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油田!工作三年多当上技术员,辞职那天倍感轻松

 流光无名 2017-12-31

1

2013年夏天,我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

在此之前,我已在一家私企,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月薪3000多元。

当时,已有不少同学,进入农村信用社工作,但农村信用社,毕竟不如银行。我打算历练一段时间后,再想办法进入银行系统。这恐怕是大多数学金融专业的人,共同的梦想。

然而,我对未来的构想,和父母的愿望,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他们完全不顾我的意见,坚持要我回大庆,参加当年的油田招工。

我觉得,自己在外面上完学,再回到大庆工作,有种猪八戒受挫后,回高老庄的感觉,特别不爽。

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但毕竟父母之命难违,我还是听了他们的话,辞职回到大庆。

从小到大,左邻右舍和身边的亲属,都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我,作为油田子女,以后,一定要回油田工作,这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若干年后,这种潜移默化,发挥到了应有的作用。

按理说,我的专业,和油田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然而,当时的招工,并不看专业,加上我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很顺利地签约到油田。

当年八月份,我被分配到油田工程公司,也就是之前的建设集团,开始了我的电焊工实习工作。

初来乍到,当我了解到,电焊工的工作性质,心里出现了极大的落差。

每天,我们的工作是,在地下数米的深坑里,焊接油井或者通水管线,工作又脏又累不说,还没有法定节假日和周末。

每年三月份,我们就要去工地,直到干到第二年元旦,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而且,我们要经常换地方,七厂有活立马去七厂,海拉尔有活,又要迅速赶往海拉尔,如同古代的游牧民族……

每天早上五点多,天还没有亮,我们就要起床上班。如果工作任务不多,晚上六点,我们才能正常下班。如果任务的多的话,则经常要干到半夜……

再见油田!工作三年多当上技术员,辞职那天倍感轻松

2

每天下班后,望着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工服,和沾满灰尘的脸,我的心里,都会感觉特别不是滋味。

这和我向往的工作,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甚至开始埋怨,父母过分干涉我的未来,让我的人生充满灰色。

我多次打电话给父母,委婉地向他们表达,自己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想离开油田,换一份新的工作。

对于父母来说,我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他们心中,不论这份工作什么性质,都属于正式工作,收入既稳定,将来又有保障。很多大学毕业生,想拥有油田的正式工作,根本没有机会,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次次和父母沟通,一次次以话不投机结束。

与此同时,我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我必须踏下心来,做好眼前的分内工作。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努力钻研岗位技能。并在第二年,通过了两次笔试,和一次操作考试。

因为成绩出色,我很快由一名实习电焊工,转正成为一名技术员。

很多同事都觉得我很厉害,因为,对于一个学文科的人来说,通过这样的考试,特别不容易。

也有人羡慕我,当上技术员之后,以后,就不用再干累活了。

原本,我也以为是这样。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步入技术组后,我才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反而比以前更多。

白天,我要和班组一起出去,随时盯着现场。晚上下班后,我还要做资料,加一两个小时班,再正常不过。

在工期内,中午一般没有午休,吃饭也是在外面……

然而,每月平均四千多元的收入,让我感觉,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正比。

刚考上技术员时,我心里的那点小兴奋,渐渐被厌倦所取代。

3

在此过程中,我的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得知我对工作现状不满,让我去上海和他一起发展。我的心,开始活了。

工作一年多,他的月薪已达七八千。

关键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他各方面的待遇,将会逐渐提高。而我的工作,则一眼能望到彼岸,只有乏味和苍茫的野外。

我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我想去上海发展。父母说,去上海工作,赚得虽然多,但是不稳定,哪有油田的旱涝保收好?因此,坚决反对我去上海。

我反复和他们沟通多次,均以失败而告终。

在此过程中,我受一位朋友的影响,渐渐迷上了摄影。因为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下班后,我经常和他们一起,参加各种摄影活动。

单位考虑我是单身,在这样闭塞的工作环境中,很难找到对象,每个月,最多给我两天的假期。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摄影中去。

和外面的人接触多了,我才知道,他们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过得很好。反而是我们自己,太把正式工作当回事,长年故步自封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外界的一切工作,都不稳定,只有在油田工作,才是高大上。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傲慢的大清帝国,总是以天朝大国自居,不和外界有任何的交往。实际上,多少年过去了,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里面的人却不自知。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活跃分子。上高中时,我特别擅长跳街舞,后来又爱上了唱歌。然而,我的文艺范儿,和油田单调而古板的工作,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越和外面的人接触,我越感觉,自己应该早日逃离油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种想法如此强烈,以至于只要有机会,我就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纵然他们仍是反对,但我从未气馁过。

毕竟,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我必须全力为自己争取……

4

2012年,一共有两名大学生,分到我们单位。其中一名大学生,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原本可以在外地,有更好的发展,却被父母强拉硬拽,回到油田工作。

他从管工做起,工作了两年多,同样当上了技术员。

在很多人的眼中,技术员属于管理岗,有别于普通工人。然而,他却觉得,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是在大材小用。

在父母的反对声中,他毅然辞掉了这份工作,去南方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们这一批,一共分来四名大学生。大家对这样的工作,都不满意。

其中一名大学生,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由于他的老家在辽宁,父母并没有油田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2015年,他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最终,他辞掉了油田的工作,回家乡发展。

两位同事的辞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们的经历告诉我,油田并非自己唯一的选择。

去年九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参加一个品牌开业活动,认识了现在的女友。

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个活动上出礼仪。在此之前,我们在群里认识一年多,沟通过多次。这次见面,我们对彼此的感觉良好,并逐渐发展成恋人关系

我想,在单位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不是出于对摄影的爱好,我不可能在晚上参加活动,更不可能遇见她。

再见油田!工作三年多当上技术员,辞职那天倍感轻松

5

与此同时,我了解到,我的那些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刚开始发展得很一般,后来,混得都很不错。

有位同学,甚至做到了企业的高管,负责三个省的业务。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他们不但站稳了脚跟,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特别令我羡慕。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油田子女。因为学习艺术,和油田招工的专业,完全不对口,才没有被父母逼回大庆。

没想到,他们却因祸得福。因为没有回到油田,反而谋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和艺术生,走得特别近。高中时,我住的宿舍,里面都是艺术生,巧的是,上大学时也是如此。

可能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爱好吧。我和他们特别能合得来,彼此的关系,甚至要比我真正的大学同学更近。毕业之后,我主要和他们联系。

他们对未来的执着,和那种源源不断的拼劲儿,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

反观我的工作岗位和大庆油田,这些年,只能说是一年不如一年。

这一点,在钱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油田减产的大背景下,虽然我们的基本工资,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平时的奖金和年终奖,比以前少了很多。我粗略地算过,我转正之后第二年的奖金,竟比第一年少了七八千……

我觉得,如今的油田,已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我必须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从2016年开始,我发现,自己对摄影的热爱,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

我甚至开始设想,以后,把摄影当成自己的终生职业。

今年春节期间,我去北京参加了一个摄影培训班,认识了一名来自鸡西的学员。他原来在鸡西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因为太爱好摄影,辞职到北京发展,现在,混得特别好。

他在外面接商业片,常常以每张多少钱计费,特别令我羡慕。

他的经历,再一次刺激了我。

6

回到大庆后,我再一次和父母提出,想辞掉油田的工作,把摄影发展成自己的职业。

从参加工作那天开始,我已记不清,多少次向父母表达,自己想放弃油田的工作了。

可能父母觉得,我的工作环境,的确不太好。又或者,我的不断坚持,让他们觉得,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父亲有个朋友,从事摄影多年。他从朋友处了解到,现在,摄影这个职业还不错,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加上我的软磨硬泡,父母最终同意,让我辞掉油田的工作。

和我同时间到油田工作的一名同事,本科四年学医。他的专业,和电焊工的工作性质,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之前,父母也反对他离开油田。后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生。这一次,父母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了。

今年四月初,我俩一起填写了辞职申请书。在辞职原因一栏上,我写道: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单位严重不符……

当项目经理得知,我俩想辞职时,特别惊讶,找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单位再不好,也是国企,各方面都很稳定,而在外面打拼,特别不容易……

无论他怎么说,我俩的态度都很坚决。

没有办法,他只好放弃说服工作,答应给我俩往上报。

今年5月10日上午,单位的人事通知,辞职的手续批下来了。

当我在上面,签完自己的名字,心里倍感轻松。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这个岗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

大庆油田,再见!

再见油田!工作三年多当上技术员,辞职那天倍感轻松

7

当亲属们了解到,我从油田辞了职,特别不理解,认为我做了一件大傻事。

然而,我知道,脚下的路,要靠自己去走,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未来,我也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中。

辞职一周后,我听说,北京培训班的老师,要招一名摄影助理,赶紧和这位老师取得联系。

几天之后,我背着自己的行囊和相机,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

6月10日,在北京做助理一个月后,我坐车返回大庆,应邀拍一场婚礼。

那是我第一次接拍商业活动,虽然整场下来,我只赚了几百元钱,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具有非常的意义。

从此以后,我将开始新的生活方式,和过去完全告别。

在北京的一个多月,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很多创意和想法,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摄影认识,让我脑洞大开,获益匪浅。

虽然,每天的工作很累,竞争压力也很大,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人的能力提升特别快。况且,那是自己爱好的职业,哪怕浑身疲惫,精神上也倍感愉悦。

朋友问我,你放弃了油田的正式工作,和大庆优越的物质生活,去竞争激烈的北京发展,这么做值吗?

我说,所谓正式工作,只是资源型城市的独有产物。多少年来,油田的工作岗位,的确为大庆本地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多,这样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只是,很多油田人仍抱着固有思想,仍异想天开地认为,只有正式工作才是王道,才是人生的不二选择。

我从未否认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先辈们,为祖国、为大庆这片热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那股干劲儿,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更常见到是,国企的种种弊端,效率低下和人员臃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很多岗位上石油人,每天,大家都在喊口号,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铁人不怕吃苦、拼搏奋斗的精神。然而,当他们的子女,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他们却担惊受怕、谨小慎微,生怕孩子会受到挫折。这似乎和铁人当年的精神,有些悖离。

作为石油人的子女,我不想在父辈的庇护下,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中,过完自己的一生。

我们的每个细胞中,都流淌着石油人的血液,不怕吃苦,更不怕外面世界的竞争,只怕心中没有梦想和追求。

我想趁着自己年轻,走出去,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蓝天。哪怕跌倒,哪怕遍体鳞伤,也不后悔。至少,我曾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这就足够了。

人的一生,有无数种可能。在追梦的年纪里,过早地选择安逸和稳定,只会让自己失去上进的动力。只有敢于尝试和拼搏,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多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