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想事成,是某种心智技巧练习以后的体验,学会了,心想事成!

 利润率了了 2017-12-31


我一直认为,在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儒、释、道的有字经典之外,还存在着两种更重要的经典。

一种经典是我们人的身体,用《西游记》的话来说,就是「无字真经」。儒、释、道的全部有字经典,最终都为了帮助人读懂自己这部「无字真经」。

还有一种经典就是那些读懂了「无字真经」的人的经验、体会,这些经验、体会就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流传了下来。

比如:心想事成,就是由那些读懂了「无字真经」的人流传下来的一种体验。

一般人不可能感受到这样的神奇的体验:「心想」就能「事成」。于是,就把这句话当做了祝愿的话来讲。所谓的祝愿话,就是明知不可能实现,却还希望能实现的话。

但是,对于很多读懂「无字真经」的人来说,「心想」,却是必定能「事成」的。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这里的「心想」并不是平常心理状态下的心想,那样的心想都是妄想,要是妄想能事成,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心想事成」的「心」,并不是人的平常心理状态,而是经过「心智系统转换」以后,第二套心智系统的心理状态。

心想事成,是某种心智技巧练习以后的体验,学会了,心想事成!

一个人的心智系统转换入第二套心智系统以后,就由内在意识主导心智系统,「心想事成」就是内在意识在「想」。

内在意识的「想」与人平常所用的外在意识的妄想,可不是一回事。「想」字本身,就是对内在意识“想”的一种象形。

心想事成,是某种心智技巧练习以后的体验,学会了,心想事成!

我们看上图这个金文的“想”字,上半部是个“相”字,就是「仔细看」的意思。现在很多方言中,还保留这种用法,比如,浙江宁波话中就有「相相看、相一相」的说法,都是「仔细看」的意思。

下半部是个“心”字,这个“心”字很妙,大家仔细看,这是个中间加了一个小点的“心”字。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介绍过,甲骨文那个时代造字有种规律,相同的字形,开放结构加三点,封闭结构加一点,都是用来表示另外一个重叠结构世界中事物。没有点的,则表示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现象世界中的事物。

这个“心”里加了一点,就表示另外一个重叠结构的世界中的“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心智系统转换以后的第二套心智系统。

所以,这个“想”字,就表示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仔细看」。

谁在看呢?自然是内在意识在仔细看。

如果在2017年中一直看「自媒体:心智玩家」的网友一定知道,真正的、完整的真实,在现象世界中,我们是看不到的,所谓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没有前因后果的片段,真正能看到、看全,只能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意识影像中看到。

所以,「心想事成」就是内在意识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看”到事的意识影像。

别看这个影像仅仅是中意识的影像,却是真实的,只要你学会看了,看到某「事」了,那么,这「事」在现实中,一定会发生,因为,这是真正的真实。

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也是「心想事成」的另外一个表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