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刚一断气,嘉庆为何选择在大丧之日诛杀和珅?原因只有四个字

 山地之仔 2017-12-29

凡人说历史

和珅,妞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出身于一个中等武官之家。和珅的先祖曾在清军入关过程中,立下了军功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也就是说和珅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在这样的家境下,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这为他后来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语言能力外,和珅在书法、诗词、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乾隆三十四年,和珅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他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这年他刚满20岁。次年,和珅参加科举没能中举,但这并没有让他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27岁的和珅任户部右侍郎,协助尚书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谷之政令;同年三月,出任军机大臣;四月,兼任内务府总管;八月,再次调任镶黄旗副都统得等。一个大臣能得到如此破格提拔,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纵观和珅一生,他从乾隆四十年到嘉庆四年这二十四年中,竟然担任军机大臣长达23年,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

清朝对皇帝大丧做出如下规定,“品官百日内停止音乐、婚嫁;军民停止嫁娶一月,停止音乐凡百日,禁杀生。”然而,乾隆一驾崩,还在大丧期间嘉庆就赐予白绫,让其自杀,这是为何?

乾隆驾崩一个礼拜,嘉庆就诛杀了和珅,这并非是自己仓促决定,而是深思熟虑地的结果,四个字:杀鸡儆猴。嘉庆在当皇子的时候,就听说了和珅专擅,“弄权舞弊,僭妄多端。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同时,嘉庆在训政期间对看似繁荣无比的国家有深刻认识,国力衰竭,吏治腐败。

要整饬内政,挽救大清江山,必须尽早诛和珅,嘉庆需要一个棋子,和珅首当其冲。嘉庆急于诛杀和珅的一个重要原因,乾隆晚期发生了白莲教起义,朝廷虽耗费人力财力,“未蒇功”。嘉庆认为,朝廷平定白莲教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和珅的原因,“在内蒙蔽掣肘,使军营不得成功也。”

当然嘉庆也知道在大丧期间杀掉如此一个重臣,必然会震撼朝野,因此他接连强调,“朕所为止一和珅耳,今已伏法,诸事不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