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孙双印 2017-12-30

兵无常法,因时而动。

拐点姿势,常省常新。


在柯洁输给阿尔法狗的那个初夏之夜,世界从慌乱中恢复平静,却不再是一场虚惊:女机器人Sophia被沙特赋予公民身份,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众咖表白无人驾驶,网络视频中机器人各显神通......又一阵机器人热潮袭来。而没有涌出的,是发自内心的唏嘘。

“机器人有自我意识吗,你们知道自己是机器人么?”

“那我问你,你们人怎么知道自己不是机器人呢?”

“因为我们出局了......”

推上神坛的未来公民

01

人类未来总有一天,会向机器人行乞?《纽约客》杂志近期封面毫无征兆地直抒胸臆——不久将来,人类的工作机会或被持续进化的机器人剥夺,我们终沦为流落街头的幸存者。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钢铁侠们大行其道,连宠物狗都在“翻版”面前败下了阵——闻着都一股从工业革命时期飘过来的焦虑味儿。自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人类便无休无止地庸人自扰,生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应验成真。

02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职业分工变化,自然成为媒体方大胆预测与探讨的热门话题。连一向沉稳保守的BBC,也早在数年前就玩出了花: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丢出了一个爆炸性调研报告,分析出365 项具体职业被人工智能(AI)取代的概率。

这远没有结束,BBC甚至做了一个网页,由扁平插画风的动图和输入栏构成,输入职业名称,点击按钮,就可以看到对应职业被取代的风险。其背后简直就是个让全人类颤抖的恐怖故事。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于是,最易被AI淘汰的十大职业,如此浮出大众视线(概率在99.0%-89.7%不等,排名由高到低):

电话推销员

单调、重复、恼人的工种,迟早要消亡。

速记员

语音识别技术普及,已威胁到速记领域。

会计

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令操作更简单便利。再说,比逻辑与精准,谁比得过AI?

保险业务员

无线端自助买保险 私人保险智能管家,售前售后领域全包了。

银行职员

各大银行引进的机器人,可不是用来合影留念的。自助办卡机前的影像生成,也不是在拍大头贴。

政府职员

微信上都能办护照了,还是自动送到家的那种,走流程快到飞起。

接线员

早在十几年前,微软便开发了具有总机接线员功能的智能语音系统。

前台

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 Pepper,已被多数发达国家的医院、银行、电器店等机构,作为前台接待人员使用。

客服

Siri 诞生了这么多年,在技术上早已能够替代人工客服。

HR

一个名为“Brilent”的机器只用3.2秒便可筛选出合适应聘者;国内一种名为“iHR人力机器人”的一站式自助办公服务,其最基础功能是开具各类证明文件(离职证明、收入证明、公积金证明等)并自助打印。

而AI最无可取代的职业,则包括营养师、医生、护士、艺术家、律师、法官、建筑师、教师、酒店管理者、公关、保姆等。

报告与网页中既有如上的数据呈现,也不乏几分对未来带着科幻风格的推测与演绎,但总体说来,却有着足够理性的预判与总结。

  • Get以下技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则非常小:

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技术;

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关系和照顾;

创意和审美。

  • 若工作具备以下特征,那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无需天赋,经过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

大量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唯手熟尔;

工作范围狭小,待在格子间了,不知天下事。

值得注意的是,工人,以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产业工作,被取代概率在80%-60%,亦属高危替代职业,而他们也是大多数人提到“机器人威胁论”时最先想到的“受害者”。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科技进步带来的悲喜交加,始于19 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社会。纺织工人群体多次自发组织对抗工业革命的暴动行径,一场砸毁织布机,以宣泄失业怒意的“卢德主义运动”,就此上演。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 卢德主义者砸毁织布机

四年前的台湾省爆发了一次现代版本的“卢德运动”。当年,“高速公路局”计划在年底用 ETC 自动收费系统,全面取代近 1000 名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激发了收费员群体的抗议。

槽点:

多数网友对“最易被AI淘汰的十大职业”排名表示不服,纷纷留言:

翻译、司机未包含在内,差评!

会计不会被取代的,机器人不会“合理避税”!

专家可替代率为零,谁也猜不到下一秒他会说啥!

HR怎么可能被取代?电脑会把2000块的工资忽悠成天上掉馅饼吗?

你们都错了,等机器人把人整没了,所有职业都会消失,地球将迎来新主人。

03

未来,男人更容易被淘汰?

美国ABC新闻电视台分析发现,那些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更有可能是男性或者低收入工人干的工作。

例如在澳大利亚,大约有200万男性从事的工种,一半以上的工作内容都有可能被机器取代。相比之下,只有75万名女性的工作面临类似风险。

为什么女性的工作更难被取代?

因为机器厉害的是理性逻辑推演、技术操作,人的同情心、情感、共鸣性、想象力,这些软实力,机器永远学不会。

有媒体认为,在未来,机器人智商越高,人类“情商”的重要性就越强!未来社会的进步与创新,就来源于人的“感性”思考,而不是一行行代码!

不得不说,劳动力性别划分下的职业被AI淘汰情况,正好与BBC相关结论同频。

04

1995年马云将电商带入中国,无人在意。2003年淘宝上线,到如今互联网思维对各行业大肆的冲击和推动,传统行业被动迎来一场血雨腥风的幸存之战。

此刻,人工智能从科幻小说走到现实:富士康部分工厂实现全机器人化;亚马逊的无人超市已经实现;京东要成为人工智能的最佳实践者和推动者;谷歌AI机器人AlphaGo以3:0打败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无人驾驶的汽车开始投入使用,中国无人机11月亮相迪拜。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 我国首款高空高速外贸无人机“云影”亮相迪拜航展

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表示:人类需要和机器人合并成为各种赛博格(改造人),才能幸存下去。

  • 那么,又有哪些职业因技术革新未能幸存下来呢?

寻呼小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捷的寻呼机乃身份象征。寻呼业的兴起,使寻呼小姐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职业,直至九十年代末手机的普及......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电话接线员

60年前的电话没有自动交换设备,需要人工转接。用户摇动电话的发电手柄连接到电话所话务台,接线员根据你需要接通的地方,将线路插向被叫方线路的插孔里,双方才能通上话。后来随着通讯业发展,电话接线员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市区公交车售票员

属于没有投币箱和刷卡机的年代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描图员

见证了人工描图转变为机械化印刷图纸的飞跃。

当然,技术进步带来的“抢你饭碗、断你财路”的形象,在人们头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时刻准备在人类耳边鸣起“恭喜你,你被解雇了”的丧钟,自动解码、循环播放。

工具性的职业替代还不算完,机器人能够形成独立自我意识,甚至能够超出人类现有认知水平,这种可能使得“未来公民”的形象越发高深莫测。

与机器人老板共舞,你准备好了吗?

这是美国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名为Handle的机器人,把足 轮式的能力直接拔升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高度。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 机器人自带了蠢萌属性与舞者魅力

美国有十家律所聘用了Ross,一个背后由IBM人工智能系统支持的虚拟助理,可以同时查阅数万份历史判决,并勾画重点。它能够听懂普通人所说的英文,并给出逻辑清晰的答案。以前需要500名初级律师完成的工作,它数分钟内就能够解决。

AI的出现,将是一种彻底的“创造性毁灭”,或将颠覆此前一切的成功,让一切曾经看似天堑的“护城河”变成可以一跃而过的小溪!

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和霍金一再呼吁要警惕人工智能。马斯克说了:“它们比核武器更加危险!”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霍金多次宣称: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而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当上你的老板,也许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战胜人类的其实是自己的想象

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迄今为止我们见过的机器人,好像都只能在YouTube上大显身手”。比起遥远的强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传说,离人更近的还是与家用机器人之间已经发生的互动。在分享至社交平台的言论中,一个尚有很大成长空间的蠢萌形象,被附着在未来公民神像的背面,甚至在用生命演绎什么叫“科技让生活更绝望”。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 扫地机器人:我承担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重量

把扫地机器人改装成猫坐骑的主人,和机器人比,是谁比较“戏精”呢?反乌托邦题材电影中,能够对人类未来造成巨大威胁的神武形象,瞬间崩塌了。

那些鼓吹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的同类,你的想象力还没有发挥到极限。虽然人类创造出比自己还聪明的东西,不过软银CEO孙正义说,人类还有一项优势是机器人永远无法超越的,那就是想像力。毕竟,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想象力迸发的产物。

四条精准建议,“反击”机器人

无需发挥想象力,而一切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都被机器所取代的时候,你还能做什么?

30年后机器人智商将达1万!软银CEO:人类仅存一项优势

避开所有重复性,机械式的劳务工作。因为这类工作往往是可以被一个软件、一套程序所轻松完成,很容易被AI所取代。

提升你的数字化协作能力也很重要。简单地说,就是需要知道如何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比如,工业e站)来与别人一起办公。在未来的网络时代,这样的技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培养“批判式思维”,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阶段,有创新能力的工作者才不容易被时代淘汰。

培养终身学习计划,提升职业技能。在未来,需要侧重一些更加符合人类本性、更具有发明创意型的工作岗位,打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技能组合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