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如何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鉴于冬春季心绞痛、心梗高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和积极的应对策略对减少发病、维持病情稳定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预防保健方法供读者参考。 防寒保暖 冬春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空气刺激可以使冠脉血管突然收缩,诱发冠脉痉挛或心绞痛,使心绞痛、心梗复发或加重。建议心绞痛患者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要注意头部、前胸后背及脚这些部位的保暖。 起居和生活规律 保持一种规律、稳定的起居和生活习惯,对减少心绞痛、心梗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每天定时睡觉和起床,尽量能保证7个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早上醒后起床不要过早过猛,等“醒透”再起床;最好在早上太阳升起后再出门锻炼;每顿饭不要吃得过饱,以六七分饱为佳;晚饭后不要马上入睡,最好在餐后3小时左右再就寝,以免发生心源性猝死或心血管意外;冬天洗澡时水温不要过高过热,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每次洗澡不超过20分钟,且洗澡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和保暖;另外还要注意做家务时避免过度劳累,要做到劳逸结合。 合理膳食及饮食清淡 冬春季里心绞痛、心梗患者更应尽量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也不要进补太多高热量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等食材,少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科学的饮食方法是清淡低盐。冬春季由于空气干燥,患者还要注意多喝温开水,防止血液黏稠而加重心绞痛或导致心梗,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严格戒烟和限酒,对维持心绞痛和心梗患者的病情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锻炼并控制体重 虽然是数九寒天,但心绞痛、心梗患者也应该坚持锻炼身体,但要注意不可以过度锻炼,以免心肌耗氧量剧增而诱发心绞痛,或导致心肌梗死及猝死。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地进行锻炼。提倡在中午或下午阳光充足且气温较高时再到户外运动,而且要选择空气清新并且没有急速风的地方。运动方式建议以进行有氧活动为宜,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 乐观豁达,保持心理平衡 冬春季里,由于阴冷天气和风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比较多,心绞痛、心梗患者的负面情绪也比较多地显现了出来,比如情绪不稳、暴躁易怒、焦虑抑郁等等。过分激动的情绪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冠脉痉挛、心率加快等而导致心血管事件频发。因此心绞痛、心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稳定的情绪和良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规律用药 冬春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上午6~9点,更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段,也是服药的最佳时段。心绞痛、心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范、规律用药,治疗要达标。在日常服药期间,患者切不可擅自增减药物或盲目停药,以免引起病情反复、血压血糖等波动。另外心绞痛、心梗患者在冬春季外出时,还应随身携带好日常服用的必备药物及“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以预防心绞痛、心梗突发事件的出现。 定期体检和复诊 进入冬春季后,建议心绞痛、心梗患者一定不要等心绞痛反复发作了或病情非常严重时才去医院就诊,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做好相关的体检和监测,如定期检测自己的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是否正常,定期到医院复诊,并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近期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吸烟、饮酒、肥胖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等。 心绞痛持续发作的应急处理 心绞痛持续发作和突发心梗都是临床的急症、危症和重症,故治疗及抢救都必须争分夺秒,稍有拖延就会失去最佳的救治机会,并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心绞痛、心梗患者要自学一点儿基本的心脏病急救常识,以便遇到心绞痛持续发作和面对急性心梗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做到积极自救。具体的简要自救流程是:首先是不要惊慌,保持头脑冷静;自己大致判断一下是否为心绞痛或心梗发生;尽快拨打120等急救电话并通知家人;保持坐位不要躺下;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若心绞痛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1片;同时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3片);准备好相关病历资料和医保凭证,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高焱莎,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