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传统玉石遇上民间大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大山图文书馆 2018-01-01

一说到古玉戚,美玉就想起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神面纹玉戚!说到神面纹玉戚,它是1964在黎城县发掘的文物。这件玉戚的表面为线刻,一侧为神人半侧面头像,头戴冠饰,披拂长发,眼眉清晰可辨;另一侧为一方形台座上置神人冠饰形象,神秘威严。最有意思的是,听说从不同角度看上去,还会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神面纹玉戚:高20.6厘米,宽13.1厘米,厚0.4厘米▼

这件古玉戚,至今已经50多年,是什么把它又再次唤醒,出现在众人面前呢?原来,是一个名为王勇的小伙子无意中在爷爷那发现了神面纹玉戚的照片,引发了他的好奇心,于是用了两年多的时候研究神面纹玉戚的相关资料,后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用绣纹的方式,结合现代的小物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神面纹玉戚!

王勇以神面纹玉戚为设计元素的手机套▼

不得不说,这份要把古玉戚文化传承下去的创意以及决心,令美玉十分敬佩!除了这个小伙子,还有很多小伙伴也是有想法的创意,把不同的古玉珠宝与现代的风格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把这些带有文化色彩的物体重新展现出来!

中国玉石文化的特性结合传统民间艺术设计

玉雕大师邱启敬从小开始学习寿山石雕,后来投入到雕塑艺术的创造中,后来发渐渐发现,玉石与当代艺术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甚至有很多想通的因素在里面。于是,决定重回玉雕界,设计了以下作品!,大家可以感受下~

2005年作品:《尘世深处》▼

2012年作品:《涅磐. 火焰》▼

以黄龙玉为材料:《梦魇》▼

中国玉石文化与传统哲学结合:《死亡的诞生》▼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涅槃·水滴》▼

只要你敢想,一切皆有可能

美玉发现,其实很多中国设计师,在大胆地创造设计的时候,会更多的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元素在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上海维密秀、玉雕大师的创作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创意十足的小伙伴,例如下面这些:

平洲玉雕师陈义作品:《果王果后》

够不够接地气!▼

要是不够,再来一盘四会玉雕师廖锦文的《茶油鸡》▼

玉雕师陈义还把日常的穿戴结合起来

《和谐》▼

是不是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哪怕是废料也能巧妙地设计起来,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再一次演绎出来。美玉是真心佩服这些设计师,除了心灵手巧,更多的是对玉石材料更方面有所研究,还要根据原料的形状以及特征去雕琢,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玉石的传承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更广义的传承是在于跨界跨时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