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钱?

 闲情漫步123 2017-12-31

如果当年朱元璋的子孙们采取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明朝天下可以延续若干年。因此,有文章说明朝是被藩王吃垮的。

有数据显示,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达到了百万人之多,他们是明朝的最大利益集团,其基本分布如下,图片源自http://www./show_276429.html。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剑桥中国明代史》上指出,供养皇族与军费是存在内在张力的。在明朝的最初几年,相当大部分收入是用于供养军队的,一直到了16世纪,情况开始大大改变,特别是北方省份“大部分收入不得不被分出,去支付皇族成员的俸禄”。黄仁宇先生认为明朝这种藩王分封体制是缺乏先见之明的,并且给了了一些基本数据。

明太祖有26个儿子,仁宗有9个,英宗有10个,宪宗有14个儿子;1492年,也就是弘治5年,山西的庆城王生育了第94个子女。最后,黄仁宇先生指出,皇室以如此的速度繁殖,到了1502年,山西与河南两省的全部存留收入不足与支付居住在这两省的亲王与皇室俸禄。在1449年后的一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中防御设施惊人地衰败的时期”。

根据《同舟共进》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庆城王除了94个子女外,还有孙子163人;徐光启曾经推算,明朝宗室人数每三十年就会增加一倍;也有统计指出,皇族宗室人口增长率是全国水平的10倍以上。从最初分封王室和将军49位,到了1553年,宗室人数增加到19611人,到了1604年有增至八万多人。

出了人数外,宗室人员的待遇令人咋舌。皇族后代从十岁开始就开始享受俸禄,国家包着吃穿住用等,从婴儿篮到坟墓基本上全部国家买单。一般亲王们年俸达到万石,郡王两千石。是最高官员的6-7倍。

如张廷玉等所著的《明史·卷五十八·食货六》记载如下

二十八年诏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乃更定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王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而普通官员的俸禄如下: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自后为永制。

此外,皇族与宗室还生财有道,利用手头权力与影响垄断不同的产业,如山林和矿山,圈占若干土地,例如说河南省土地一半以上归王府,若干王府占地都从万顷开始计算。甚至于各种税权也被宗室掌握。

当然,结果就是财政支出被压垮。如山西晋王府在嘉靖年间年俸达到87万石,河南周王府从1万石增长到69万石。

嘉靖年间御史林润的奏疏可见一斑,每年朝廷财入400万石,但是指出超过850万石,最终“且吏禄、军饷皆出其中”。

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藩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万石,而宗禄三百十二万;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禄百九十二万。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故自郡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以下,多不能自存,饥寒困辱,势所必至,常号呼道路,聚诟有司。守土之臣,每惧生变。夫赋不可增,而宗室日益蕃衍,可不为寒心。宜令大臣科道集议於朝,且谕诸王以势穷弊极,不得不通变之意。令户部会计赋额,以十年为率,通计兵荒蠲免、存留及王府增封之数。共陈善后良策,断自宸衷,以垂万世不易之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