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国之乱直在七国,三藩之乱曲在清廷

 金色年华554 2018-01-01

文|小河对岸

过去我们提起“七国之乱”、“三藩之乱”等等,总是委罪於“七国”、“三藩”等。但是,我们细读历史就可以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七国之乱”还是“三藩之乱”,虽系“七国”、“三藩”率先发起的战争,但论事理之曲折,显然都是曲在朝廷。

刘邦平定天下之初,各地基本上仍为战国时期的国家认同。故而,在朝廷力不能及的偏远之地(山高皇帝远),实行分封制是必然的,正如《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通“镇”)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这也是刘邦等人从秦朝灭亡过速而吸取的教训,汉初分封的同姓诸侯王,对大汉政权的稳固以及汉民族的融合与形成,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满清之三藩,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上,固然是投靠异族的汉奸。但站在事理之上,三藩之封也是他们的“功勋”所得。

而“七国之乱”、“三藩之乱”却皆因朝廷“削藩”、“撤藩”而起。单从道义上讲,这显然都属朝廷违背信义、过河拆桥之举。而绝非如某些电视剧中演义的那样“撤藩则反,不撤亦反”,而这两场动乱的“祸首”,吴王刘濞及吴三桂起兵之时,都为六十二岁。在那个时候,都已经属人生晚年了,若有反心又岂会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才扯起反旗。

显然“七国之乱”、“三藩之乱”,都是遭到朝廷的逼迫才铤而走险的,而并非素来有反心。且不论汉景帝在为皇太子时,就因博局而杀了吴国太子。汉景帝即位之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动辄以诸侯之过而肆意削减诸侯们的封地。如罚削楚国东海郡,削吴国(一共三郡)豫章郡、会稽郡,削赵国河间郡,削胶西国六县等等。《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西正月丙午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

而七国虽多,但实力却与朝廷相差太远。被认为实力最为雄厚的吴国,征发国中十四岁(吴王少子的年纪)到六十二岁(吴王濞的年纪)之间的所有壮丁,也才征发了二十馀万人。而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这也是七国之乱最终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满清三藩之乱也是如此,三藩的地盘对比清廷来说也相差太远,单从胜算上来看,起兵相抗并不明智。但撤藩则意味着,不但自己的富贵荣华失去保障,跟随自己征战半生的那些将领士卒们以鲜血换来的“酬劳”也随之泡汤了。这不仅关系到一人之富贵,而且关系到一个集团的利益。

由于秦汉以后的王朝,都是奉行集权帝制,自然也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场而评价“七国之乱”、“三藩之乱”。但“七国之乱”与“三藩之乱”的本质是朝廷与地方的矛盾,而非统一与分裂的矛盾。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有二百六十多藩,“政出各藩”,但仍为统一的国家。集权帝制之下,统治者最在意的并不是地方上的民生与经济等,而更在乎对地方的控制力。故而会以“强干弱枝”为手段,束缚地方上的发展与进步。汉朝并没有因“削藩”而更强大,却在汉武帝颁发“推恩令”、加强中央权力之后、更肆意妄为、穷兵黩武而由盛转衰。满清也更没有因废除三藩,而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国近代之落后於西方,就在於此帝制集权之害。

参考史籍:《史记》、《清史稿》、《日本史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