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 | 秦始皇神社,日本人居然在拜他?

 cothai 2017-12-30

大酒神社鳥居


京都右京區的太秦(即大秦),有一座祭祀秦始皇的神社——大酒神社,秦始皇被尊為大酒大明神,配享的是秦始皇的十五世孫弓月王和十七世孫秦酒公。


《太秦廣隆寺後緣起》記載:



“大酒大明神者,秦始皇之祖神也,仲哀天皇御宇,弓滿王來朝而奉渡之,神驗無雙。”


另據《續日本後紀》記載:



“嘉祥二年九月丙寅,奉授葛野郡大辟神社從五位下,緣屢有靈驗所祈必應也。”


秦始皇


秦始皇在日本,被歷代天皇不斷加封,其神階最高至正一品。


嘉祥2年(849年)9月16日、従五位下 (『続日本後紀』)

朱雀天皇年間(930年-946年)、従三位 (『広隆寺来由記』)

天慶4年(941年)5月15日、正三位 (『広隆寺来由記』)

天喜3年(1055年)11月20日、正二位 (『広隆寺来由記』)

治暦4年(1068年)4月25日、正一位 (『広隆寺来由記』)


可見秦始皇這位大明神之備受尊崇。為什麼日本人會把秦始皇奉為神靈呢?(大酒神社照片附文後)


日本古代有大量從朝鮮半島渡海而來的移民,他們帶來了陶器製作、農工、土木、養蠶、織布、漢字、佛教、醫學等新的文化和科技,這些人被稱為“渡來人”。


最早的渡來人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從《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的記載來看,真正大規模的渡來人移居日本是在漢朝于朝鮮半島所設立的樂浪、帶方二郡被高句麗和百濟吞併之後。特別是在應神天皇時期,朝鮮半島發生了大騷亂,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征戰不休,尤其是新羅所在的原辰韓地區動盪不安,使大量的居民逃入日本。


平安時期日本官方編寫的《新撰姓氏錄》,記載了各地大氏族的由來和當時的地位。其中從中國大陸或者朝鮮半島流入日本的一些大氏族,被列為【諸藩】,僅次於天皇家族分支的氏族【皇別】(以源、平為代表),和由地方宗教家族演變而來的【神別】(以藤原為代表)之後。在諸藩中,秦氏位列第一。另外也記載了其他163個來自於中國的大氏族。


在五世紀前後的渡來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氏和漢氏,據《日本書紀,應神紀》記載,前者是應神天皇十四年(403年)由弓月君(融通王)率領,後者是應神天皇二十年(409年)由阿知使主及其子率領,渡海而來的。


《日本書紀》應神天皇十四年(403年)春二月條:



“是歲,弓月君自百濟來歸,因以奏之曰:‘臣領己國之人夫百二十縣而歸化。然因新羅人之拒,皆留加羅國。'爰遣葛城襲津彥,而召弓月之人於加羅。然經三年,而襲津彥不來焉。”


同書還記載:“秦造之祖、漢直之祖參渡來也”。可見秦氏與漢氏是從朝鮮半島移居日本的。


秦氏的來源,《新撰姓氏錄》認為其祖先是秦始皇的三世孫孝武王(秦氏自稱),實際上可能是秦朝因為逃避戰亂而流亡日本的一批人的後裔;另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的王室或者貴族成員通過朝鮮流亡日本的後裔。而據日本書紀記載,秦氏之先祖弓月君於應神天皇14年自百濟率領樂浪郡地區二十七縣近兩萬人移居日本。


據《新撰姓氏錄  左京諸藩上》記載:



“太秦公宿彌,出自秦始皇三世孫孝武王也。男功滿王足仲彥天皇八年來朝,男融通王(一云弓月王)應神天皇十四年來率百二十七縣百姓歸化,獻金銀玉帛等物。天皇以百二十七縣秦氏,分置諸郡。”


《古語拾遺》也稱:



“秦漢百濟內附之民,各以萬計”。


《新撰姓氏錄》中記載著很多稱為太秦公宿彌、秦連、秦忌寸、秦造的家族。根據《日本書紀雄略紀》和《新撰姓氏錄》的記載可知雄略天皇時秦人有九十二部,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人,而秦酒公奏曰“今見在者,十不存一”,那麼這一萬八千人還只是秦氏移民的一小部分,可以想見秦氏移民人數之眾。


《新撰姓氏录》山城国诸蕃、秦忌寸条记载:



“普洞王男秦酒公,大泊濑稚武天皇(谥雄略)御世,奏称:‘普洞王時,秦民被劫略,今見在者,十不存一,請遣敕使检括招集。'天皇遣使小宇部雷,率大隅阿多年人等,搜括鸠集,得秦民九十二部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人,遂赐于酒,爰率秦民,养蠶织绢,盛篚詣阙貢进,如岳如山,積蓄朝廷。“ 


《欽明紀》記載欽明天皇元年(540年)時秦人戶數為七千零五十三戶,按平均每戶十人計算那麼大約有七萬人。從上面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當時秦氏的興盛。


仲哀四年,即東漢興平二年(西元195年),秦始皇十四世孫功滿王東渡日本的落腳地,就是京都太秦。


《三代實錄》仲哀天皇四年:



秦之功滿王歸化入朝,奉獻珍寶蠶種等。


功滿王之子弓月王,所率一百二十七縣之人移居日本後“流徙各處”,經弓月王之孫秦酒公的搜求召集,才最終重新聚居于京都太秦。太秦,即大秦之意。


京都盆地北有賀茂川,西北有大堰川,東北有高野川,十分適宜大面積開墾。擅長土木、農業,並且從事養蠶、機織、造酒和製作金屬工藝品的秦氏對開發京都盆地貢獻巨大,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奠定了大和王權的經濟基礎。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雄略天皇時,秦酒公因為帶領秦氏一族大力發展蠶桑織錦,取得顯著成果,朝廷授予他“禹豆麻佐(ウヅマサ)”的稱號(即太秦公)。這也成為後來秦氏的聚居地太秦(ウズマサ)地區的語源。


《日本書紀》雄略天皇十五年(471年)條:



“秦民分散,臣連等,各隨欲驅使,勿委秦造。由是秦造酒,甚以為憂而仕於天皇。天皇愛寵之,詔聚秦民,賜於秦酒公。公仍領率百八十種勝,奉獻庸、調絹、縑,充積朝廷。因賜姓曰——禹豆麻佐。”


而《隋書》卷四十六《倭國傳》載:



“明年(大業四年,608年),上遣文林郎裴清使於倭國。度百濟,行至竹島,南望<身冉>羅國,經都斯麻國,乃在大海中。又東至一支國,又至竹斯國,又東至秦王國,其人同於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經十餘國,達於海岸。自竹斯國以東,皆附庸於倭。倭王遣小德阿輩臺,從數百人,設儀仗,鳴鼓角來迎。後十日,又遣大禮哥多毗,從二百餘騎郊勞。既至彼都……”


這裡所講的秦王國,可能說的就是秦氏的聚居地——京都太秦一帶。


京都太秦地區,從此成為日本古代最重要的絲綢產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太秦一帶還是遍地栽桑,戶戶養蠶,距離太秦不遠的西陣,是日本織錦的重要產地,被稱為西陣織的日本織錦,至今聞名世界。


秦酒公之後,歷代天皇多次將秦氏散遷各地,推動各地絲綢紡織業的發展。


《日本书纪》雄略天皇十六年(472年)秋七月条:



“詔:‘宜桑国县殖桑。'又散遷秦民,使献庸、调。” 


另據《新撰姓氏錄》記載,仁德天皇亦將秦人分置各郡,使其從事養蠶織綢,因其所獻絲織品十分優良而下詔賜姓為波多(Hata)公。“秦”字在日文中讀Hata,也可能來源於此。因為“機”字也讀Hata,而秦人以擅長機織聞名。


秦氏的勢力以京都太秦為中心,遍佈東至美濃、伊勢,西至贊歧、築前的廣泛地域。與同為“渡來人”的漢氏相比,秦氏不僅與地方土豪勢力結合緊密,而且還與稻荷、鴨荷、宇佐八幡等神靈信仰以及賀茂神社、松尾神社等有密切關係,成為古代日本屈指可數的門閥大族。


特別是從飛鳥末期到平安初期,秦氏一族中入仕晋爵的人數不勝數。秦氏還曾擔任大和朝廷負責財政的大藏官,早在欽明天皇時秦大津父就曾擔任大藏大臣。


《日本书纪》钦明天皇继位前纪:



“乃令近侍,优宠日新,大致饶富。及至践祚,拜大藏省。”


秦氏從五世紀後半葉開始世襲掌管手工業的“伴造”,並且管理“秦部”從事各種生產活動(主要是機織和開墾)。大化改新前後,秦勝河作為聖德太子的重臣,顯赫一時。并被賜予了信濃國更級郡桑原鄉,從此以後秦氏的本家就定居在信濃國,成為信濃國的有力豪族。秦氏還曾與皇室結親,恒武天皇之母就是秦氏之女。


桓武天皇(第50代天皇,781~806年在位)在母族秦氏出資幫助下建造了平安京(京都),秦氏一族從此成功的將勢力擴展到了全國各地,有太秦公、秦長連、秦野、秦人、秦川、秦上、秦下、秦內、秦井、秦多、秦當、秦佐、秦冠、秦前、秦黨、秦原、秦部、秦許、秦常、秦勝、秦人部、秦川邊、秦大藏、秦小宅、秦井手、秦中家、秦田村、秦長田、秦物集、秦泉寺、秦高橋、秦達布、秦佐此佐等分支。


到了平安時代,部分人開始以惟宗氏為名。另外,統治四國的長宗我部氏、以及九州薩摩藩的大名島津氏,對馬國的大名宗氏,都是秦氏支系。播磨國的大名赤松氏也與秦氏有關,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公開承認自己是秦人之後。波多野(莫名想起了波多野結衣)、已智、三林、長岡、山村、秦公、秦姓、國背、物集、大裏、伊美吉、川勝氏、神保氏也是秦氏後人。


京都有眾多與秦氏有關的遺跡,比如廣隆寺,稻荷大社,松尾大社,木島神社,嵐山渡月橋附近的葛野大堰,太秦周邊還有蛇塚古墳和天塚古墳等與秦氏有關的古墳,本號會逐一詳細介紹。


京都太秦地區供奉秦始皇的大酒神社,原名【大辟神社】,辟通避,大辟即躲避中土戰亂,避居日本之意。後來在配享功月王,秦酒公之時,改辟字為酒字,辟酒二字在日語中同音。


大酒神社手水舍


西元七世紀時,秦氏的統率者,秦始皇二十二世孫秦河勝成為聖德太子的重臣,因秦河勝的地位和勢力,在太秦的大酒神社所在地,敕建廣隆寺,又稱秦公寺。相當于秦氏家廟。而大酒神社成為廣隆寺內的神社,大酒大明神(秦始皇)以秦氏總鎮守的身份備受尊崇。


參道


明治維新後,因神佛分離的政策,大酒神社遷出廣隆寺,重建于寺右五十米處。主祭秦始皇,配享功月王,秦酒公。在相殿還從祀應神天皇時,從中國招聘來的紡織技工——漢織女,吳服女。


紀念碑


神社內有一高約三米的四方石柱,正面鐫刻【太秦明神】四字,下邊並排鐫刻【漢織神,吳織神】六字,乃天保十三年(西元1842),京都西陣的蠶絲商人集資所建。


太秦大明神碑


大酒神社的牛祭,是京都三大奇祭之一。另兩個,是今宮神社的やすらい祭,鞍馬寺的火祭。


大酒神社本堂


現在的大酒神社,已不僅是秦氏後裔供奉祖先的宗祠,還是日本人祭祀蠶桑,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的地方。秦始皇從千古一帝,變身為紡織養蠶之神,泉下有知,也當哭笑不得吧。


大酒神社古樹


交通:

京福電鉄嵐山線「太秦駅」下車徒歩3分

京都巴士「太秦映画村前」下車即是


地址: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太秦蜂岡町


參拜時間:

無限制


門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