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享年68岁)
2018-01-01 | 阅:  转:  |  分享 
  
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
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
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
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
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
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
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
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轶事典故
姜夔生平有一段情事,铭心而刻骨。他早年曾客居合肥,与
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从此与其中一位结下不解之缘,却因
白石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遂无法厮守终老。姜白石
诗中提及此一情事的,只有《送范伯讷往合肥》绝句三首,而他
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占其全部词作的四分之
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晓本事,常常责其费解,王国
维甚至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可事实上,白石用情之专
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差堪比拟。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
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先生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
出”。
14
献花(0)
+1
(本文系SC开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