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言不合被赐死,清朝的“铁帽子王” 究竟有多“铁”?

 观海听涛 2017-12-31



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礼亲王代善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豫亲王多铎
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肃亲王豪格

原创 历史研习社 2017-12-29 00:46:49

文|欧怀琳

明清两朝设立王爵,是为了安抚、安顿宗室。“铁帽子王”是指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一种俗称,发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清初设立世袭罔替的王爵,也只因为立国之初,这些皇亲宗室对皇室与社稷有大功绩。这些皇亲宗室是先有极大的权力,才能成为“铁帽子王”,而不是成为“铁帽子王”后,才有了权力。入关初期,这些被封为世袭罔替的王,有参与议政权,基本都是八旗旗主,也掌握了兵权。所以那时的“铁帽子王”相当有权,握着枪杆子嘛!

满清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封爵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在战争中立下军功而封爵,这称为军功封;另一种是因属于皇帝的直系子孙而封爵,这叫做恩封。这些爵位,受封者的后代是可以承袭的。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但由亲王递降至镇国公、郡王递降至辅国公、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另一种是原等承袭,这属于特殊的皇恩浩荡了,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若是没有子嗣后代时,则以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这就叫做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





一言不合被赐死,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有多“铁”?

郑亲王府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铁帽子王”不过十二家,其中8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4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新、醇亲王奕、庆亲王奕勖。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王爵,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主要有3项:“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一言不合被赐死,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有多“铁”?

豫亲王府

铁帽子王一般只有首任有实权,那是因为他们掌握实权,并为国家做出贡献,才被封为“铁帽子王”的,其后代如果不在朝廷负责实际工作,也就相当于一个机构的名誉主席,除了高工资,高待遇并无任何权力。铁帽子王只是首任王爷的一个可以向人夸耀的名称,属于锦上添花。对其后代铁帽子王除了经济利益,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能被封为“铁帽子王”的,一般和皇家关系密切,所以只要有点能力,通常比较容易获得朝廷的实权职位。

清初王室犯罪,惩罚并不严厉。史料记载,国初定,王以下及宗室有过犯,或夺所属人丁,或罚金不加鞭责,非叛逆重罪,不拟死刑,不监禁刑部。随着皇帝地位稳固,经过康熙与雍正两位皇帝对宗室力量的调整,议政王大臣会议基本已经消失,这些亲王、郡王、贝勒们对国家政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皇亲宗室也极受约束。所以,“铁帽子王”的后代,如果不关心政事,基本上多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

一言不合被赐死,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有多“铁”?

恭亲王府

清朝皇亲宗室成员一旦出现问题,会依据案情内容,交宗人府以及户部或刑部共同审理,最后皇帝也必须给予判决意见。不思检点,有失身份风范者,都有可能受到惩处,或降级,或夺爵,或被圈禁发配。虽然清代封王爵承继明朝制度,但清朝的王公与明代相比,只有封号、俸禄、庄园、府宅,没有真正的封地,且他们必须住在北京,这也是为了便于管理。“铁帽子王”虽然世袭罔替无须降等。但这不能代表其地位稳固,更不用说任性、无法无天了。因此虽然说世袭罔替,但是只要犯法,还是要被追究责任乃至夺爵的。就清朝12位 “铁帽子王”而言,其中开国八王:

和硕礼亲王,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和硕睿亲王,共传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和硕郑亲王,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

和硕豫亲王,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和硕肃亲王,共传9世10王;

和硕庄亲王,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多罗克勤郡王,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

多罗顺承郡王,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后封四王:

和硕怡亲王,共传8世9王,1人被夺爵;

和硕恭亲王,共传3世2王;

和硕醇亲王,共传2世2王;

最后的一位和硕庆亲王,获得1898世袭罔替的资格,还没来得及世袭就被辛亥革命给替掉了。用中国明朝著名文学大师兰陵笑笑生的话来讲,就是“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

我们发现乾隆之前的九位“铁帽子王”的后代中有8位都有过被夺爵的经历。王室被夺爵,通常与参与政治或是其他个人行为有关。如咸丰末年,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受遗诏共理朝政,但两人与慈禧不合,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肃顺被杀,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此外,礼亲王的后代昭,在嘉庆二十年时被人控告凌辱大臣,并且对庄头滥刑,因此被削爵。

所以清代“铁帽子王”大部分虽然养尊处优,但并无实权,而一旦踏入政坛,同样要担惊受怕,并不是一种可以随意乱来的护身符。参考书目:

劉毅.清朝铁帽子王[J].紫禁城,1990(4):6-9.

潘茂桐. 清朝皇族的12家铁帽子王[J]. 档案与社会, 2004(6):44-46.

刘田. 铁帽子王也可“夺爵”[J]. 文史博览, 2015(4):36-36.

佚名. “铁帽子王”溯源[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5(5):47-47.

佚名. 还原历史真实铁帽子王[J]. 检察风云, 2015(7):7-7.

北京日报. 清代的铁帽子王其实不“铁”[J]. 北京日报, 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