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甲子荒旱歌

 願隨身 2017-12-31

六十甲子荒旱歌

注①为解信书之记也,每年六种如下:
    流郎一水 赤脚一荞 大兄一大麦 小弟一麦 红娘一蚕 乌金一
    油菜 豹子一黄豆 了角一禾棉 婆婆一稻.
    ②全文具有迷信成分者,标以*号,全文中所占比例不多。
    ?号为字迹不清,推测的。
     据曾芝松、高建国查证,娄景先生系秦王朝人氏。秦始皇平定战
     乱,统一天下后,实行中央集权,…也实行“焚书坑儒”策略,火烧经典,
     世人闻之,圣贤隐匿,娄景藏于石洞之中,日看经典,夜观星辰,洞中消
     遥,时过数载,秦亡汉兴,高祖登基,娄景先生复出,遂上奏汉王,述知
     日月灾荒,高祖闻之大喜,即令娄景编著,始而成书...此书原本虽未找
     到,但娄景占验之事却流传于湖南的三江四水。娄景先生以农为本,占验
     农事年成,述及稻、麦.蚕、豆、荞等作物的年成丰欠,并作六十花甲荒
     旱诀歌,配以图示,当受民间欢迎,因而流传深远,势在必然。其成书之
     事当属可信。
           
(1) 甲子年来值水灾 流郎四季长青苔
    高田成熟低田损 乌金了角土中埋
    麻麦难禾成稻熟 谷米增钱病患灾
    鲜鱼粟麦平增价 更忧疾病挂心怀

(2) 乙丑年来雨泽奇 夏秋流郎水满提
    赤脚乌金结实好 红娘豹子也相宜
    禾稻了角宜勤有 麻麦豆菜实难齐
    米麦价钱无长价 贫民众人笑喜喜

(3) 丙寅年来种值时 惟有高田得便宜
    小兄弟收成好 赤脚乌金结实奇
    疾病有些人多怨 鱼贱米贵招君知
    提防春夏五六月 家门户帘挂旌旗

(4) 丁卯年来雨应时 高低田禾正相宜
    农夫迂春些微旱 夏季人亦有灾危
    鱼米贱时人快乐 禾稻收获积成堆
    叟童竭力多辛苦 处处舟舡不动移

(5) 戊辰年来雨淋琳 流郎夏秋其返迟
    高处田禾又无雨 夏来低田少水催
    大小兄弟无烦恼 了角赤脚有半归
    禾稻早迟皆有熟 乌金成熟稻成堆

(6) 已巳年来雨水迟 夏秋流郎未肯回
    高乡人户夏熟盛 七下田禾种相宜
    中田勤谨收一平 乌金豹子有灾危
    大小兄弟人相贺 高作天墙紧筑堤

(7) 庚午年来雨绵绵 种得田禾防水干
    高田大熟低田损 赤脚乌金豹子全
    了角高处偏宜种 五谷成熟谢苍天*
    大小兄弟相和合 更防六畜有灾危

(8) 辛未年来雨难崔 夏秋流郎次第宜
    高田低禾宜早种 乌金豹子便得回
    赤脚豆麦真个好 秋冬百种果为奇
    谷米价低多快乐 四海讴谱笑呵呵

(9) 壬申年来雨水宽 四季流郎总一般
    高收八分低一半 水行低处也受煎
    米价五分买一斗 鱼盐处处菜园边
    家家户户官租少 小民无病自安然

(10)癸酉年来雨水流 低乡人户也忧愁
    高乡田禾顿然熟 中节低田必少求
    大小兄弟长兴旺 赤脚豆子满山头
    人病畜疫休愁问 秋冬十月八分收

(11)甲戌年来少水流 高低田户实心愁
    低田幸喜八分熟 大小兄弟谅颇收
    乌金豹子添烦恼 赤脚红娘也带愁
    不信但看九秋后 向前摇橹唱歌游

(12)乙亥年来处处忧 高低田禾满田畴
    低田淹没禾成腐 中田只有四分收
    乌金豹子宜高处 粟麦桑麻将自由
    不信但看七八月 家家门首望高楼

(13)丙子年来雨更多 低乡田地变成河
    乌金豹子了角种 红娘赤脚受喜波
    大小兄弟喜相逢 鱼柴米贵笑哈哈
    婆婆大熟低乡恼 顶礼焚香馀太平*

(14)丁丑年来病患多 春来秋去水长流
    低田禾稻多淹没 高处田禾七分收
    兄弟赤脚多烦恼 乡村豆麦亦丰求
    不信但看十二月 寒冷寂寞小人愁

(15}戊寅年来雨平平 春夏流郎渐渐增
    水从低处多受苦 田中禾稻将半盈
    了角想有天虫食 红娘无籽半收成
    流郎四季长快乐 兄弟相合有半亨

(16)己卯年来雨水稀 夏秋流郎四季归
    高乡种作人烦恼 低乡成收满户盈
    乌金豹子高处有 兄弟联芳喜及时
    小童有病多灾瘴 家家秋后哭沉沉

(17)庚辰年来雨虽新 夏秋流郎星不归
    低乡田禾宜多种 高乡禾稻莫延迟
    山田薄里惟遂愿 大小兄弟合相宜
    冬月雨雪多兴有 小民灾危祷神祗*

(18)辛巳年来雨水干 高低人户叫皇天
    泉干水里鱼稀少 禾稻三分己难收
    了角焦枯人乏食 乌金豹于不得全
    拆屋卖柴难度活 父子分散没盘缠

(19)壬午年来遇旱春 夏秋将雨却均平
    高田却有七分熟 低乡处处喜欢欣
    小民病少相合顺 鱼肉米践上斗盈
    秋冬五谷增时价 饥荒度活看来春

(20)癸未年来雨水阴 二三五月水来浸
    流郎夏季添三巳 日地高低被水沉
    大小兄弟高低好 乌金豹子雨般成
    四季流郎交接往 鱼儿八月上高村

(2i)甲申年来雨水宽 春夏人户好行船
    高田丰收低田损 乌金豹子赤脚园
    稻麦了角人相看 四海谷米远处搬
    靠天求救金中土 众民患病祷神天

(22)乙酉年来雨水倾 夏秋流郎略有增
    高乡须有回禾稻 豆麦桑麻总不成
    乌金赤脚兄弟好 客般人市过门庭
    疾病沿来多饥死 路旁死尸两边停

(23)丙戌年来雨水行 流郎四季未曾停
    高田且喜十分收 中下低田亦有成
    大小兄弟相合顺 哧脚乌金也怕惊
    天虫且喜人保杀 祷天谢地保安宁*

(24)丁亥年来雨不通 流郎四季不相逢
    秋冬二季无滴雨 高乡田禾总成空
    低下七分禾稻熟 乌金赤脚喜相逢
    大小兄弟重相见 家家冬景乐兴浓

(25)戊子年来雨水流 夏秋雨泽满山头
    高乡田禾收成好 可恨虫蝗在深秋
    流郎九月当回少 乌金豹子兄弟收
    鱼米无价一般贱 了角此年也带愁

(26)己丑年来雨连连 田中深处好行船
    高乡人处多欢乐 低下耕锄不见田
    大小兄弟多争叹 乌金豹子正堪眠
    流郎四季多定数 米贵人病受熬煎

(27)庚寅年来好流郎 低乡四禾被水防
    高乡种作十分收 乌金豹子见虫煌
    了角天虫小儿病 惟有早禾收满仓
    迟禾丰收多烦恼 家家祈祝谢苍天*

(28)辛卯年来雨立春 夏月不雨登车轮
    高处田禾八分收 低处禾稻受苦辛
    了角二平时价贱 大小兄弟自相亲
    人多疾病宜求福 敬重神灵贺太平*

(29}壬辰年来雨淋淋 田中流郎水又深
    夏雨连秩赤次第 高乡田禾称人参
    低处种植兴苗稼 先忧后喜胜黄金
    众民安乐无灾瘴 米贱鱼多酒满瓶

(30)癸巳年来雨应时 流郎四季送船归
    高处田禾多兴旺 低乡禾稻也不肥
    虫醒地火求神保 赤脚红娘笑便宜
    兄弟相合同喜悦 一家快乐笑嘻嘻

(30 甲午年来雨水多 夏忧田地也成河
    高处田禾宜早种 低乡禾稻在奔波
    小大兄弟黄鹅色 赤脚面波筑满箩
    小民痪病添烦恼 求神作喜保安和*

(32)乙未年来雨水来 田禾五谷地生灾
    高田禾稻多受累 秋后流郎浸生胎(苔)
    了角有病难成实 低田禾稻水田埋
    兄弟红娘多磨折 米谷秋来求石田

(33)丙申年来雨交流 三尺流郎好忧愁
    大小兄弟无踪迹 低处田禾总不收
    乌金赤脚十分好 离乡人户可兴钩
    高田半收了角少 无灾无瘴过三秋

(34)丁酉年来雨水稀 夏秋四季水依期
    高乡大熟人安乐 赤脚乌金加倍利
    一分下种十分熟 大小兄弟笑嘻嘻
    四民鼓午讴歌唱 雨顺风调乐雍熙

(35)戊戌年来雨水干 夏秋二季俱一般
    低田禾稻多兴旺 高处人民苦告天
    乌金豹子兄弟好 小民疾病受灾缠
    但看来年霜风雪 其年谷米涨价钱

(36)己亥年来雨水多 平地三尺总成河
    高田太熟低田苦 了角均之损伤多
    兄弟相与不相识 乌金赤脚笑哈哈
    冬秋依旧决波见 谷米中平莫奈何

(37)庚子年来春色晴 夏秋无雨万民惊
    灾害疾病当荒岁 赤脚乌金好伤情
    低处田禾依旧熟 高乡田内起灰尘
    时至冬来有雨雪 吉凶极应正分明

(38)辛丑年来雨不愁 夏忧春季水长流
    高乡禾稻多成熟 可恨虫蝗到处游
    婆婆草子多兴旺 高低田禾定有收
    乌金豹子并赤脚 他乡晚禾也无忧

(39)壬寅年来雨均平 旱种禾稻将丰盈
    夏秋炎天风恶起 秋来晚禾有收成
    低田早禾八分收 高中略有六分兴
    婆娘公子宜多种 收足备藏变性命

(40)葵卵年来少水通 夏秋雨泽不相逢
    高乡人户愁难种 低处旧禾好用功
    大小兄弟无人问 赤脚红娘一半空
    旱荒逐年轮方向 大雪须由腊月中

(41)甲辰年来雨淋淋 夏秋流郎渐渐增
    低田禾稻难得种 高田早禾及时兴
    乌金赤脚豆子好 了角头儿也受惊
    天禾少养丝绵盛 秋冬谷米贵如金

(42)乙巳年来雨满田 夏秩五尺水连连
    高田宜早斗耕种 低田众民叫黄天
    早禾五月宜又有 了角赤脚不周全
    沿门病患防少可 兄弟豹子又团园

(43)丙午年来色景忧 四时有雨满田畴
    夭降虫鲤平地起 高田早种损低收
    乌金豹子柑逢吉 上中惜惜七分收
    幸喜疾病离远去 鱼蛤遍地满田溪

(44)丁未年来雨水通 夏秋祈祷水相连
    先夏洪水难收麦 后来天晴枉费功
    六七月中田正旱 中晚田禾总是空
    乌金豹子了角好 泉干鱼死也堪愁

(45)戊申年来甚堪愁 二难麦食两夏逢
    勤力耕锄收晚稻 不车不救总成空
    赤脚红娘乌金少 婆婆草子颇兴隆
    谷米甚如金宝贵 妻儿难保将西东

(46)乙丑年来春雨生 夏秋人户叫时耕
    高乡禾稻多逢秀 兄弟相逢结实成
    了角山头多结实 红娘赤脚乌金盈
    天降虫蝗飞北海 不损禾苗有消形
  
(47)庚戌年来阁成均 春夏秋冬便农夫
    高田种作多兴旺 早晚求熟喜欢欣
    赤脚乌金半有收 天虫叶贵准收戚
    惟有腊月多霜雪 家家谷米有余盈

(48)辛亥年来雨吏愁 二麦青苗水浸天
    兄弟豹子难成实 麻豆稻田长成丘
    红娘了角赤脚少 夏时闹少秩雨调
    秋前半月逢甘雨 谷米三冬有人求

(49)壬子年来雨及时 夏秋流郎亦相随
    田中五谷多宜得 禾稻丰登百事宜
    了角婆婆难见面 乌金豹子也相亏
    贱民疾病求神保 家家户户稻满堆

(50)癸丑年来低处忧 春来二尺水长流
    高乡贱民勤耕种 低处迟种略有收
    乌金豹子多烦恼 赤脚红娘豆子熟
    谷米增价有丰贵 水旱提防小民愁

(51)甲寅年来雨水流 夏季连秋雨不畴
    二麦半收了角没 田禾却被风来收
    高田喜雨滋禾稼 低处将来大半收
    谷米增价收土户 冬晴快乐人少忧

(52)乙卯年来雨不通 流郎四季略相逢
    麻麦赤脚豆子损 高低田禾且喜容
    了角天虫有防损 叶贵少有广兴隆  
    病患相逢人亦乐 烧香顶礼谢天宫*

(53)丙辰年来春丰收 夏秋流郎次第平
    高田种作宜施力 低田禾稻半收成
    乌金赤脚多有损 兄弟艰难不相明
    五和六月多灾瘴 家家瘟疫不离门

(54)丁巳年来雨水通 夏秋二季雨不逢
    高低宜种田禾稻 更肪野草长蝗虫
    兄弟中平豆子广 农夫烦恼枉施工
    乌金赤脚须防损 秋旱甘霖雨在冬

(55)戊午年来秋应时 四时流郎准相依
    高低田禾多有熟 兄弟相逢笑嘻嘻
    赤脚红娘多欢喜 豹子乌金一样脚
    小民欢乐多灾危 更有鱼游遍野溪

(56)己未年来春雨微 流郎夏季过野溪
    二麦全收宜广种 高田低禾正逢期
    了角红娘多种下 乌金豹子两相宣
    禾稼高低八分收 且喜冬晴雨雪稀

(57)庚申年来雨最多 流郎四季水波波
    高处田禾多结实 低处兄弟也相加
    桑麻多种蚕又老 米麦自收藏颇乐
    劝君勤苦宜早种 小民安乐唱凯歌

(58)辛酉年来旱魃天 流郎四季不相逢
    圹坝堤川宜紧筑 及早修工现麦园
    早收禾稻成谷米 交秋免起虫蝗缠
    三冬多雪成寒冷 多备粮被及衣棉

(59)壬戌年来雨水流 夏季水旱告天求
    高低田禾七分熟 儿儿秋保大日头
    大小兄弟多结实 乌金赤脚也无愁
    其年了角俱般好 天降虫蜂处处游

(60)癸亥年来雨水通 流郎四季正相逢
    高处田禾宜多种 兄弟相睦喜相逢
    了角红娘愁结实 乌金豆子怕天虫
    水宜祈福求神保 谷米平收价不同
    三冬多雪成寒冷 多备粮被及衣棉

《六十甲子歌》的警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在多灾多难中历经考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水旱、虫蝗、瘟疫之灾,十年九遇。例如,《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一《蜀上》所收“敦煌文书”中唐或唐以前人所撰的《六十甲子歌》云:
  甲子秋,耕民怀苦忧。禾苗不成实,灾厄害田畴。但看入秋后,高田不可守。辛苦临冬春,父子离乡走。兄弟成路人,妻子单糊口。万姓愁灾迍,民随千里走。乙丑春,瘟灾害万民。夏首灾疫起,偏伤楚鲁人。家类悉糊口,吴地又分张。民奔千里外,六畜悉逢殃。高田但种植,低处伤苗秀。灾疫如去年,不得归家守。丙寅首,猛兽成群走。四海悉扬波,源野连山阜。高田宜种植,领畔并山阜。但看四五月,众鱼庭前走。丁卯中,未可逐时风。春初无猛雨,秋中有大洪。低田灾弥起,山际好施功。岁中虽薄熟,仓储不免空。戊辰里,虫蝗皆竞起。人民遭灾疫,妇女悲生死。灾害是秋中,稻出山腰里。低处定难收,必是遭洪水。己巳初,阶前观戏鱼。湖里蛟龙出,乘舟在陆衢。平路遭淹浸,禾稻涝皆无。欲求干净处,须早竖楼居。庚午首,水旱俱应有。船行陆路中,牵马湖中走。夏旱忧百日,秋遭三六九。禾定出高田,秋收早冬首。晚刈必逢灾,兵革起非久。辛未年,种植近山边。初春有大水,夏中必旱然。吴地应无事,荆楚被灾缠。夏首虽微旱,秋泉遍满源。不免病灾起,家家被率牵。壬申候,高田难保守。乘车行渎中,不见吴兴部。仓储多偏促,家家无升斗。北地遭连厄,九离皆并受。兼疫发登莱,平复吴江口。癸酉年,高低不可怜。春初先作旱,夏首水连连。末秋风火急,禾稻不丰鲜。但看齐鲁地,此处是荒年。甲戌中,春首被灾虫。夏景逢灾旱,秋冬又被洪。高田虚种植,必定见蒿蓬。欲知灾厄地,燕魏及山东。乙亥初,水旱遍通渠。灾厄由此起,大鬼镇城居。远应定九五,得失未年初。种得禾苗处,高低然可居。丙子过,种田出江河。作植民忧苦,种苗被害多。灾鼠成群队,十儿同一窠。虔诣神衹佑,保护上期禾。丁丑改,田夫难自在。春初虽种植,秋首成河海。牛马被灾伤,京兆最惊忙。欲知苗秀处,稻出去年场。戊寅年,山头好作田。陆路成江涧,饥民死道边。鱼鳖同兔走,高岸称栽莲。但看孟夏末,庭前好斗船。己卯到,高处田苗好。春初虽乏水,秋夏连江浩。楚鲁受其灾,吴会蒙恩造。其年皆丰稔,种作偏宜早。庚辰至,燕魏人灾起。畜类亦如然,田苗被虫死。山际好施功,吴地耕民喜。低处遭淹浸,中高甚丰美。辛巳赪尾戏庭溜。鱼行衢巷间,稻苗秀山阜。种植但向前,施功莫在后。低处有灾殃,中高甚丰厚。壬午春,水旱不调均。旱处忧千里,低处戏游鳞。非但只饥荒,亦惧兵灾频。疫瘴连年起,饥饿亦多迍。癸未中,一井五家同。春夏逢兹瘴,秋来又被洪。但看吴楚地,并及在山东。向西荒灾起,田父但施工。甲申凑,忧惧应非久。车行湖渎中,骤马三河口。移居定不回,此是灾中咎。稻出五湖边,不用耕山阜。乙酉迁,春旱必应然。三家同一井,灾从吴会连。种作生涯处,皆慕五湖边。不用耕山阜,高处是荒田。丙戌年,秋来枯井泉。夏首虽然水,向后地焦然。此岁云龙起,稻出五湖边。中高徒种植,必定被灾缠。丁亥余,吴分好安居。高低通见熟,荒歉在洪庐。泗城皆厄难,燕楚最荒虚。岁中虽薄稔,灾水在春初。戊子过,田父好耕坡。灾虫夏末有,秋中灾害多。水旱数相寻,虫鼠不偏颇。低田不须种,高处有微禾。己丑者,灾殃遍天下。瘟黄害郑地,田夫船作马。六畜悉逢殃,种植中高野。鬼行诸般病,着者难解谢。庚寅中,高地好施功。虽复有微旱,水与去年同。低地得微熟,中高最是丰。野兽连群走,高低路并通。辛卯禾,早种不须多。秋洪作祸故,山际水成波。早种又复旱,晚植那应好。但看秋景后,鱼戏于人道。壬辰祀,禾被虫灾死。并及害万民,六畜亦如是。低禾不用耕,种植山腰里。早作劣堪收,晚种难准拟。癸巳纪,高低无准拟。中田又被殃,粟麦归山里。此岁有灾伤,低处多逢水。旧有书吃除,新又多无备。甲午初,水旱定难除。车马行湖底,船则纳山居。低田纵耕植,冬藏定是无。欲知成家处,山际但耕锄。乙未首,田种三江口。吴地养民邦,京兆多灾咎。非但是炎灾,妖灾争来凑。流浪逐风波,值死宁非久。丙申年,高低未可迁。五湖堪种棘,来去并皆然。若见当灾处,斗米值千钱。欲知安乐处,江南最可怜。丁酉侧,高低徒种植。三家共一井,湖底生荆棘。江东并出乡,齐鲁皆逐食。西陇濠楚忧,东南未休息。戊戌木,江南丰稻谷。燕魏定饥荒,三载留空屋。男子被兵牵,亦有归门哭。妻子见分张,各自相追逐。己亥间,江南最可怜。不必看高下,通熟满山川。灾临西部地,饥荒似去年。边隅多扰扰,后更见忧煎。庚子末,居家无定活。禾苗被害多,亲戚相欺夺。糊口并无余,妻子单眠活。江南虽得熟,向后亦号哭。灾殃则应逢,处处唯空屋。辛丑于,灾临定不虚。吴越炎千里,当之是夏初。但看入秋首,虫蝗处处有。饥殍死他乡,畜类多灾咎。壬寅金,猛兽结群侵。种植依山阜,庭户阙过寻。稻出高田里,逢灾是魏秦。乘船于陆地,高城浪涌溟。癸卯岁,晋魏逢灾害。值旱隔三秋,向应成两载。田畴多乏水,高低失准拟。人物竟喧争,厄据中城里。甲辰候,灾虫处处有。其岁足灾殃,偏苦三江口。粟麦最为佳,春夏耕山阜。江南虽薄熟,不免遭兵寇。乙巳至,地底蛟龙起。此岁主饥荒,乘船于陆地。苏湖被波涛,吴地得全刈。禾稻出高田,向去多宜利。丙午余,水旱无定图。忽来即时没,若旱井泉枯。水族成兔鹿,鸡犬变成鱼。稻出低田内,高处不须锄。丁未纪,种植山腰里。低处不须耕,堕民遭饿死。非但逢灾水,亦乃干戈举。吴地是平邦,厄在燕齐楚。戊申末,江南民独活。高低总得收,灾虫俱自灭。此岁八谷丰,人畜皆欢悦。官吏逐阶迁,诸道咸通彻。己酉年,耕民但作田。虫灾此旦有,瘟灾亦易痊。山坡堪种植,斗米直三钱。低处微伤水,中高甚可怜。庚戌秋,人民不可愁。江南虽小旱,亦未外方求。仓储皆得满,禾稻美秋收。田夫俱喜悦,四海尽风流。辛亥凑,灾疫当处受。悖党害平邦,发在沧陵口。分野有凶灾,时应归陇右。江南微薄熟,不利吴丘阜。壬子直,谷米无人食。江南足可居,东道征无息。泗城归御道,驿路生荆棘。诸处并荒忙,吴邦堪种植。癸丑来,人民定受灾。蓬瀛疫病起,齐鲁厄殃摧。瘟黄灾竞起,门户乏人开。迍蹇仍斯地,桑田又更回。甲寅候,江东足糊口。仓储处处空,民户离乡走。又乃发瘟灾,遇厄难脱手。低处必水伤,中高又无有。乙卯中,四海并交通。无殃皆得熟,田父美施功。粟麦最为首,偏益在山东。其年多有福,岁内足狂风。种植宜须早,高处莫施功。中低耕最好,高处出蒿蓬。丙辰于,禾苗种陆衢。安泰在濠楚,齐晋受殃殂。亦复多灾水,鹿兔杂群鱼。是处民乏食,仓库悉空虚。丁巳周,吴地足风流。仓库皆盈满,沧茫人并游。但令逢圣主,迁官不在求。高低俱得熟,耕民忘却愁。戊午扣,家家有三口。逢患在秋中,少皈多咨咎。高低皆得收,荒灾近末后。此岁是丰年,人民得自守。己未里,畜养逢灾厄。五马博一牛,定知其岁后。粮储可散求,田中得薄熟。虽乃逢斯难,不至怀苦忧。庚申年,稻谷出高田。夏中有大水,低潜被虫煎。莫夸苗艳秀,濠楚亦如然。低源劳种植,中高甚可怜。辛酉后,中田将可守。有旱损高源,大水淹湖部。早稻被风灾,偏苦吴门口。高低未可安,中平的应有。壬戌中,高低尽不同。春夏应遭旱,江南船不通。秋冬定有旱,低地好施功。高田徒种植,终是见蒿蓬。欲知受灾处,扬楚及江东。癸亥周,吴分坐无忧。中田最可托,低处不须求。岁后青龙伏,中平并可求。秋冬虽有旱,还是得全收。(录自《正统道藏》本杜光庭《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八。)
    据此歌所描绘的景象统计,一个甲子的六十年中,好年景只有八、九年。可以说,与历史的记载,大致相吻合。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华民族在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上,不仅生生不息,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然而,在我们抗灾、减灾的能力已经是大大提高了的今天,仍然丝毫不能丧失防灾的警惕。当代人,好好读一读《六十甲子歌》,对于提高防灾的意识,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