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M0-073:【传统民居】大理道87号—张伯苓故居

 网罗天津卫 2017-12-31

  

张伯苓旧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新加坡道(Singapore Road)39号(今和平区大理道87号),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风貌建筑。

  大理道39号

  特点:该楼为现代建筑风格,淳朴厚重,线条简洁。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坡层顶,带老虎窗。清水砖墙,腰檐及门窗套秀美。内装修高级,房屋宽敞明亮,采光和通风效果好。后院很大,有花草绿地,形成庭院式的格局。

  张伯苓故居始建于1920年代中叶,是砖木结构的三层英式别墅,机砖墙身,多坡式瓦顶,属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室内装潢均为菲律宾原产的木制地板、门窗和楼梯,并配有巴洛克式壁炉。房屋前后有宽敞的庭院。张伯苓夫妇于1950年9月15日从北京回到天津,租住于此。

张伯苓是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

Img271288963 Img271288965 13975_366197 13977_998526 13979_464870

 

 

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筹款何止千万,但他把自己的工薪降到比一般教授还低的水平,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

这个张校长就是张伯苓。他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当年,有人称他为“孔后办学第一人”。

  据南开老校友在回忆录中的记录:“每次公干到北平,住在前门外施家胡同‘北京旅馆’。店费每日一元,每次都带上一盒臭虫药,一包茶叶。‘北京旅馆’的臭虫很多,臭虫药是必需的防护用品,这一包茶叶就算是他唯一的奢侈品了。有一次,张伯苓在北京开会是从旅馆步行去的。散会时大门口的警卫人员问每个人的汽车号码,张伯苓被问及汽车号码时,便随口答道:十一号,警卫人员追寻,找不到十一号车,他笑着说:‘我是两条腿的十一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