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子要“我独异于人”?

 生意盎然 2017-12-30

在《道德经》第二十章,针对社会上的从众心理,老子提出了“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的正确立场。

贵食母”就是以天地自然为根本,尊道重德。在社会行为中不可为所欲为,不可只顾眼前的利益,更不能以社会趋势作为放任的理由!

老子诉说了自己的心理感受,直发胸臆,感慨万分。叹世人目光之短浅,慨俗人享乐而忘忧,警众生居安更应思危,劝众人居浮华而不可忘记根本,实乃圣人之心,谆谆教诲也。

老子告诉大家:人们说我愚民也好,说我不重视知识也好,说我倒退守旧也好,我就是我,我独异于人,我行我素,我只重道。

在茫茫世间,人们对利益的取舍和对利害的趋避,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情绪性、随众性。有时,两个看起来差距不大的事物,实际上有着本质区别,而人们却不加辨别。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小处斤斤计较,大事反而糊涂;对眼前利益忘我追求,对存在的危险却视而不见。

这就是境界,只有识道才能得道,只有得道才能行道,老子站在人类根本立场上,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局限性,认识到社会政治的偏激性,才会对人类社会有这样的警告!

老子重道,重道才能长生久视,而俗人重利,“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老子把“慈、简、慎为”当做三宝,而权势阶层把“尚贤”“难得之货”“欲”当做追求的目标。

毛主席说“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就是真理!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有道理的。

人类社会需要圣人,需要领路人!

老子站在天道的高度,强调了六个“独”,告诫人们不要轻易随大流、赶时髦、赌运气。所谓的独,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眼光放得长远,站稳正确立场,采取合道行动。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容易受情绪支配,从众心理、先入为主和利益诱惑更容易使自己走向认识误区。因此,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标准,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理论上阐述容易而操作起来难,能够有远见更难,能够见微而知著,及早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尤其难,非“绝学”者难以做到。

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但多数人的看法不见得都正确,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人们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往往是感性认识和经验支配的冲动,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老子告诉人们,应该从潮流涌动的相反方向思考和发现问题,不随俗流,不追时尚,辩证分析,发现并保持正确的方向。

有远见,才能“我独泊兮其未兆”。有定见,才能“我独若昏”,才能“我独闷闷”。有主见,才能实行六个“独”的行为。有远见、有定见、有主见,才是绝学,才能“绝学无忧”。

(参见《老子天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