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园地】山东潍日高速大厚度试验段个人总结

 冷雨在飘 2018-01-01



        张斌省




山东潍日高速大厚度试验段个人总结


作者:梁东


  近期参与山东潍日高速大厚度实验段摊铺与碾压,这次实验段有几点大的方向值得多多的去实践论证:

1、整体摊铺均匀度;

2、共振;

3、过压;

4、料位;


潍日高速是我首次参与伸缩熨平板超大厚度摊铺碾压实验段,做了两次(确切说是三次。因为第二次在做过程中由于施工便道影响,没有把原计划内的工艺数据完全验证示范,最后在老总的协助下力争做完,而且完美)


1.第一次的实验段做的很不理想,机子调整还是不太到位,主要有几点,振幅,料槽,前引导板,找平油缸座,拱度,后机械仰角,反拱多空板拉的过低,螺旋挡料板皮子过短,(并不是说没调整的不细致,通过后两次的实验段才猛然清醒,是在大厚度摊铺方面的思路与着重点的认知理会不够全面科学到位,经验主义困惑过多按部就班,没有在去做深层的剖析研习,只重视关注了摊铺时的预压密实度,而忽略了整体摊铺断面的均匀度),通过这次实验段就我个人而言是真正的学习到了,也有所理会,虽然说第一次的没做好,但通过后两次的成功和观点的大转折,就大厚度摊铺而言,所学习认知到的东西绝对是物有所值的!在以往的大厚度经验总结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收获的更多,适应性变的更广,因为要求高所以学习的机会就更高更多,不严谨、没要求、不苛刻我们就很难再去突破和提升。调整时也是根据该机以前做过的几次实验段做的微调整。

2.碾压平整度不理想,取芯底部空隙率相对上半部较多,前挡料板调节板皮子过短大料滚落较多,哪天也是雨特别大,平整度差拱度调整不当有影响。但关键点还是在这次老总和公司高层们所强调注重的整体均匀度,共振,过压等一系列问题上,之后的两次实验段也更加证实了在大厚度摊铺时均匀度应是首位的,应当力争均匀度的前提之上再去提高密实度,只有均匀度一致了才有后续的整体密实度一致,也可以理解为不密实就是不均匀,只有做到横、纵、竖几个方向均匀度一致,才能够确保后续碾压的推移量一致,这才是平整度与压实后取芯质量的关键点所在。

3.如何才能够做到整体均匀度一致统一?料位的控制最关键。因素有:共振,料位器,料槽的宽度,螺旋的高度,叶片的合理安装排序,两端头卸料口处叶片的排序,尤其是大厚度摊铺门勾的运用,和料车的指挥配合,刮板的掌控,因为我进公司头一年培训的内容就是这些,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在总结,我们的机长队伍里我坚信都能够做好,料位调整在此我说一下个人观点,若有不对请多多指教。

4.大厚度摊铺时料位调整,在没有横坡的情况下刮板与螺旋的料位匹配是一致的,有影响的话也只是底基层平整度不达标,可根据实际工况做小微调整,有横坡时刮板螺旋左右调整时区别就较大,下坡口物料是沿螺旋布料方向顺着走所以下坡口易产生离析,上坡口的物料是沿螺旋布料方向推着走物料滚落相对就少不易产生离析,在调整刮板料位时,因为料槽已经拓到最宽,料槽内储存完全满足螺旋给熨平底部的输送量,刮板口的料位调整到,物料已输送到刮板卸料口就能被螺旋匀速的布料输送,因为是拓宽料槽可以留意观察刮板输出料位的高低,与熨平挡料板前的已堆积料位不要形成夹角二次堆积,刮板料位器过高,超满埋时齿轮箱体两侧与熨平前挡料板夹角处的料位就会形成夹角,这是由于螺旋输料的运动状态,让原本夹角处的静止堆积料,因料位过高形成夹角使夹角处的大料一直在向外顺着螺旋布料方向滚落,滚落的大料靠后侧而且形成夹角,螺旋二次搅拌的作用力就发挥不了,这样的料位随着输料往外的运行料位也逐步变低,当遇到一个小的空间时就让大料形成集中性堆积,在料位变低的地方集中滚落堆积,螺旋底部的输料一致持续稳定,这块形成的大料集中带就会效应在表面,使尤其是下破口,料位太过满埋这时熨平挡料板前的过多堆积大料一直在表面由内向外运动稍微有一小的过度这是表面的大料就会集中在这块,形成不了二次有力搅拌。下坡口料位堆积过高就会让大料和刮板输出料位在齿轮箱外第二,三个叶片处形成夹角产生堆积,这个位置滚落的大料完全没有让螺旋充分的二次搅拌,所以就会随着熨平振到一直延续着在表面形成纵向表面大料带,上坡口因为物料是推着往上走所以刮板料位适量放高,但也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就会出现和下破口一样的离析带,纵向表面大料在480叶片和420叶片的地方显现较明显,或者是在料位逐步变低的位置,把料位器调整匹配到刮板的输出料位在齿轮箱两侧的螺旋输出料位刚满埋,又不过多的堆积,螺旋输料槽内的料位由内向外熨平前挡料板的储备料位一致均匀稳定,刮板给于螺旋的正常输出料位与和熨平挡料板前的储存料位不形成堆积夹角,螺旋一直处于连续稳定的布料状态,就不会引起大料的滚落形成大料离析带,把螺旋在料槽内的二次搅拌发挥到了极致,均匀度和螺旋给熨平底部的输料一致平稳连续,即便合料斗或者料车没有倒正所造成的一些局部大料滚落,这样的料位匹配也能把输出的滚落大料在螺旋料槽内有效的分解搅拌,只要确保刮板不拉空不断料,摊铺断面的纵向大料离析带就不会出现,摊铺面整体均匀度与表面光洁度,就会有效的提升,只是根据摊铺速度做统一小小小的微调整。

5.共振!第一次碰到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但是对关系效应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待透彻了在做进一步总结,第一次实验段振捣频率在28hz,振动调整到似转非转时但两端边部的密实度还是比中间高好多,摊铺速度也制约的提不起来,摊铺速度1.2米左右,但后两次实验段振捣频率19hz,振动12hz,整体摊铺断面密实度一致,摊铺速度1.5米,因为料车跟不上,边部密实度过高和多孔板拉的高低也是有影响,死板机和伸缩机拉的孔位高低也有不同,一切都得已摊铺面去做调整,因地制宜!

6.过压,以往都是关注表面,但真的还没有去研习过底部的过压因素和影响,这次在老总与公司高层亲自在实验段中一边现场示范一边细微讲解要点原理,在认知到了均匀度,共振,过压等一些以前所认知不到的节点后,现场调整了几套碾压的新工艺,平整度和压实度检测与之前做的实验段也都有提升,在潍日大厚度实验段中的所学与思路的转折点一切待取芯后,两次的芯样数据就是一个活教材值得去努力与学习,理会的也就更熟悉更自信!


第二次摊铺机调整状况:

螺旋高度后墙板留一个孔位650,熨平板拱度负0.5左右,反向叶片一组半,一级螺旋轴360,420,480叶片10个,后续420,二级轴由第四片叶片开始装大花式,【可根据摊铺面和材料去做调整,带伸缩熨平板的机子在伸缩熨平重叠部位装花式可避免重叠段密实度过高】

 后机械仰角550,主振7,负振11,伸缩熨平段振幅未做调整,螺旋料槽宽度720,前引导板上调一个孔位,找平油缸座提到高位,多孔板调整安装在座子中位,反拱拉绳紧贴着座子下方多孔板的孔位安装,  前挡料板安装公司大厚度 加长皮子离地面3cm 左右,螺旋端部卸料口皮子调整到全封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