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要重视大企业,又要扶持小微企业

 没有追求的追求 2017-12-29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活力,既要重视大企业发展,又要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指出:“大企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机构。”大企业象征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步形成了一批颇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它们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迅速发展,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当前,重庆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秤砣虽小压千斤”。在培育大企业的同时,我们也决不能忽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培育。小微企业是投资与消费的重要结合点,是创业创新、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的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大企业。当前,我市小微企业数量不大,大多数小微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粗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仍不理想,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关键要坚持“放开、减负、解难、引导”,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放开,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小微企业高看一眼、厚爱几分,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公平待遇,坚决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减负,就要坚决清理乱收费,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依法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合法经营不受干扰,让小微企业放开手脚在市场经济大海中弄潮。解难,就要主动“铺路”、“架梯”、“搭台”,多关心、多扶持、多服务,少检查、少评比、少添乱,完善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在融资、技术、招工等方面的难题。引导,就要广泛宣传鼓励创业的好政策,大力宣传创业兴业的好典型,引导小微企业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向“专、精、特、新”发展。

  既要增加小微企业登记注册数量,又要提高小微企业存活率,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大中型企业将剩余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给中小企业,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大中型企业少设门槛,多采购多购买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大、中、小、微等各类企业协调发展,经济才会更活跃,就业才会更充分,社会才会更和谐,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