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0042唐诗句法:春浅林烟淡,风清鸟唱柔

 文武不全 2018-01-01


 学诗有法,先明句法。句法是不虚的,是实打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一般人怎么琢磨都不明白的。

 今举一例,可例其余。

 杜甫《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wèi)减,舍此复何之?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每句前后两个意象,为因果或递进关系,意象互相融合,构成有立体感的意境。二、五字为动词或形容词,是诗家刻意锤炼之处。此种句格适合描景,为六朝人所常用。

 如陈张正见《赋得山卦名诗》“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陈后主《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诗》“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雾开楼阙近,日迥烟波长”,庾信《岁晚出横门》“冰弱浮桥没,沙虚马迹深”,庾信《对宴齐使》“林寒木皮厚,沙回雁飞低”。老杜之意境尤近江总、庾信两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乃夫子自道。古之人不余欺也。

 唐人亦多用此句格。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有一年春节,我游塔山,归来成诗一首,曰《初游》。

 杜甫是《后游》,我是《初游》。诗曰:

 塔立峰高处,桥横路尽头。

 山行如有险,索道自无忧。

 春浅林烟淡,风清鸟唱柔。

 偶然来此地,何日更重游?(春节免费,以后就没机会了)



二诗贴在一起,效果更好:

老杜[支韵]-----我的[尤韵]

寺忆曾游塔立峰高

怜再渡横路尽

江山如有待,山行如有险,

花柳自无索道自无

野润烟光薄,春浅林烟淡,

沙暄日色风清鸟唱

客愁全为减,偶然来此地,

舍此复何何日更重

 呜呼!什么自行车!

 

      记得关注彪叔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