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月下独酌》——我是人间惆怅客

 小叮铛315 2017-12-31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来自相约八点半 06:20

李白《月下独酌》——我是人间惆怅客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话,那么“诗仙”李白一定是古今中外禀赋最高的一个。他一生挚爱的东西有两个:一是酒,一是月。所以他的饮酒诗与赏月诗格外多。因为他天赋特别高,所以他的这两种诗又格外好。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的一首既饮酒又赏月的诗,即著名的《月下独酌》。其诗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因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在孤寂苦闷的心情下创作的。“独酌”二字既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这首诗的诗眼。月下的独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花间有美酒一壶,然而却无知己可以共饮。于是,诗人“举杯邀明月”,俯首挽身影,一起来消受这壶美酒。月、“我”、影,权作三人共饮。从前,我的家乡曾有一种名叫“广寒宫”的白酒。它的广告词“举杯邀明月,共饮广寒宫”,就从这句诗而来。

可是,头顶的月亮既不会喝酒,更不会理解自己心中的孤独寂寞。而自己脚下的影子呢?除了跟着自己亦步亦趋之外,跟头顶上的月亮一样“不解饮”。虽然不如意,但至少聊胜于无。于是,诗人就跟它们俩一起饮酒行乐。春夜里的良辰美景,正是“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好机会。可惜,月亮和影子到底不是自己的知己。当诗人载歌载舞的时候,月亮只是“茫茫然跟着旋转”,而影子呢?它的步伐简直就有些凌乱不堪,仿佛它倒是真喝醉了酒似的。

然而,就是这样惨淡的欢乐,诗人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当诗人清醒的时候,它们还来敷衍一下;可是,当诗人沉醉之后,它们也躲起懒来:月亮躲到云彩后面去了,而影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看来,就算是这种惨淡的欢乐,也只好等到他这“谪仙人”“乘风归去”之后,才能在遥远的银河里长久地享受!

中国古代有所谓“诗谶”。据说,唐初诗人刘希夷创作《代悲白头翁》那会儿,吟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时,不禁心中一惊,吟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心中又是一惊。结果,就因为这首诗,第二年他果然就被舅舅宋之问拿土囊给压死了。李白这首诗中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也颇有些诗谶的味道。传说,唐代宗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的长江边饮酒,醉后骑着鲸鱼捉月亮去了,享年六十二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