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十一讲答疑

 之初112 2018-01-01
比如说我们吃了药我们排异排不出去,七八天不大便怎么办哪?难受哇,日晡潮热,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不认识人了都,怎么办哪?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是什么呀?你没病吃一回你看什么样儿,到了胃里就吐出来啦,等有病啊,他不吐,你说怪不怪?他就不吐,他闻着这个药啊,好闻。你也许不知道,你记着今天我这个话,这话我不是胡说。
为什么要有辨证法呀?我们从这儿开始谈这个问题。辨证法就是认识病,认识疾病的一种方法,这个认识这两个字里头啊,包括着这是哪里来的病,什么原因,在哪这个病,是个什么性质的病,这个病要上哪里去,我怎么治,这是辨证法的内容。
没有真正懂得六经辨证,这是其一;其二是各人根据各人的习惯,立说,建一家之言。吴鞠通建的三焦辨证,他在实际的临床当中看到的,肺,就是表,他这个上焦啊,包含着一个表,如果出现突然逆转,就是心,那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他是这么分的,还是没离开病位呀。
因为这个温病啊它没有阴性的,都是阳性的,阳性这性质甭说,都是热病,因为它叫温病嘛。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是病位。但是病势呢?不同啦,有需要透表的、有需要清火的、有需要滋阴的、生津的等等,这是他建三焦辨证的根据。没有一个脱离开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这几个东西是我解释伤寒六经辨证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理论。
我这个说法是似是而非,原来更简单,就是一个外源性疾病,一个内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都是阳性的,内源性疾病都是阴性的。还是一个病因,一个病性。再说病位,病位呀,不是脏腑,是系统,现在我们才明白了。
他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的本能,医生不过是帮助本能的。”这是希波克拉底在两千四百年前说的。
中国人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当然,人与人的和谐里头包括家庭、师友、社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人和宇宙万物是个相互依赖而生存的、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终始嗣续而永恒的这么一个关系。在汉代已经出现了一个方法系统,本能方法系统。
本能方法系统是什么?
汗、吐、下、和,这是《伤寒杂病论》上的一个系统,方法系统。
汗法,用出汗的方法治病;吐法,用呕吐的方法治病;下法,用通大便利小便的方法治病;和法,用自主调节的方法治病。
生命的自然过程是本能活动过程,本能系统活动是生命的本质,是保护生命、完善生命的能力,医学一定是帮助生命本能的科学”。
生命是什么呀?就是本能活动的本质,不是现象,本能活动的本质是生命,它是保护生命的,是完善生命的能力。这我谈到医学,医学一定是,那就是绝对是帮助生命本能的科学。
你推翻《道德经》我看看,你推翻《易经》我看看,《本能论》你也推不翻。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大自然的规律,那怎么能推翻呢?它不是技术,今天一个新招,明天又一个新招。张仲景用汗、吐、下治病,到今天还是那么灵,你推得翻吗?


我说:“生命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了他无比神奇的能。”因为这样,是在一个生命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他的一个无比神奇的能系统,一个能系统,这个能系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你要是如果是研究军事的,这个生命能系统能让你成为一个最杰出的军事家,你对战争的能力一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今天我是用这个智慧解读的生命,解读了一部系统医学,这个系统医学就有这个能力。“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军事的,这个生命能系统能让你成为一个最杰出的军事家,你对战争的能力一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今天我是用这个智慧解读的生命,解读了一部系统医学,这个系统医学就有这个能力。“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军事家,我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这是中国的医学家。

在当时不行,你会治传染病,你必须得会治杂病,你必须还得会针灸,要不然你不算个医生。

伤寒论》对于热病,比如说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全身发热,出汗,怎么体现这个思想?用一句话“保津液”,热病有一分津液,不死,要保,保持他的津液,只要这个人的津液不丧失尽了,不死。温病,温病学,我说《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不管是《疫疹一得》,还是任何一个讲温病的书,一个原则,温病因为消耗津液,也是要注意保津。
还有一个病,阴性病,就是伤寒的少阴病、太阴病,他说:“阴病,伤阳”,有一分阳气不死,他要注意养阳。谁说啦?反对《内经》啦?你自不懂,罢了!你要是懂,你不会提这个问题问我。《伤寒论》也好,《温病条辨》也好,和《内经》完全是一致的,它的核心,它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不是方法的一致、不是现象的一致,尤其不是线性思维的一致。
这个养,怎么算养,涵养。第一个不要让他丧失,对不对?第二个是保护他,保护他的阳气。第三个,给药的时候,是助阳,完啦。附子汤,助阳,附子汤,知道不?真武汤,知道不?都是通阳的、补阳的,还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都是养阳的。

一个大承气汤发烧了十几天,天天一到下午就发烧,眼睁不开,也不认识人,胡说八道、谵言妄语、循衣摸床,不是脑症状吗?六七天上至十余日不大便,腹硬满而疼,多么严重啊,说死就死啦。

老庄代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孔孟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张仲景代表的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文化。
本能论本身不是医学,他不是医学,他衍生出来的一个医学,那是系统医学。
在这个方法系统里头有:脉象、舌象、体象、声象、色象、物象、意象,发展了过去的四诊,他把脉象看成是这七个现象其中的一个,看到的这个现象,比如说:脉弦细,弦细,这是个脉象,这是个现象,我们要进行系统思维,这个脉弦、细,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什么?这其中我们要了解,这个血管,桡骨,这儿这个血管,代表着一个血管系统的现象,弦、细,现在我是说这个象啊,弦细,或者是浮、数,或者是浮、缓,或者是紧,或者是迟等等。不管哪个现象,我们必须去研究它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我说弦,哪个脉象后头也有一个研究他本质是什么?弦细是什么?是主宰这个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的,那个信息系统,那个信息系统处理的一个结果。他怎么处理成这样?是个什么信息?他把它处理成这样?就说这个血管呀,在长时间失去了调节能力,有时候它要舒张,有时候它要收缩,它根据这个用血的血量,和体温的调节,它失掉这个能力啦,老处于一种收缩,这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啊?知道这个系统的调节能力发生障碍啦!他发生障碍啦,你就知道有好多地方都在发生障碍啦,记住这一点。
再看其它的信息,反映的一些现象,舌象,我们一看舌上白苔,没有津液,一看,津液不足,津液分泌的是粘稠唾液,粘蛋白粘在舌头上,一看白苔,分泌障碍,你一看舌大齿痕,水代谢障碍,循环也不好,这不是得到一些信息啦。

什么叫经方派?这个经方派特点是什么?在《汉书艺文志》上,有看过这个书的,知道中国这个文化,有一个经方、房中、神仙,有这么几个体系。
经方是在汉代,张仲景以前,有一些方剂都是药方子,大家学这个药方子,来给人治病,那么这个方法我说,可以说呀,这是中医在经验医学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一个路,就是经方。等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把《伤寒杂病论》的方子也列入经方,那就说在后世,守《伤寒杂病论》的这个流派,叫经方派。

干嘛呀?来个经方派?是因为相对的有一个温热派,就是指的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余师愚,这一群医学家,他们呢用另一种方子,你看看他们的方子你就明白啦。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经方派,也叫经典派,一个叫温热派,也叫时方派,形成了两个流派。
这两个流派现在,用本能系统的观念看,其实是一个,何必要分你我呀。这个温热派呀,只是发展了《伤寒杂病论》的方法系统,它把方法系统发展了一点,其实它并没有说别的,它那是六经辨证,你那三焦辨证,营卫气血辨证,没有区别,你都是说你这个方子怎么用,你没讲出什么道理来。这是今天我们看经方、时方,伤寒、温病,尽管你们分这两个流派分了,四百年吧,差不多,我不太注意医学史,大概四百年左右。
这四百年左右都是因为时方不了解经方,经方也不了解时方,各立门户,其实是一家,一个祖宗。
你看,我给你举个例子,在《伤寒论》上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说承气汤,到了《温病条辨》上吴鞠通弄的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这不是发展了他的方法系统吗?干嘛非得自立门户。

说系统医学和系统思维是个什么概念?
系统医学就发生在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就是系统医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核心,就是系统思维,因为这个系统思维是一个思维方式,听明白了吗?他那个核心就是系统思维方式。如果说什么是系统思维?我们今天为了区别与于西方在管理学上的一般性系统理论,区别于他的我们的系统思维就是五行思维,就这么个概念吧。

孙思邈对《伤寒论》做了一些注解,《千金方》吧,然后他问你是怎么评价?
孙思邈啊,他是注解《伤寒论》,可能他是最早的,真正注解《伤寒论》,或者说整理《伤寒论》的。
最早是成无己,是成无己,之后代有其人,注解《伤寒论》。说评价,我对任何一位都没有很高的评价,不是我目中无人,因为都没有说出六经到底是什么来,哪个也没说出来,大部分人都是给六经找个出处。

概括地说,一,伤寒六经是热病论六经,这是一个,它对不上啊,它错误百出啊。第二个是用经络学说,经络,十二经,用传足不传手来说,来注解伤寒六经,错误,张冠李戴。再一个用运气学说的六经来解释六经,又一个错误,还是张冠李戴。怎么评价呀?小地方见仁见智的都有,大处都没有,包括几位日本朋友,也注解过《伤寒论》,汤本求真知道吗?有一部《皇汉医学》,丹波元简还有一个小丹波,都注解过《伤寒论》,我都看过,没有一个真正地说明了伤寒六经是什么。
到我这一代,我提出来了一个问题,我说伤寒六经谁也不是,是他自己,我要从他自身的矛盾当中,来认识他,来认识伤寒六经,我出来了一个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来解释伤寒六经,我仍然没有说到要害,我只是离开了那个旧窝,跳出这个《伤寒论》一千年以来那个旧窝,我跳出来了,我也没把伤寒六经说个水落石出。

一直等到二十年后,七十岁以后,我才知道是一个本能方法系统,我才出来一个《本能系统论》。

这伤寒六经才知道,可是我在二十年以前,我就补上厥阴篇了,因为我跳出旧坑来啦。我用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来补上厥阴篇,我还觉得蛮不错,后来我才知道我是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