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军队为何会输给明初红巾军?

 铁血老枪 2017-12-31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元末明初的战争中,朱元璋的主要强敌并不是蒙古人。无论是南方的各路诸侯或地方领袖,还是北方忠于元朝的地主武装或军阀。

很多人都觉得元朝军队就应该和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大军差不多。实际上,从忽必烈的时代开始,元朝的军队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聚变的第一个原因是蒙古四大汗国在实际上的逐渐分家与分离。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弥补前一个原因所带来的结果,元朝开始大量使用内陆部队。这些部队包括了原金国统治下的一些汉族将领部队,以及逐步投降归附的南宋汉军。当然也包括其他来源,比如抽调的中亚和东欧色目人、西夏人、契丹人这些。

不过,即便如此,元朝实际上还是军队数量不足。因为元朝在其统治过程中,经常对更远的地方,大肆用兵。比如对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甚至印尼地区的远征。这就意味着,元朝随时需要新的部队来进行补充。

所以,元朝不得不继续对一些南方的少数民族领袖,进行妥协。比如湖南、广西等地的苗族人,还有云南地区的大理国王室和贵族,大量土司等等。

久而久之,元朝军队就不可避免的衰败:

一方面是数量有限的蒙古人在定居化后,迅速腐化,失去了武力。

另一方面也是征召入内陆的色目人,要么和蒙古人一样堕落,要么像福建地区的驻军一样造反被消灭。

汉族部队本来就觉得不够用,经历了元末的大瘟疫后,一样受到重创。

这就给了大量农民起义军以兴盛的机会。数量有限还战斗力很差的蒙古-色目部队,已经无法有多大作用。元朝自身的皇室内讧,又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一些力量。

所以到最后,大家会发现,和农民军作战的人基本上就是重新组织起来的北方汉族地主军阀、蒙古军残余、属国朝鲜军队、西南土司贵族部队。

北方汉族部队重建不久,战斗力有限。

蒙古残兵也是数量有限,战斗力恢复的不多。

朝鲜和西南的部队,实际上就是守土,对自己领域外的安危,基本上没有什么关心。

到了这一步,限制朱元璋势力的,实际上已经是各地在乱世中,自然崛起的地方武装。包括湖广的陈友谅、苏南地区的张士诚、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等。北方全局基本上靠一个王保保为主心骨,其他力量都是辅助。

利用这个大好局面,朱元璋迅速站稳脚跟,横扫大都。之后以元朝天然继承人的身份,征伐四方。给他带来最大麻烦的,也恰恰是那些非元朝中央的直属力量。

至于说明初军队究竟是不是天兵下凡般的厉害:

1 看看明军的对手是否都是善战之师。

2 撤退到蒙古地区的蒙古人部队,多少都是在生杀危局中脱引而出的精锐。他们的反击就不是内陆孱弱同胞的级别了。徐达在漠北一战惨败,让明朝史官都不好意思把大概过程记载下来。就是一个证明。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