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让人感受到神奇,不是吗? 对法国电影稍有了解的朋友大概会听说过阿涅斯·瓦尔达这个名字,她被称为新浪潮的祖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和当时的一群年轻人一起,创造了一段名垂青史的电影革新。 当然,要是真不了解也没关系,她现在已经是一位88岁高龄的、可爱的老奶奶了,但她的蘑菇头发型却几十年来从没有改变过。 JR是一名法国的摄影师,用瓦尔达的话来说,就是很像年轻时候的戈达尔,他们都喜欢戴一副黑色墨镜,而且从来不愿意摘下来。 那年她为戈达尔和他当时的未婚妻安娜·卡里娜拍摄了一部短片,就叫做《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当时她33岁,正好JR今年也33岁。 之前他们看过对方的作品,比如瓦尔达很欣赏JR拍摄的古巴,JR也对多年前的那部《五点至七点的克莱奥》记忆犹新,但双方并没有真的认识。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或许在某个车站或者咖啡店擦肩而过,但都没有正式打过照面。 JR先跨出了这一步,他去到瓦尔达居住的街道,为她拍摄了一组照片。而瓦尔达也很快来到了他的工作室回访,并决定:“我们一起拍一部电影吧,那一定很有趣。” 于是他们开着一辆大卡车上路了,随即就有了这部电影,《脸庞,村庄》。 这是一部美好温馨的片子,既有美丽的法国乡村风光,也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其实它也记录了一个由瓦尔达和JR共同合作的拍摄项目,一出资源就已经在豆瓣拿到了9.2的高分。 瓦尔达喜欢偶然性,喜欢偶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而JR喜欢到处走走逛逛的感觉,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寻找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 于是他们决定要在当下捕捉这一切。他们一路上拍摄了很多人,很多肖像,并将其中的一些即时打印出来,张贴在房子上。 按照法国哲学家的说法,人的脸,本身就蕴含着时间的秘密和感染力。你凝视着一个人的面庞,很自然地就能洞悉到他的经历,他的内心。 在一座已经被废置的矿工宿舍里,让·尼娜这里的最后一个居民。她从小住在这里,几十年了,舍不得搬家,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记忆。 她的父亲跟这里很多人一样,曾经都是矿工,长期在井下工作,在那个年代经历了难以想象的一切。为了重拾这些记忆,瓦尔达和JR收集了很多以前矿工的明信片,将它们打印出来,作为对过往的致敬。 同时他们也将尼娜的照片印在了她的家门口。尼娜站在自己的屋子前,有点想哭,却又哭不出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时间自然会说明一切。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将自己的脸被路人观摩,比如原本在咖啡店工作的娜特莉。当她的肖像变成了景点之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拍照,她现在变成了村子里的名人。 内向的她觉得有些困扰,不过她的孩子们却很开心,因为在他们眼中,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这天瓦尔达和JR的卡车来到了皮鲁,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的小镇。这里有一座建了一半的村落,没有建成,被废弃了。 他们想要尝试着,让这个地方重新热闹起来。 “这是一个拍照的节日,也是一个野餐聚会。” “用我们的脸庞,我们的力量,哪怕只是一天的时间。” 于是很多人都来了,邻居,好奇的人,皮鲁海滩的居民,周围村庄的居民,还有一些路人,一个爱笑的女孩,一个摄影师,还有一个邮递员。 本来残破的房子,被各种各样的脸覆盖。有人张大着一张嘴,有人眯着眼睛,更多人带着甜美的笑容。当人重新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有了生命力。 “艺术就是让人感受到神奇,不是吗?” 村里的邮递员跟瓦尔达奶奶已经认识二十年了。有一天瓦尔达收到了他送给她的一幅画,之前她都不知道他会画画。上面画着一个邮递员,和一个个子小小的女人。 这个女人自然就是瓦尔达啦。作为回应,她也将他的肖像印在了街道上,让他永远跟这个地方连结在一起。 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两人偶遇了波尼。他已经七十五岁了,来年四月就是七十六岁。他脸上布满了褶皱,但是眼神仍然深邃矍铄,他拍照的时候十足是个酷老头。 当然是事实上也是,他从来没有上过班,即使现在只能拿最少的退休工资,他也毫不在乎,因为他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那里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小的梦幻城堡,所有东西都是他亲手设计和制作的,他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他还用七百多颗啤酒瓶盖做了一只挂钟,它还能走。 “这里很舒服,不是吗?我们可以在这里做点什么,很自在。” “我出生在一颗星星的呵护下,我的月亮母亲给予我清凉,我的太阳父亲给予我热量,还有宇宙给我居所,你能想到吗,我有多么大的生活空间啊。” 奶酪工厂的饲养员使用机器给山羊挤奶,山羊们也习惯了这样。而且为了避免它们打架影响产量,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它们的角就已经被割掉了。 但旁边村庄里的老奶奶却从来不这样做,她在附近的山坡上给小羊们找了一片专属的土地,在那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活动,跳木桩和奔跑,那是它们的游乐场。 “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有角的山羊,”她说,对此好像也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和合理的解释,只是觉得如果我们尊重自然的话,就应该保持它们完整的样子。 “它们有角就应该给它们留着,它们是会打架,可人类也会打架呀,所以…” 回过头来想想,其实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不正像习惯了被机器挤奶的、被割掉了角的山羊吗?我们每天为了产出利润而生活,却几乎忘了跳木桩和奔跑才是我们的本能。 不过,幸好这里还有波尼老爷爷和仍然坚持手工作业的牧羊奶奶,让我们知道,原来生命可以是这样安静平和的。 不必要依赖机器,不必要被现代社会的规范所束缚,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照样可以活出自己本来的模样。 很多人都梦想着,要在一个充满阳光,风景如画的地方生活,但到头来很多人也都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 瓦尔达奶奶说:“每次相遇对我来说,都是最后一次。”JR却说,“你可以像猫一样,随时再重新跳跃起来。” 最后他们去拜访了奶奶的多年好友,让-吕克·戈达尔的家,在位于瑞士的西部法语区沃州的一个小镇上。 “他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一个很孤独的哲学家。他创造了电影,以独特的方式改变了电影。”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现在的电影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戈达尔跟瓦尔达曾经并肩作战,打造了一个黄金时代。但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站在门口她有些忐忑,好像预料到这个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一样。 果然戈达尔并没有打开门迎接他们,而是在门口留下了一条秘密信息:“在杜阿纳纳镇,走近蓝色海岸。” “杜阿纳纳”是巴黎蒙帕纳斯大道上一家小餐馆的名字,同时也是瓦尔达的丈夫,导演雅克·德米在去世的时候写下的一句话。而“走近蓝色海岸”则是瓦尔达一部电影的名字。戈达尔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友的想念。 片尾,瓦尔达奶奶坐在湖边,怀着复杂的心情回想起了往事。 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我们难以想象,电影史要是缺少了这两位大神,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如今,他们都白发苍苍,还依然为艺术贡献着自己的生命。 或许年轻一辈的影迷对他们知之甚少,认为他们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如梵高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