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017年临床进展汇总!

 好大水 2017-12-30


导读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新生儿,相对于成人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加纯净、更加原始,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调节能力更强;另外,相对于其它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离断后的脐带组织中获得,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是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来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显示有很高的分化能力,可分化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牙本质样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骨骼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细胞、生长抑素分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等。在特定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表示出标记的男性胚芽样细胞和原始生殖样细胞。

     2017年媒体上都发布有哪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呢?现在来为大家扒一扒。

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子宫内膜 14名再生医学宝宝应运而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胡娅莉院长的生殖医学中心团队合作,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胶原生物材料修复不孕患者瘢痕化的子宫壁,从而让这类患者怀孕成为可能。目前已完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25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组67例。自2014年起,三年多来,已先后有13位重度宫腔粘连致不孕的患者通过该项临床研究成功受孕并生产,至今已诞生14位健康的“再生医学宝宝”(其中一位患者通过治疗后先后两次怀孕产子),另外还有6位患者已成功怀孕。

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圆卵巢早衰患者一个做妈妈的梦

从去年8月起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起了该项临床研究,截至今年7月底已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手术58人次,术后4个月内排卵率达32%,对于已闭经多年、生育无望的卵巢早衰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3

厉害了我的“小脐带”! 放射性肺纤维化也能治!

今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发布了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项目“8例临床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RPF)对患者的肝肾等主要脏器无损害,且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肺纤维化密度。


4

细胞界的“战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让坐轮椅14年的他奇迹站起来!


1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陈双喜四肢瘫痪,在尝试了康复、针灸等各种治疗手段无效后。2015年8月,陈双喜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以改善胸腹部不适。截止到目前,64岁的陈双喜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治疗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在支具辅助下迈开脚步。

5


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 干细胞疗法将成强心针!


2017年9月26日,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为心脏衰竭患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有助于修复受损心脏,改善心脏机能。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会刊《循环研究》上。

6


身在“猎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之战”中又交满意答卷!



近日,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公布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治疗肥胖的最新进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改善1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功能恢复的作用,部分患者甚至糖尿病得到完全或部分治愈达3年以上。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能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可在一定时间停用胰岛素。且无论对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糖尿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具有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包括改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肺病、糖尿病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脏病、白内障等并发症的组织细胞学形态和相关病理学指标。

7

青岛市民吴秀华就因患上糖尿病足被截去了左肢,当同样的命运即将降临在右肢上时,一种来自新生儿脐带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使他免于再次截肢。为了保住吴秀华的右肢,医院大胆调整了治疗方案,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吴秀华身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促进缺血部位新生血管的形成,医生说术后吴秀华的右肢有望被保住。

8


肝移植手术后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解放军八一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完成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肝移植患者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肝移植手术后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肝移植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人员对每位患者开展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移植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10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55天修复七旬老人难愈伤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付小兵教授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功治愈了一位70岁老人右下肢静脉溃疡引起的慢性创面。陈女士因右下肢静脉溃疡引发慢性创面,至解放军总医院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她的慢性创面进行治疗,同时采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指导下的伤口护理技术,使伤口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治疗55天后,陈女士的伤口完全愈合。

11


输注一次安睡一年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取代安眠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经一次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可持续12个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治疗2个月后,移植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移植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望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次数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发布消息称,布里斯托研究人员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关键移植物,用于减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植入手术次数。他们利用分化能力强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出了一种同人体组织无二的新一代移植物,用于替代需要反复进行植入手术的移植物进行修复性手术。

1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助治疗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今年,来自韩国三星医学中心和三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Won Soon Park博士和同事们在I期临床试验中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有更高风险患上BPD的9名极早产儿(very preterm infant, 胎龄为24到26周)气管内。所有接受这种治疗的婴儿耐受性良好,没有任何直接的严重副作用。且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极早产儿患上中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

14

Cell Death & Disease: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抑制认知老化,有望治疗老年痴呆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