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瓒 |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

 昵称40044036 2017-12-31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 倪瓒《折桂令.拟张鸣善》 

 

仇英 《倪瓒画像》

观倪瓒的作品,画面幽洁,唯见荒天古木与凉亭。画家将生命的蝇营狗苟拂去,置画意于寂静中。荒疏寥廓的空间里,却难寻人物,可谓: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倪瓒《秋亭嘉树图》


倪瓒的绘画是一个水不流、花不开的最幽微的艺术世界,一个近乎于静止的寂寥宇宙。的绘画作品中从未出现过人物,哪怕是点景,也从不使用红色的印章,今天我们看到画面上的鲜红的印章,都是后人加盖上去的。


倪瓒 《古木竹石图》


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喧闹,甚至没有一片绿叶,几乎将一切的“活与动”的画意都删去了。画家倪瓒通过这个几近死寂的宇宙,寄寓他们独特的历史感和人生感。就像韦应物诗中所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以倪瓒为法。

 

倪瓒《容膝斋图


有人问他画面中为何不画人?


答曰:“世上安得有人也!”


在倪瓒的寂寞世界里,没有浪花的翻涌,没有花朵的绽放,没有云彩的飘动,他几乎要把人间的一切生命物像都拿去了,只留下空间。


他创造艺术的寂寞世界,不是他喜欢孤山、瘦水、枯树、空亭,也不是他觉得这样的风格更有欣赏价值,他的寂寞的世界记载的是他关于生命的顿悟。


倪瓒有诗云:江南帆影又江南,笑看群狙芋四三。”


在他看来,尘世就是一个“狙网”,一个尔虞我诈的地方,充满了欲望的乱奏。他在寂寞的世界要超越这样的追逐。


倪瓒《水竹居图》


倪瓒在《五十抒怀》诗中曾写到:“旅泊无成还自笑,吾生如寄欲何归?”


人生是一个“客”,一个短暂的“寄儿”,一段焦虑的旅行,人生到底归向何处?它是无所归托又在不断寻找归途的过程。

 

倪瓒《安处斋图》

 

倪瓒《紫芝山房图》


这幅一河两岸三段布景的作品,墨色淡雅,侧笔写山石轮廓,苍劲沉著,画竹之笔尤为遒劲有力,是云林精品。构图简洁,具清逸萧疏之趣。

 

倪瓒《梧竹秀石图》


整幅画卷虽以梧桐、竹石为主要自然景物进行描绘,但却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达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综观画面,画家是以极其冷漠的心态来观照现实世界的。此时作者虽还没有后期历尽挫折后的空寂、悲凉,但清冷幽寂之旨已是融于画面之中了。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孤凉、幽怨,带有一种远离世间烟火的哀伤。正如乾隆在此画上的题跋所云:

梧如遇雨竹摇风,

石畔相依气味同;

数百年来传墨戏,

展观湿润镇潆潆。

 

倪瓒《 筠石乔柯图》


这幅倪瓒极为罕见的调色作品画法谨严,用笔圆润浑厚,略有董、巨遗法。此图写一仙居景致,平静的水面环绕着一段坡石,几株大树簇生其上,枝叶扶苏。树后一岸边空地上,树间茅舍掩映,屋后竹林茂密。远处高大山坡下,林木葱郁,相比而生。整个画面弥散着幽静、清凉的气氛。画中笔墨沉实,赋形具体。 

 

倪瓒 王绎 《杨竹西小像》

 

倪瓒《松林亭子图》


中国历代有大成者的艺术家,都有独特的自身特点:


王维幻灭静寂,

颜真卿刚毅雄强,

徐渭狂酷,

唐伯虎既炫且衰,

倪瓒却酷炫狂拽外加从容不迫地好自在。


艺术家的一笔一画皆源自起心动念,人格境界不高,书画作品也会流俗。当我们慨叹倪瓒的书画境界之时,其实就是仰观他的精神境界。


倪瓒的孤傲和高洁,通过他的绘画,结结实实地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篇。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