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相似,才是最好的相似

 枫叶飘然居 2017-12-29

    ​西班牙电影《ALIKE 相似》,由来自巴塞罗那的Daniel Martínez Lara和Rafa Cano Méndez 两人联合执导。时长8分钟却没一句对白,仅通过人物表情和音乐节奏就将“社会如何扼杀人的创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一举获得西班牙艺术与电影科学学院奖“戈雅奖”在内 64 项大奖,完爆朋友圈。

    这部呆萌风十足的影片,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儿子Paste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激情,上学路上,他意外地看到绿树成荫的草地上,一个“演奏家”正忘情地拉着小提琴,仿佛周围喧嚣的世界是静止的,与己无关。Paste情不自禁地走上前,猝不及防间,爸爸摇晃着书包提醒他——该去上学了。

    课堂上,Paste仍然沉浸在此前的情景中,他多希望能与别人一同分享,于是,偷偷画了“演奏家”的头像送给老师,可老师漠然地指着“ABCD”,让他做自己该做的事。心有不甘的他,依然用童心与这个世界激情大碰撞,创造性地在本子上写了26个字母。

    放学了,终于能跟爸爸见面了。虽然只分别了一天,但对于Paste,好像一年那么久。他兴奋地朝爸爸扑去,可Copi好像更关心孩子在学校学到了什么?看到儿子“不务正业”的涂鸦,他紧缩眉头地摇摇脑袋,对儿子的表现忧心忡忡。Paste错愕地看着爸爸的眼睛,似懂非懂地低下了头。

    Copi发现儿子的脸上渐渐没有了笑容,就像路边打蔫的一朵小花。深夜,孩子进入了梦乡,可Copi难以入眠。他一直试图教育儿子用“正确”的方式学习和生活,可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呢?

    翻开孩子的书包,一个个暗淡无光的字母显现在他眼前。霎时,他如梦方醒,在孩子珍贵的童年时光里,还有什么比留住孩子闪耀的色彩与个性更正确了呢?

    第二天放学后,他带着Paste来到广场。可是,“演奏家”却不见踪影。看着儿子黯然的眼睛,Copi做了个大胆的举动。他走上前,模仿着“演奏家”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拉起提琴,忘我的样子让Paste欣喜若狂。

    故事到这就讲完了,留给观众一个发散式的结尾,任由观众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恣意驰骋。

    该片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颜色恰到好处地运用。由于影片是“零台词”,因此在情节的表现上,充分利用颜色“娓娓道来”,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比如:孩子的颜色是黄色,代表温暖,明亮和生机;父亲的颜色是蓝色,代表冷静、理智和保守等等。

    虽然影片的情节并不新颖,但传达出的深意却让人震撼,让人感动。

    孩子来到世上,最值得保护的是好奇心。可习惯了在钢筋与水泥之间行走的人们,早已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每个人都是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久而久之,棱角磨平了,磨成出千篇一律的腔调,磨成相似的人。

    故事结束了,可人们的思索不会停止。Paste有一个好父亲,懂他的好父亲。也许大环境人们无法改变,但心中依然可以有诗和远方,只有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他们才不会变得雷同,创造力才不会被扼杀。要让孩子自如地融入社会,不相似,才是最好的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