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尸、报丧、入殓、开吊这些农村丧事民俗 你见过吗?_【今日爆点】

 年轮·心结 2017-12-29

停尸

人刚一咽气,赶紧“横过来”,就是让死者与炕沿方向一致,趁尸体没僵赶紧穿寿衣(俗称装裹)。有的习俗是人将要咽气则穿寿衣。传说死后穿寿衣等于赤身裸体赴阴曹。装裹好以后,用床排子将尸体停在过堂屋的东北角,有的习惯是停在水道口所在的方位,面向上、头冲房子袱头方向,并在灶门点上一盏长明灯,因为阴间黑暗,需要照路。同时摆上祭品,然后打来“无根水”(就是用白线绳拴上酒壶到井里汲一壶水,提上来后不许沾地)为死者洗洗眼睛,叫做“开眼光”,一般都是长媳来做。开完眼光,盖上蒙脸布,蒙脸布就是扯一块白布用香火在眼睛和鼻子的对应部位烧几个眼儿,让死者“出气”和“看路”。最后,用一根扁担,一头冲着死者头的方向,一头搭在前门槛上,由死者的长子(或承丧人)顺扁担而上,两脚踩着下门槛,两手倒扳上门槛,面向外为死者“叫道”:“爸(或妈),三股道从当间(中间)走!”连叫三声,亲人们才开始大哭起来。

报丧

报丧,即通过某种形式告知相关人员,报家有人亡故。报丧,一是通过门口挂“前数”,报丧于街坊邻里;一是送丧帖,报于亲戚朋友。送倒头纸时村里几个执事(俗称劳忙的)便开始操持丧事。执事们有一个主管,叫“大劳忙的”,吩咐设账房,由账房先生写丧帖。“前数”是用白纸剪成,每条断三段且相连。死者年龄加两岁(所谓天增一岁,地增一岁)是多少,就用多少条三段相连的白纸条扎在一起,成宝塔形,挂在大门口东侧(取东为大之意),有的习惯是男左女右。“前数”亦称“阳前数”、“生前数”,意为人活多大生有定数,俗话说“阎王造定三更死,谁能留人到五更?”纸条分三段意表前世、此生、来世,“三生有幸”之“三生”即取此意。死者为男性,“前数”下端剪成尖状,女性则剪成燕尾。丧帖是送到死者的亲友家(丧帖的书写格式见第五章),通知亲友入殓、吊唁、出殡时间。送丧帖的人俗称“送信儿的”,“送信儿的”一般不进受帖家的大门,免得将“晦气”带给人家。办丧事还有的在大门、二门贴挽联。

在亲友们吊唁到来之前,本村的村民都要来吊唁,然后到账房上礼。上过礼,由“大劳忙的”留下“打墓的”、“做饭的”、“打杂的”,其他人就回去了。

奠仪

奠仪,即用于祭奠的礼品。办丧事均设奠仪簿,也叫丧礼簿,俗称“来往账”,是用来记录上礼者姓名及丧礼数目的。一方面可以看出哪个亲戚朋友上了多少钱的礼,送了什么祭品、挽幛,从中可以看出亲戚的远近、朋友的厚薄。原来,本村的街坊邻居是不上礼的,后来有的村民家道贫寒,办丧事困难,有的就主动帮衬一把,作为礼尚往来,别人有事也要帮别人,那时候叫“穷帮穷”。为了使后人了解并记住“人情”,这些钱也作为“礼”上到丧礼簿上,成了习惯后,不论是否贫困,凡有丧事,村民之间有来往的就都互相上礼了。凡上礼者都由账房给一份“孝”,即一块孝布、孝帽、包头(布)、或黑纱以示“去去邪”、“免免灾”,免得带给别人“晦气”。另一种帮助丧家的形式是“助丧”,即非上礼性质,又出资资助丧家。一是五服内家族不上礼,可以出资助丧。二是已上礼者另出资帮助丧家。上礼属平等的往来,助丧是依据经济条件和关系特事特办,有的是对承丧者兄弟几人其中一人助丧。

亲戚们上礼和村民不同,给的“孝”也不同。亲戚上礼除了一些钱,出嫁的女儿、女婿还出“供果”,有的送“三牲祭品”,还有铺棺材的棉花;有送“纸扎”的,有送“喇叭”的(指负责开销鼓乐队的报酬)。这些都记在丧礼簿上,存留以后往来参考。

入殓

村民们都吊唁过了,亲友们差不多都赶到吊唁了,开始作入殓的准备。

铺材。先将棺材里面用白纸糊一遍,然后在棺材底洒一层草木灰,草木灰上铺一层谷草,上边再铺上棉花,棉花上是一层白纸,纸上边压两行铜钱,一行六枚(入殓前每隔一拣出一枚),表示为老人带上“压箱底”的钱,以备阴间去花用;拣出的则是死者留给子孙的“福钱”。

出殃。执事的向院子里高喊:“出殃了。”院子里的所有人都闪到两边,不对着门口,免得被“殃”打了,怕“殃”打后生病的。由孝子(有的村由劳忙的办理)用扁担插到死者腰下,撬动三下,撬动前先在尸体上盖一条口袋,孝子边撬边念:“爸(妈),出殃了。”然后抓起口袋,出门口,不回头,倒背着将口袋扔到房上去,众亲友将死者抬到棺材里。

盖棺。棺材下边放两条长凳,但都是倒着放,棺材上空搭着罩棚,死者被抬出堂屋时,也要有人在上空扯起个布棚,意思是不见太阳。将死者安放好后,盖上棺盖,但不钉棺钉,以备晚来的亲友吊唁,也预备远处晚到的亲人瞻仰遗容。

钉棺。亲人们都已到齐,最后瞻仰一下遗容,但不许哭,免得泪水洒在死者身上。然后钉棺楔(xie些),此时孝子们(死者亲人,原来在过堂屋守灵者)跪在棺材后边(死者脚下)。当钉前左楔时,“劳忙的”(也有孝子负责的)喊:“头往右躲。”后边跪着的就边哭边念叨:“××,头往右躲。”钉前右楔时就喊“头往左躲”,钉后左楔则喊:“脚往右躲。”钉后右楔时喊:“脚往左躲。”总之,是亲人们祷念着告诉死者,躲开钉下去的棺楔,不要被棺楔伤着。钉完棺楔再起灵,就是把垫在棺材下的长凳正过来,将棺材放在上边,再将供品摆在棺材(灵)前,准备开吊。

开吊

普通人家开吊和富户开吊不同,有简有繁,一般人家是直接到灵(棺材)前吊唁,而富户因亲朋太多,就在前院设一“虚灵”,亲友一般就在“虚灵”前吊唁,至亲在“虚灵”前吊唁完毕还要到后边“参灵”,吊唁时,亲人们始终跪在灵后低头,不能大声哭。

点主。“虚灵”,就是用纸扎的牌楼,两边挂着挽幛,供桌上摆着祭品,祭品后是死者神主。“神主”就是死者的牌位,在这里代替死者接受吊唁,以后,有家庙的送进家庙,没有家庙的放在家里供上,也要按时烧香祭祀。

写“神主”牌有一定程序。富户要请当地的“官老爷”“点主”。神主牌的“主”故意少写一点,只写一个“王”字,由孝子双手端着托盘,盘上放着用红布盖着的缺少一点的神主牌,全体孝子(妇)暂时脱掉孝服、孝帽,摘下白色挽幛,因为“点主”是丧事里的“喜事”,负责点主的“官老爷”或绅士,用一支新毛笔蘸白芨和(huò)朱砂(后由中药白芨演绎为白鸡血),在“王”上点上一点而成“主”。点完后背手将毛笔一扔,这时全院的人都来抢这支笔,谁抢到笔象征谁有福:学生抢到意味着要高中,商人抢到意味着要发财……点完主,点主官被请到客堂吃茶饮酒自有重谢,孝子将神主牌供在“虚灵”上,全体陪灵者重新穿上孝服,挂上挽幛,准备开吊。

诵读祭文。开吊前,亲友及孝子、孝妇都候在灵前,由总执事诵读祭文。祭文是一种哀悼性的文字(即现在的“悼词”),祭文(写法见后文)中主要追记死者生平并称颂死者,但是偏重于对死者的追悼哀痛,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前来吊唁者及陪灵者都沉浸在悲痛气氛中。

吊唁。亲友们虽已在停灵或入殓后吊唁过了,还必须开吊时行既是悼念又是告别的礼节。吊唁开始,“大劳忙的”根据吊唁者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依次高声呼唤:“有某地某先生上前,请奠。”吊唁者上前拈香,施礼,退下。施礼的形式因关系的亲疏辈份的不同略有差异。普通人家,亲友们低头向前,哭着拈香,跪拜,然后退出。凡是姑爷(女婿、妹夫等)只跪拜不哭。富户则大礼参拜,如三拜九叩的“九拜礼”等,这就是俗语说的“请客(qiě邑且)烧纸”。

烧纸。客人、亲友烧纸是送给死者去阴间的“路费”、“安家费”,亲人们烧纸是对死去长辈的孝心,不但开吊烧纸,从一开始烧“倒头纸”、“五道庙”送纸到送行、出殡,整个过程都要烧纸。纸,就是纸钱,又称冥钱。活着的人认为死去的人到了另一个世界,是需要钱的,过“奈何桥”、上“望乡台”、见“五殿阎罗”、要通过“牛头马面”,都要花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花些钱免得受罪,能不下地狱,早早托生。

这样的开吊只是一般人家及富户。还有更富的人家,场面就更阔气了。据说,西高庄开吊席棚搭满全村,村东西两头是牌楼和吹鼓手的台子,席棚内两边陈列着纸扎的金山、银库、车、马、童儿,做工考究,可与实物媲美。凡来吊孝者有人接过坐骑、车辆,随着响起长号,通知主宅,主宅里是“头道云牌、二道鼓”,知会里边来吊唁的了,然后响起笙管笛箫“十二音乐”,吊唁过“虚灵”,孝子过来谢孝。然后由执事领到客室待茶,并发给标志,标志是蓝、黄、白三色小花,开饭时按花色的档次分别入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