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亭1.爱晚亭2.兰亭3.陶然亭4.醉翁亭5.湖心亭6.放鹤亭7.历下亭8.沉香亭9.十王亭10.景真八角亭在 湖南长沙岳麓山清风峡口,原名红叶亭,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建。后取唐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而 改名爱晚亭。毛主席青年时代常到此游览,现在“爱晚亭”额为毛主席所题。这里春时青翠、夏日阴凉,深秋则红叶满山,别有情趣。三 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 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爱晚亭兰亭在 浙江绍兴西南渚山麓,相传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故此得名。永和九年(353年),东晋书圣王羲之邀集名流谢安等41人到此饮酒赋诗, 羲之即兴写下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作品。从此,兰亭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存兰亭为清代重建,景色 宜人。目前,台湾、日本也慕名各建一座兰亭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所建,初名“江亭”,“陶 然”二字取唐人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解放后,在此建起陶然亭公园,增建水榭、亭台、石桥等许多建筑,湖光桥 影,游艇荡漾,令人心醉陶然。醉翁亭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 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 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湖心亭在杭州西湖小岛上,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万历年 间重建。亭为重檐式,黄色琉璃瓦铺顶,宏丽壮观,明代张岱在《西湖梦录》中赞其丰姿:“游人希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 无其伟观也”。如今,这里湖光亭影,游人络绎不绝,有诗咏道:“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云水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放鹤亭放鹤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之颠,为彭城隐士张天骥于1078年所建。苏轼曾写过一篇《放鹤亭记》,用如椽之笔描绘了动人的放鹤 图卷,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世。自云龙山北门拾级登达第三节山顶,半月形院门门额上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徐州知府田庚书写的 “张山人故址”5个隶字。走进院门,有平坦开阔、铺有甬道的四方庭院,其东侧便是放鹤亭,飞檐丹楹,宏敞明亮。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 深4.95米,前有平台,周环游廊,十分优雅。放鹤亭西侧有饮鹤泉,泉亭相依已逾千载。距放鹤亭南20米,饮鹤泉南10多米处,还 有一座建在高耸之处的小亭招鹤亭,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招鹤亭为砖木结构,小巧玲珑,檐角欲飞,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放鹤亭、 饮鹤泉和招鹤亭这三座古迹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下亭在山东济南大明湖,亭建于北魏,唐代杜甫与北海太守李邕到此聚会,杜甫写下《陪北海宴 历下亭》诗,遂使此亭闻名遐迩。现存亭子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亭名为乾隆皇帝所题,厅前柱上有郭沫若的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 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沉香亭在陕西西安市兴庆公园,建于唐开元二年,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欣赏牡丹用的,亭用沉香木建 成,故名“沉香亭”。此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相传公元743年春的一天,唐玄宗带杨玉环在这里观看牡丹,命诗人李白当场填词助兴,李白在 沉香亭写下一首诗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十王亭?辽宁沈阳故宫内有座八角形的大政殿 ,殿前面广场两边各建有5座方亭,叫做“十王亭”,建于1625—1636年,为清室当年十个王爷所用。这种出自八旗制度的布局、融合汉、 满、蒙三族的建筑风格,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景真八角亭景真八角亭,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寨,距县城14公里。因这座亭子在景真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景真八角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