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亳针刺法 细目一 针刺准备 体位 体位的选择,应以有利于准确定取腧穴、便于针灸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留针而 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穴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 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应根据针刺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体位,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应注意选取能用一种体位完成针刺治疗的处方腧穴。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或晕针;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和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俯卧位。
细目二 进针方法
常川的双手进针法有4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刺手持针,紧靠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是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立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细目三 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3种。 1.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 也称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约15°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细目四 行针与得气 (一)行针的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主要有提插法、捻转法两种。 1.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一般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二)得气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1.概念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等两方面加以判断。当针刺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可出现局部的热、凉、痒、痛、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动瞤、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则患者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标幽赋》)是对得气与否所做的形象描述。 2.临床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与否的依据,是施行守气、行气和补泻手法的基础,得气与否、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柩·九针十二原》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表明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得气迅速时,临床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难以取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若初诊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金针赋》所谓“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即为此意。但也应当注意,得气的强弱也须因人因病而异,如一般体弱者得气宜弱,健壮者得气宜强;痹证者宜针感强些,面肌痉挛宜针感弱些。
细目五 针刺补泻 1.捻转补泻 (1)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2)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泄 (1)补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2)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3.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
细目六 针刺异常情况与注意事项
(一)晕针的表现、处理与预防 晕针是在针刺治疗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1.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甚则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2.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3.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安抚,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和恐惧,同时选择舒适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在进食、休息、饮水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针刺注意事项 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于紧张者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年老体弱、针刺耐受程度差、初次针刺者,应使用卧位针刺,且不宜强刺激。 (3)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应慎刺。 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 (1)妊娠妇女: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此外,怀孕期需要针刺治疗者,应注意精简针刺穴位、不宜使用强刺激手法。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则应慎用针刺。 (2)小儿: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项部的腧穴一般不宜针刺。对于不能合作的小儿,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 (1)颈项部位腧穴:针刺颈部的天突穴时,应注意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避免刺伤气管、主动脉弓,针刺入迎穴要使用押手拨开颈总动脉、缓慢进针。针刺项部的风府、哑门等腧穴,要注意掌握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以免刺伤延髓。 (2)眼区腧穴:针刺眼区的睛明、承泣、上明、球后等腧穴,应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缓慢进针,仔细体察针下感觉,避免使用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出针时动作轻柔,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止或减少出血。 (3)胸胁、腰背部位腧穴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对此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腹部腧穴:上腹部近胸部的腧穴不宜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刺伤胃、肝或心脏。针刺下腹部腧穴时,应了解患者膀胱充盈状况,如有尿潴留时要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避免误伤膀胱。对于妇女,应注意询问其怀孕情况。 4.不宜针刺的疾病 (1)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