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抗凝血酶Ⅲ
2017-12-31 | 阅:  转:  |  分享 
  
抗凝血酶Ⅲ编辑锁定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抗凝血酶Ⅲ,是体内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员。

中文名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抗原AT—Ⅲ:AgAT—ⅢC103.2%~113.8%目录1抗凝血酶的定义结构

?参考值

?定义结构

2作用原理

3缺乏症

4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Ⅲ抗凝血酶的定义结构编辑抗凝血酶Ⅲ参考值

AT—Ⅲ:Ag0.23—0.35g/L(230~350mg/L)

抗凝血酶Ⅲ定义结构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简称AT),简称为AT,血浆源性AT简称pAT。

pAT是体内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员,其血浆浓度

约为100~150μg/ml(2~3μmol/L)。pAT由肝脏及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一种

维生素K依赖的并由43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8ku的单链糖蛋白,含4个

N糖基化寡糖链及3个二硫键。根据其135位的天门冬酰氨是否含糖基可分为含糖

基的α异构体及无糖基的β异构体。由于α异构体135位的糖基可以阻止与肝素

的结合,故其与肝素的亲和力小于β异构体。现还通过转基因绵羊获得了重组抗凝

血酶,简称rAT。MasaakiHirose等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上表达了rAT,通过成批

发酵使其产量达到1g/L。纯化的rAT具有pAT的特异活性,减少了糖基量,增强

了与肝素的亲和力。

抗凝血酶Ⅲ作用原理编辑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AT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Ⅲ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Ⅲ构象改变,使AT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ATⅢ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Ⅲ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Ⅲ-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

抗凝血酶Ⅲ缺乏症编辑1、遗传性ATⅢ缺乏可分两型:(1)CRM-型:即抗原与活性均下降。(2)CRM+型:抗原正常,活性下降。

遗传性ATⅢ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患病率约1/5000,发病多在10-25岁,患者常在手术后、创伤后、感染后、妊娠或产后发生静脉血栓,并可反复发生血栓。CRM-患者血浆中ATⅢ生物活与抗原性约为正常人50%左右。CRM+其ATⅢ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类型较多,共同表现是对肝素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明显减弱。

2、获得性ATⅢ缺乏:

(1)ATⅢ合成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肝功能障碍、主要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常与疾病严重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

(2)ATⅢ丢失增加:见于肾病综合症。

(3)ATⅢ消耗增加,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疾病、DIC、外科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妊高症等。

(4)ATⅢ水平增高,见于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口服抗凝药物、使用黄体酮类药物等。

抗凝血酶Ⅲ临床意义编辑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作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它控制着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其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据各种疾病、症状而变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疾患、肾病综合症等降低。血液中的ATⅢ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肝素治疗效果无法呈现。因此,掌握ATⅢ的活性作为对于此类疾病的监测、病态分析、预后判定以及肝素治疗或使用ATⅢ浓缩制剂投药时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1.病理性增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主要见于口服抗凝药、及的急性出血期等。

2.病理性降低:

(1)先天性AT—Ⅲ缺乏症。

(2)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妊娠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等。

(3)合成减少,如严重肝病等。

[要求]一般采集安静状态下空腹静脉血。
献花(0)
+1
(本文系彻彻的问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