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嵊州玉兰之乡------3万亩玉兰有多美,你见识过吗?

 阳光普照一生 2017-12-29

嵊州的春天,到处是花园,明艳桃花,万树梨花,而最属出类拔萃的玉兰吸引慕名而来的市民和八方游客。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嵊州,便迎来周边许多县市的市民、游客来到羲之故里赏花、踏青、品自然。

行至“江南玉兰第一村”——鹿山街道下马村,未见芳华已闻清香。纯白、淡紫的玉兰或娇羞含苞,或盛情舒展,开满枝头。微风起处,轻轻摇曳,洒下一地落英。夜来春雨,抚花留痕,印下一折折水锈。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90%的村民便开始种植玉兰,靠着勤劳智慧,家家住上了洋房别墅,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如果说下马村房前屋后的小花园丰富了嵊州绿色的诗篇,那么全市3万亩玉兰则扩大了诗篇的格局,做大了绿色的事业。

嵊州的玉兰主要分布于鹿山、甘霖、崇仁、三界、金庭、北漳等地。清明暖春季,这些地方便是游人赏花踏春的好去处。行至嵊州黄泽镇玉兰基地,玉兰的纯美与不远处的茶叶基地交相辉映,令人动容。

这些玉兰除了具有观赏游玩价值外,还是花农致富的摇钱树。几十年来,嵊州已培育出10多个玉兰品种,每到此时,玉兰便搭载着各地的车辆运至全国各地,装点着祖国的后花园。

脚踩万千花瓣,欣赏着这份美的事业,深吸一口,花香沁肺,让人如痴如醉。徜徉其间,如同踏歌。但“森林嵊州”的美何止这些。

2012年起,嵊州启动“森林嵊州”建设,三年来,城乡绿化投入资金总计5.5亿元,初步形成了“山水相映、一城突出,三廊穿插、五镇环绕、绿满嵊州”的绿化新格局。

今天,嵊州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4.6%,林木绿化率66.1%,使剡中乡村处处覆绿,风景如画。

“城在林中建,人在画中行”。在嵊州,随处能邂逅不可名状的绿色。一万三千多株古树名木,是从古诗词的意向里移植出来的,它们带着嵊州关怀的“护身符”在嵊州山水田园的诗行里,安然栖居。

9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簇拥着这个拔节的乐土。去年加快绿化建设步伐以来,新种植了1.66万株大树、3.72万株大苗,抬头低首间便是一片葱绿。

在嵊州,流失的水土已成为过去时。走在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清新扑鼻的负氧离子让人心情愉悦;躺在公园的草坪上,松松软软仿佛身体的每一处神经末梢都在享受此刻的舒宁。

走进嵊州,是在翻阅一卷常读常新的山水田园诗,充满着绿色温情。鼻息间残留的玉兰清香及柳暗花明的景致,让都市人的小长假多了一份情致与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