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解红楼》〔246〕:槛外人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2-30

 

《彻解红楼》〔246〕:槛外人

━━《第六十三回》解读之二

宝玉生日第二天,宝玉忽然看见砚台底下圧着一张纸,原来是一张粉笺,上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宝玉看了,直跳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的,也不告诉?”

袭人,晴雯等吓了一跳,以为出什么乱子了。

这时,四儿跑进来说:“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一个妈妈送来。”

宝玉忙提笔写回贴,只写了:“槛外人”三字,竟不知自己叫什么才相敌。

宝玉想找黛玉问一问,不料,半道上碰见了岫烟。

宝玉问:“姐姐那里去?”

岫烟说道:“我找妙玉说话。”

宝玉见岫烟同妙玉熟识,便说起回帖一事。

岫烟看了说:“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没见拜贴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接着,岫烟告诉宝玉: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贴子上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之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槛外”“槛内”,故事出自康熙时代,一次祭祀拜祖,有人提议将当时太子胤礽拜垫放置于大殿槛内,康熙坚决不同意。

这里表明了“槛内”是皇帝,“槛外”却不是。

岫烟让宝玉还贴上写“槛内人”,正是借此彰显妙玉身份,他本身就是皇帝。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四个“不”字,将书里妙玉,书外顺治概括的惟妙惟肖,“僧不僧,俗不俗”讲顺治曾经削发为僧,旋又还俗。“女不女,男不男”,是说《红楼梦》中妙玉是女子身,而事实上却是男子。

宝玉听从岫烟建议,写上“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亲自拿到栊翠庵隔门缝儿投了进去。

宝玉当然不是“槛内人”,他只能是“槛外人”,对此,读者须换位思考。

 

 

2017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