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M0-049:【传统民居】赤峰道74号—王劭廉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网罗天津卫 2017-12-31

      王劭廉(1866-1936)字少泉,天津人。少年时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是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的得意弟子,后被派赴英深造,实习造船工程。学成回国后,任教于北洋水师学堂,担任数学、英文等课程执教。1900年北洋水师学堂关闭,王劭廉曾创办顺天中学,后任教北洋大学。1909年,清政府因其“兴办教育持久”特奖予进士出身。天津名人王劭廉还先后担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天津县议事会副议长、直隶咨议局局长、教育部教育会议议长等职,为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提出过不少议案。 

01

  王劭廉故居位于赤峰道74号,砖混结构二层西式楼房,带地下室。入口两侧以条石砌筑台基形成外廊。 

 02 

  1906年丁家立因保定高等学堂学生、革命党人吴樾将清政府拟出洋考察宪政的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等炸成重伤,袁世凯免去其北洋大学、保定直隶高等学堂和直隶全省西学督导职务。丁家立去职后,推荐王劭廉出任北洋大学总教习。王劭廉上任,结束了外国人总管北洋大学和直隶全省学权的局面,使北洋大学及全省学校开始了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新纪元。自王劭廉开始,北洋大学改总教习为教务提调。

  王劭廉是严复门生,早年他被派往英国学习造船工程兼学法律、政治,学习期满后曾在英国最著名的军舰上实习。同王劭廉一起实习的有英王太子乔治(后为英王乔治五世)。少年王劭廉学问、道德、性格方面均有过人之处,其意志尤其坚忍卓绝。赵天麟曾撰文回忆,某次海上实习之余,王劭廉登岸骑马驰骋,不慎坠马摔伤,众人急趋前扶助,发现其一臂已折。众人急送王往附近医院医治,大家以为王可能致残,而少年王劭廉谈笑自若,好像未感到大痛苦。天津名人故居后来人们称赞他:“先生毅力坚实,非常人所可比拟也。”英国留学后,由于王通晓西方造船专业及政治、经济、法律,深受洋务派的重视,先后任山东威海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王劭廉教授英语、数学等课程,他在教学上以严厉著称,他培养的学生,英语、数学成绩尤其优秀。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水师学堂关闭。王劭廉在北京五城学堂(北师大附中前身)任总教习,后又自办顺天中学,任校长。

  1906年北洋大学堂总教习丁家立辞职,王劭廉任教务提调。从由1906年至19l4年将近九年,历经清末民初的动荡局面,王在历史转折时期,维持并开创北洋大学堂的新局面,做出重要贡献,在北洋大学发展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李书田曾在《北洋大学之过去》一文中,对王劭廉高度评价:“王氏学问渊博,治校严明,校章所定,贯彻始终,不维学生敬畏如神明,外籍教授莫不心悦诚服,不稍迟误。北洋功课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王劭廉一贯主张:“无论治何事,作何业,均须首重实际,事之利败众者为之,否则不屑为,不贪名,不骛远。”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教育为吾所好,当政、理财平生不愿尝试也。”在他从事教育期间,其才华在政界也被人们所称颂,袁世凯召开“约法会议”后改组参政院,曾请王劭廉进参政院,王辞而不就。王劭廉对校务严格管理,办事认真,不讲情面。他以身作则,从不迟到早退,亲自听课,尤其经常听外国教员课,纠正了当时有些外国教员,特别是美国教员上课迟到之习。他运用十分熟悉的欧美习惯,针对一个外国教员的明显缺点,毫不客气地当面指出天津名人故居,经过几次这样的事例,树立起威望,一改过去学校只会恭维洋人的奴颜风气。这样,使中外教员都更为敬服,尤使外国教员改变习气,认真工作,学生们对他更加敬佩。王劭廉治学严格的轶事不胫而走,在天津各界流传很久。王劭廉严谨治校。在赵天麟的眼中,王劭廉“在校治事有毅行,富果决,事之认为可者,决不犹豫,而在处理校务时,尤能措施得当。责人向不疾言厉色,仅坦直指示。不苟言,不苟笑,态度郑重,气度宏伟,人皆由敬而畏。富于责任心,无论所任何事,若自觉学识未足,即以全力预备,不走捷径。为人清廉,平生不取不义之财。学校所定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贯彻始终,对中外各员一视同仁,一律对待。在任时把一学年的假期,改为按中国风俗习惯规定,以适应中国的实际,并缩短了寒暑假期,中外教员都无条件地照办了。”

  王劭廉曾留学英国,对欧洲的先进科技十分了解,深感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对兴国的重要。他接任教务提调后尤其重视选派优秀留学生出国深造,1907年派马寅初、冯熙运等14人到国外留学。其中13人赴美、1人赴德。1908年又在师范班第二班中选出7人资送欧美留学。1914年又选派两人赴日留学。天津名人王劭廉任期内共派出留学生三批23人,这在当时中国是少有的。在资送出国留学生中,他依据每人资质,选其深造的学科,使其成为著名学者和高级科技人才。如马寅初为著名经济学家,刘景山为著名铁路专家,齐壁亭为著名师范教育家,冯熙运为著名冶金专家等等,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人才。王劭廉善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际。他主持教学后,对学生个人专业兴趣更为重视,学生入本科一两年内,还可要求转专业。这样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专长。他主张办学面向社会需要。1907年至1908年为满足社会对师资的需要,先后开办了两期师范班,为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做出了贡献。我国著名师范教育家李建勋、齐国梁等,都是师范班的毕业生。1907年开始,他将原北洋按正科每年排一班的建制方式,改为正科新生班次按甲、乙、丙、丁……顺序排列,并于1908年春将高等普通科目作为预科功课,提高了课程难度。与此同时,他严把入学关,认为只有高质量的生源,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1907年招考本科生时,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地花大价钱在报纸登广告招生,结果各科考生只有法科一人合格。但他绝不因此降低标准,结果这一年除预科转升本科者外,外考新生只收了这一名。王劭廉离开北洋之后,被周学熙请到开滦矿务局任协理。1936年11月19日他病逝于天津寓所,享年七十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