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649—683年在位,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终年55岁)
2017-12-31 | 阅:  转:  |  分享 
  
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649—683年在位,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终年55岁)?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
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
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
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
高宗,谥号天皇大帝。?中文名李治别????名小名“雉[zhì]奴”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
长安出生日期公元628年7月21日逝世日期公元683年12月27日职????业皇帝信????仰道教主要成就永
徽[huī]之治?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设立安东、安南、单于都护府代表作品《监国求贤令》,《谕普光寺僧众令》,《为
文德圣皇后荐福令》等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在?
???位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陵????墓乾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唐高宗书法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
,李治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
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这部《孝经》说的什么最重要?”对答道:“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
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进朝廷想着尽忠,退居在家想到弥补皇上的过错,将顺从其美,纠正其恶。”唐太宗大喜道:“按此行事
,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等到文德皇后去世,李治时年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左右的人,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
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贞观十七年(643),皇太子李承乾被废弃,魏王李泰也因犯罪被贬,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计议
,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
太宗多次称赞他好。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将讨伐高丽,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确定了发兵日期,李治悲哀,整天啼哭,因
而请求驿站飞马传递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并传递边境情况的报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马奏事,从此开始。等到唐太宗大军凯旋,李治跟从
唐太宗到并州。当时唐太宗生了个大毒疮,李治亲自用口吸毒脓,扶着车辇步行跟从了几天。?登基为帝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
日,唐太宗驾崩在终南山的翠微宫。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
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李治
回京。?六月一日,李治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八日,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叠州都督英国公史李勣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仍在洛阳宫留
守。十日,诏令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二省政事,其余官职依前一样,赐物三千缎。二十日,
特进、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三日,有关衙门请求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
郎为奉礼郎,以避讳李治的名。因为贞观时不避讳先帝太宗“世民”二字,所以不同意,有关衙门上奏道:“先帝两个名字,在礼制上不偏向某一避
讳。皇上既是单名,臣下不应指斥。”李治于是听从之。六日,于阗[tián]王伏阇[dū,城门上的台:~城][shé,[阇梨]梵语“
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信来朝见。八月一日,河东地震,晋州尤其厉害,毁坏了房屋,压死了五千多人。三日又发生地震。诏令
派遣使者慰问,免赋税三年,压死的人家各赐给绢绸三匹。以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勣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仆射开始连带同中书门下
。十八日,将唐太宗安葬在昭陵。?九月十二日,加授鄜[fū,〔~县〕古县名,中国战国时属魏,在今陕西省延安地区。现作“富县”]州刺
史、荆王李元景为司徒,前安州都督、吴王李恪为司空兼梁州刺史。二十四日,赠梁国公房玄龄为太尉;赠申国公高士廉为司徒,赠蒋国公屈突通为
左仆射,都可在太宗庙庭配祭。永徽元年(650)春正月六日,李治立妃子王氏为皇后。七日,封陈王李忠为雍州牧。五月九日,李治对群臣道
:“朕继承皇帝大位,刑罚教化不明,致使晋州多次地震。确实是由于赏罚不公正,政理荒谬所致。你们应该晋封章奏事,尽量指明政教得失,以挽
救朕之不足。”吐火罗派遣使者献大鸟,大鸟像骆驼,吃铜铁,李治派人献到昭陵。吐蕃赞普死,李治派遣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持皇帝书信前往吊祭
。九月,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永徽二年(651)正月,西突厥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七月沙,钵罗可汗攻入庭
州,遣梁建方讨之。八月大食国始遣使来唐。永徽三年(652)年正月,唐军在牢山大败贺鲁军。吐谷浑、新罗、高句丽、百济并遣使入贡。
三月建大雁塔。七月户部计,全国380万户。十一月驳马国遣使朝贡。是年孙思邈著《千金方》。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高阳公主、巴
陵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密谋拥立荆州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二月三日,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都被处死;李元景、巴陵、高阳公主都
被赐以自杀。左骁卫大将军、安国公执失思力发配到辒州充军;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县公宇文节发配到桂州充军。吴王李恪、江夏王道宗、蜀王李
愔等因得罪长孙无忌、褚遂良,或死或贬。同年,李治颁布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每年秋举明经考试就依据《五经正义》。?乾纲独断李治与
武则天早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大他四岁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
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
的孝服已满,武氏便再度入宫。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不久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
。李义府、许敬宗等却迎合帝意,表示赞成;宿将李勣则奏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6
55年)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不久,长孙无忌被迫自缢,褚遂良则被流放至更遥远的爱州(今越南清化),死
在那里。?帝后争锋李治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武后向李治申诉辩解,事情遂作罢,但是协
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则遭族诛。这件事情过后,李治再也无由压制武后。唐高宗晚年画像显庆末年,李治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
,武后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氏并称二圣。上元二年(675),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
们商议,准备让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奈何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武后得知后,
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李治期朝
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在他执政年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王废后的族兄
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去世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
,当时武后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李治苦于头痛不可忍耐,侍医秦鸣鹤道:“刺头微微出血,可以治愈。”武后在帷帐
中说道:“此医可斩首,想要在陛下头上刺出血来吗!”李治说:“我苦于头痛,出血未必不好!”侍医就用针刺百会,李治道:“我的眼睛明亮了
。”不久,诏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在东宫任同平章事。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
晋见。李治墓——乾陵同年十二月,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将要宣布赦免之书,李治想要亲自到则天门楼,由于气不顺而不能上马,于是
召百姓在殿前宣读赦免书。礼毕,李治问侍臣道:“百姓喜欢吗?”侍臣道:“百姓承蒙皇上赦免,没有一个人不感动喜悦。”李治道:“百姓虽喜
,但我的性命危险。天神地神若延长我一两个月的命,能够回长安,死也无遗憾了。”当晚,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宣布遗诏:“七天
装在灵柩[jiù]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
号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弘孝皇帝。?为政举措政治永徽之治
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李治登基后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
尖锐。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
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xiāoguīcáosuí,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
前人遗制],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
将、卢承庆、许圉[yǔ]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guàn]、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
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军事永徽元年(650年),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永徽六年(655),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
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
丽。总章元年(668),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在李治登基后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
[pí]射匮[kuì,缺乏:~乏][guì,古同“柜”]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
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李治以其地分置
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
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经济李治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360万户,
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李治统治后期的显著特点是持续多年的歉收。670年,谷物严重短缺,致使政府禁止酿酒。7世纪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jǐn,荒年:饥~]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680年,粮价之高,前所未
有,唐政府认为高物价是流通货币过多的结果,因此大量减少铸造新币,对私铸的惩办也比以前更加严厉。与此同时,从原有登记地区逃往其他地区
而成为不登记、不纳税的占地者的流民占有令人不安的比例。李治是在经济和财政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去世的。虽存在这一系列问题,但
李治的政府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政府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物以低价卖出,6
79年甚至用谷物换回私铸钱。更重要的措施是639年在部分重要城市进一步发展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
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
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
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655年,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
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文化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
,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
死刑。?李治另一个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
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高宗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但不能夸大这个趋势。官员中中举的人依然
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例如在656年,不少于1400名胥吏有资格进入正途,而同一年只
有22人通过进士考试。?外交唐太宗统治时期,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的入侵摧毁。波斯国王伊嗣俟三世在638年派使团向太宗求援以抵
抗阿拉伯人。率领使团的国王之子卑路斯王子在长安定居,其后高宗统治时期他成立了波斯人的流亡政府。高宗还允许他在长安建一座袄教寺庙。按
照一种说法,李治于677年派出中国军队帮助王子重获王位。但中国军队护送卑路斯最远只能到龟兹,然后便返回唐朝。事实证明,卑路斯复位的
企图完全失败了,他回到长安后死在那里,大批波斯少数民族滞留在中国的京城。唐高宗时期,中国第一次与征服萨珊王国的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
。第四位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第一个阿拉伯使团在651年向唐王朝贡献方物。?历史评价《旧唐书》:“大帝往在籓[fān,大箕;古同“藩
”,篱笆][pān,姓][biān,有柄的畚箕一类器具]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liúyǐ,借称帝王。旒为帝王的冕旒,扆为帝
王座位后的屏风,故称),顿异明哉。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yē,中暑;热]。既荡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jiōng,从外面
关门的闩、钩等:~键(锁钥);上闩,关门;门户]。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赵师之诬说,元舅衔冤。忠良自是胁肩,奸佞于焉得志。卒致
盘维尽戮,宗社为墟。古所谓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为后愚废,信矣哉!”?赞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
终坠。自蕴祸胎,邦家殄[tiǎn,尽,绝:~灭。~歼。暴~天物(任意糟蹋东西)]瘁[cuì]。”?《新唐书》:“武氏之乱,唐之宗
室戕[qiāng,杀害:~害。自~。~杀]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
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rèn,衣襟;衣袖;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席]席,不戒
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剑桥中国隋唐史》:“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
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轶事典故李治开始扶着床学走路的时候,
喜欢拿着笔乱划,身边的人把纸给他让他划在纸上,人们看到李治在纸角上画出来的竟然是个“敕”字(唐朝政事堂议出的命令和政策后,由皇帝画
个敕字,代表诏令)。李世民叫人把纸烧了,而且命令不许外传。?个人作品《监国求贤令》《为摄太傅高俭设榻[tà,狭长而较矮的床,亦
泛指床]令》?《为文德圣皇后荐福令》?《建大慈恩寺令》?《谕普光寺僧众令》?《答沙门慧净辞知普光寺任令》?《答张行成因旱
请致仕表手制》?《加潞[lù]王周王上柱国别食实封制》?《定乐舞制》?家族成员世系李弇[yǎn]→李昶[chǎng]→西凉
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西凉后主李歆[xīn]→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bǐng)→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父母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孙皇后)后妃皇后王皇后武皇后(武则天)妃嫔萧淑妃徐婕妤: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刘宫人郑宫人杨宫人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之姐魏国夫人贺兰氏:韩国夫人武顺之女,武则天的外甥女,因与武后争宠被毒杀子女儿子长子燕王李忠,宫人刘氏所生次子原悼王李孝,宫人郑氏所生三子泽王李上金,宫人杨氏所生四子许王李素节,萧淑妃所生五子?孝敬皇帝李弘,武后所生六子?章怀太子李贤,武后所生七子?唐中宗李显,武后所生八子?唐睿宗李旦,武后所生女儿义阳公主李下玉,萧淑妃所生,下嫁权毅高安公主,萧淑妃所生,先封为宣城公主,下嫁王勖[xù]安定思公主,武后所生,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太平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认为她本名叫李令月),武后所生,下嫁薛绍,又嫁武攸暨。李治画像1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