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红“被谁罢的官?

 风临酒把2 2017-12-31

红楼梦中用王熙凤来影射魏忠贤,用小红来影射袁崇焕,凤姐欣赏小红,似乎作者是想告诉我们魏忠贤欣赏袁崇焕,其实历史上的魏忠贤不但不欣赏袁崇焕,而且恰恰是老魏罢的袁崇焕的官。

天启七年六月,皇太极围攻宁远、锦州,袁崇焕死守宁远,魏忠贤矫诏令袁崇焕会同宣大援兵援助锦州,盔甲器械则由东、西厂星夜解发。初七日,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赖我皇上威武圣神,厂臣忠义鼓舞,故内外文武诸臣齐心合力,大战而挫败之。十年来疲天下之兵力未尝敢与合马交锋,即职去年亦从而攻城下,今始一刀一枪两下拼擒。夷之凶狠骠悍,而职凭堞大呼,分路进止,指挥应手,即老于行伍者,皆恨此夷之劲而精,赖皇上之灵,一战摧之。奉圣旨,十年积弱,今日乃一旦挫其狂锋,赖厂臣先事绸缪、纯忠鼓舞,故能使内外文武齐心并力,收此奇捷。”魏忠贤矫诏回复称:“览奏,兵已乘胜鼓行,逐虏援锦,见可而进,具见方略,然须步步严密,首尾相应,切戒轻敌,防其诡计。宣大援兵著速发出关听调,不许迟留。盔甲器械,不拘何厂有便,星夜解发,以应急需。太仆寺马原系备用,乃著拣镳壮的解发,军前应用不必折价,犒赏发御前银五百两,以资赏恤,俱已有旨了。”可是,由于宁远刚受重创,袁崇焕仅死守宁远而已,并没有有效地援救锦州。

袁崇焕议和、不援锦州,尤其是议和一事,因为明与朝鲜、蒙古未就此事先行协调,为金国在议和过程中蚕食蒙、鲜提供了机会,同时致使明朝与蒙、鲜之间的旧有成约也因之涣散。这导致魏忠贤大为不满,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宁锦战后不久,魏忠贤便令人弹劾袁崇焕。七月初二日,魏忠贤授意河南道御史李应荐奏称:“袁崇焕假吊修款,设策太奇,项因狡虏东西交讧,不急援锦州,此似不可为该抚解。然崇焕去矣,而代崇焕者则未可以漫尝也。所为力破和议之非者,不有司马王之臣可急使乎?又熟历关塞,备尝艰辛,不有督臣阎鸣泰并可使乎?在王之臣,以中枢行边,有近年王象乾、张鹤鸣之例在;阎鸣泰咫尺关门,可朝闻命而夕出关也。至援将李嘉训,狡谋当惩,乞从重议处。”不久得旨:“近日宁锦危急,赖厂臣调度以奏奇功,说得是。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督臣驻劄蓟门,亦系重地也,宁远督师朕业特简枢臣,俾星驰赴任料理,李嘉训已有旨了。”李应荐此奏一边为同附阉党的王之臣、阎鸣泰表功,一边弹劾袁崇焕修款议和。魏忠贤以“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在督镇诸臣各升职二级之际,唯令袁崇焕加衔一级离任。

八月,天启帝患重病,霍维华献上仙方灵露。天启帝饮其药后,没有效果,不久天启帝病重,魏忠贤遂迁怒于霍维华。霍维华不安于位,故力让宁、锦之荫于袁崇焕,转而求去。霍维华疏云:“抚臣袁崇焕置身危疆,六载于兹,老母妻子,委为孤注,劳苦功高,应照例荫录。前枢臣王之臣出都之日面语微臣从优拟叙,臣谨照往例酌之,与督臣、镇臣一体拟升荫赏,以听圣裁。兹奉明旨,督镇诸臣俱蒙二级之升,延世之荫,独袁崇焕一人止予衔一级而遗其世荫,微臣冒滥于格之外,崇焕反靳于例之中,其何以示公而服边吏之心?乞皇上即以畀微臣之世荫量加一级以还崇焕,在朝廷未尝再多一锦衣之官,而两臣遂各得其固然之分,亦甚便计也。又崇焕以侍郎衔加服俸一级,蒙恩复加衔一级,查九例无从二之官,并乞将滥加微臣一级移加崇焕,俾得以正卿归里。”魏忠贤则矫诏称:“袁崇焕谈款一节,所误不小,朕不加谴责,尚著叙赉分明,念久在危疆,姑使相准耳。恩典出自朝廷,霍维华何得移荫市德?好生不谙事体!”痛斥霍维华让荫的做法。

于是,袁崇焕去职回乡,结束了天启朝的仕宦生涯。不久,天启帝驾崩,信王朱由校顺利继承大统,魏忠贤、客氏被诛。崇祯帝即位之初,便开始陆续清理天启朝阿附魏忠贤的朝臣,袁崇焕也难以置身事外。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三日,抚宁侯朱国弼上疏自辩并弹劾魏忠贤罪状时说到:“奴贼与我深仇,而及其死也,魏忠贤乃遣人吊孝,白送却无数金珠,反取嫚书一纸,边臣不奉忠贤之命,敢径为之乎?此则败坏边事之实。又不惟是也,喜则升九天,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其颠倒错乱遂至于此。”往金朝吊孝,是由魏忠贤允可、袁崇焕主持进行的,朱国弼此疏直指袁崇焕吊孝、阿附魏忠贤事无疑。柳河之败,系指天启五年孙承宗、马世龙为缓解自己的政治压力,在没有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强行发动的一次偷袭耀州事件,导致前军渡河的数百人阵亡,数万后队人马溃散,并且成为宁远之战的导火索。此役战后,大学士孙承宗、辽东巡抚喻安性、马世龙相继去职。唯袁崇焕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由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升为本省按察使,仍管宁前道。朱国弼说袁崇焕在柳河之败后,通过投靠魏忠贤、认其为干父,不但没有被黜职反而得以升迁。但是,王永光事后曾经说过:“至柳河之陷,无处不逃,独袁崇焕一军屹然不动。”因此,不能确定袁崇焕结交魏忠贤的时间是否就在柳河兵败之后不久。崇祯帝答复称:“朱国弼俸带即与开复,这所奏魏忠贤罪恶多端,朕已洞鉴,已有旨了。该部知道。”仅视之为一封寻常的自辩弹劾信,并没有仔细推敲疏中论及的前朝诸臣阿附魏忠贤的史事,因此也谈不上因阅及此疏而处分袁崇焕。

这样看来袁崇焕的运气不错,没有因为自己给老魏拍马屁而受到牵连,而且之后又因为他在崇祯皇帝面前吹牛而得到重用,最后还狠狠地坑了大明一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