名最早出于东汉。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变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是汉字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由此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落笔轻重顿挫富有韵律变化,具备了现代美学意义上的“书法艺术美”。风格也日趋多样化,颇具艺术欣赏审美价值。

(秦)隶书传为秦未的程邈在牢狱中编集整理,删繁就简,将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以便于方便书写。

并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到笔划,明显利于提高书写速度。这位“隶人”并非囚犯,而是“胥吏”,——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故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

隶书盛行于汉代,在当时成为主流书体。

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在秦皇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栉枯下,催生了汉隶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垄断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后来的中国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在当时可能意旨其为秦小篆字的衍生产品吧。

秦隶

秦嬴政在“书同文”过程中,命李斯创小篆后,亦采纳了便于书写的“简牍书”。

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斯时由于官方文书用的秦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老隶书(简牍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并常有末尾一笔长拖而下,极具特色.....。郭沫若先生曾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用笔上具有一波三磔(zhe)之形式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水流之波,后世真草书中变波为撇;

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顿挫开张,形如“凤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逆锋起笔切入其状如“蚕头”,中间行笔常有波势抑扬俯仰,收尾部亦有磔尾。

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皆备,笔势灵动,姿态优美。

结构上,留有秦小篆的纵势长方,初时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浑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韵,多以中宫紧缩长枪大戟,变化巧妙又不失规矩方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汉隶章法上的一大特色——这也是纸张问世前在竹木上书写时落下的“时代毛病”吧....

汉隶书法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铜镜中显得精美绝伦。而在碑刻,墓室砖雕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故有“秦砖汉瓦”之美誉。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尤其是北魏的书法起到了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承上启下”作用;“北魏体”以“龙门石刻”和“峄山.郑羲下碑”最具代表性,其书风介于汉隶与唐楷之间,是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过渡字体”;

唐代不乏徐浩等隶书大家但比较楷书和狂草就显得逊色多了。

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

直至清朝。隶书才又一次焕发了青春——有金农、邓石如、何绍基,郑燮等隶书妙手,近现代的尹秉绶,赵之谦,陈洪绶,马一浮等也别有建树。

隶书的第二次高峰

魏晋南北朝以后草书、行书、楷书大行其道占尽先机,隶书虽未废弃,但因其缺少变化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中叶,在阮元等人大力倡导下碑学大兴,隶书也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诸多精于北碑书法大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有了“六分半书”“漆书”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作。

1..因字赋形灵活多变

每个汉字笔画的大小、多少、长短不等,书写时须依据其字的特点和自然形态,决定字的高低、宽窄及字的大小的形状。

2..上覆宜宽出神韵

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但重心不偏不倚。上实下虚,相映成辉。

3..横长竖短

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结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要切忌臃肿,使静态的字变为动态的艺术。

4..横短竖长的中流砥柱

中间贯穿竖画的结字,要使竖画正而直,写的略长些为宜,以突出竖画在结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稳重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

5..左小右大求奇险

有些字形出于结构变化之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6..左大右小

有些汉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侧紧缩,左侧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相互呼应,犹似是独立国家联合体别有一番情趣。

7..左右避让相得益彰

有些汉字由于结构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

8..上大下小更美观

有些汉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结字要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方显中国汉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9..上小下大更稳健

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似三角形。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进行处理,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犹似大厦基座稳若泰山。

10.右侧偏旁宜居中

字的右边部分小,应把右部分与左边大的部分相靠近,并居与中间,切记偏上或偏下,以使结字整体有平衡感。

11.宜丰勿瘦

笔画少、结构疏的字,要以丰肥制稀疏,宜把笔画写的粗壮丰满开张,字形有饱健有力宽宏之感,间架端正,遒劲自然为上。

12.宜瘦勿肥

笔画繁多、结构宽大的字,应以瘦制密,要求清瘦而不细弱,宜把笔画的略细和紧密些。运笔时注意间架结构匀称,莫使结字有局促或松散感。

13.笔画宜穿插清晰勿粘连

笔画交叉多的字,应注意上下或左右间隔布白及交叉笔画的疏密、长短、宽窄,穿插交叉处切不要粘连拥挤,笔画要清晰,穿插要适度。

14.偏旁揖让配合得体

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据主体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体较大,则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应、迎让得体、密切配合,以窄让宽、以小让大,和谐协调。

15.避免雷同求不同

遇有两个以上相同部分组成的并列或重叠的字形,其相同部分的写法应各有所别,以各部分微小的变化来丰富和活跃整体结字的和谐与生动。忌形态相似状如算子。

16.画距均等计黑当白

字形端正、横竖笔画多的字,笔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笔画要整齐,切勿过空或过密、过偏或过粘连。为避免呆板,展现活泼动态,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化,于下笔之前成竹于胸,安排妥当,计黑当白尽量让笔画距离均等。

17.偏中求正求平衡

字形、笔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形态、中心线、支撑点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平衡”的视觉效果,使汉字的形体产生灵动态势,给人以活泼严正之感。

18.内外适中相得益彰

包围结构的字,内部要均匀、充实,内部不宜过大或过小、过高或过低,位置要居中,不可与外围相逼,注意内外相匹配,相得益彰,不要有空旷或臃肿的感觉。

19.向背分明穿插揖让

汉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之间要穿插揖让、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穿插成一个整体,做到“相向不相碍,相背不离散”。

20.横宜扁方

形状扁阔的字,要顺其自然,巧取横势,结体稍扁宽,灵动丰满。要防止把笔画象左右拉的过长,把上下形体压的过扁。

21.纵划宜长展舒势

形状狭长的字,取纵势,远承秦隶简牍之遗风清秀雅致,上下舒展。

上下笔画勿压得过紧,但也不要把笔画拉的过长,以损通篇章法。

做到横敛纵放,上部较密和下部较疏成对比,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即是也。

22.中宫紧缩外展舒张

隶书的特点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横势,形成长撇长捺向左右伸展长枪大戟豪放不羁,而中宫紧缩,中间部分收拢,具有内敛外展的结字特征。

23.宜选斜捺

多笔横画与斜画同时出现时,横画应服从斜画。横画不能用凤尾做捺脚,应选用斜画做捺脚,使整体结字章法更为美观生动。

24.左高右低变化灵动

为了汉字效果的美观活泼,有些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形状,形成参差错落、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汉字和谐和灵动。

25.同字不同形

一幅篇章内容中,若出现两个以上相同汉字,应尽量避免笔划的雷同,要从结构、笔划上予以变化,使通篇文字丰富多采富于变化。

26.蚕头不可二设

隶书中的波捺笔划是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汉字中不允许出现两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

27.雁不双飞

和蚕头一样,在汉字中不能有二个以上的凤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凤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

28.左右舒展

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

29.上下精密

汉字结体避免写的过高或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些、紧凑些,笔画宜清秀遒劲。切忌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舒展之势。

30.横平竖直且要生动

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31.重心平稳

每个汉字都有重心,掌握的好了汉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不正。汉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汉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上,以保持整个汉字的平衡。

32.相互呼应

一人汉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务使气韵生动为要。

33.重浊轻亲清

汉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

34.比例相等

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

35.参差错综

形态相似的重复笔画在一个汉字中出现,要尽量避免雷同和呆板,以力求生动多变,参差不乱,跌宕生姿。笔画排列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要统一。

36.最长捺画宜在上部

为汉字的结构美感,遇有两笔以上的横画出现时,一些字型的波画应选取上部的横画,使整体更加协调生动。

37.最长捺画宜在中间

有的字型如出现若干横画时,力求其字势活泼,应选取中间的横画做波画,以突出关键的主笔。

38.最长捺画宜在下

书写汉字为求字形坚实稳重,选取最下端横画作为波画,以承托上部字形,以求字形稳健有力,不失重心。波画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

39.捺画宜小不宜大

汉字中如波画之下有两肩相擎,其蚕头凤尾不宜过大,用笔略瘦为上。否则整个汉字不协调而失去美感。

40.左侧偏旁宜平

字左边部首小,应将左部与右边大的主体处理成平头,让右边主体部分充分展示笔画态势,使字的整体既和谐又有主次。

《史晨前后碑》成碑于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碑文是鲁相史晨的奏牒,又称《史晨奏铭》,元碑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

《史晨前后碑》是成熟的隶书字体笔致浑厚古朴,结字平稳俊俏刻工精细,似可看出书写时的用笔踪迹,书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