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味药小方,你值得拥有(更新版)

 杜子桐 2018-01-02

 

按:上次整理两味药小方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任务,要把三味药小方尤其是三味药的经方和常用时方整理一下,与大家一起学习。真没想到这个坑真不小,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简直太辛苦。虽然没有太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可以当做一个小小的资料库了。不时拿出来温习,熟记于心,临证处方才能信手拈来。另外,萌大斗胆给一些方剂写了按语,都是些不成熟但是很真实的想法和思考。当然,即使是想法和思考,也不全是我自个的,里面包含了许多医家的经验和看法。明眼人一看便知。总而言之,学习是我整理此文的初衷。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便利。


2018年再整理,感觉还是有收获。增补了一些方剂,一起学习。

---------------------------------------

三味药的经方


1、小陷胸汤:黄连 半夏 瓜蒌,主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2、大陷胸汤:大黄 甘遂 芒硝,主治心下结硬、满痛拒按而烦躁者。

小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主治阳明病、大便硬而无潮热者。(按:注意是大便硬,不一定是大便不通,大便溏、粘滞不爽也有应用的机会)

 

3、调胃承气汤:大黄 甘草 芒硝,主治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按:作为攻下能力最强的承气汤,腹证和热证俱盛,绝不是“缓下热结此方好”)

 

4、大黄附子汤:大黄 细辛 附子,“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胡希恕先生解读为主治“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疼痛者。”

 

5、三黄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千金要方》载“心气不定”可取。

 

6、茵陈蒿汤:茵陈 栀子 大黄,主治阳黄见大便干、小便黄少者。“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7、三物备急丸:大黄 干姜 巴豆,主治心腹诸暴百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

 

8、三物白散:桔梗 巴豆 贝母,主治胸满胸痛咽痛咳唾脓浊而属寒实证者。

 

9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心附子汤主之。”(按:吴老师曾多次问我,这句话见于什么病?百思不得其解。)

 

10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11茯苓杏仁甘草汤:“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12、橘枳姜汤:橘皮,枳实,生姜,条文同茯苓杏仁甘草汤。短气胸闷不明显,属茯苓杏仁甘草汤。气塞胸闷明显,宜橘枳姜汤。可择用,也可合用。可由胃病引起,亦可由心肺病引起。

 

13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主治胸闷、胸背痛、短气或喘息者。

 

14、苦酒汤 半夏 苦酒(醋) 鸡子去黄,“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神农本草经说半夏主“咽喉肿痛”。现在逐渐被人忽视了。

 

15、半夏散 半夏 桂枝 甘草,“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多见于慢性咽炎阴证,清热解毒药经久不愈甚或加重者。

 

16、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主治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者。

白通汤:附子,葱白,干姜,“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按:条文很简单,理解有难度。对葱一物“通阳”作用不大理解,但我们知道葱豉汤是治疗风寒外感的解表方,葱白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想必大家都有体会,由此来看,白通汤是不是和桂枝加附子汤稍有类似,是虚人外感的针对方呢?附子干姜针温里虚寒,葱白解表寒。有争议。)

 

17、三物黄芩汤 黄芩 苦参 地黄,主治里热血热见心烦、手足心热者。

 

18、栀子甘草豉汤:栀子汤证而少气者。

 

19、栀子生姜汤:栀子豉汤证而呕者。

 

20、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是不是和“胃不和卧不安”有点关系?是不是可以治疗失眠?答案是肯定的。)

 

21枳实栀子豉汤:栀子豉汤证而心下胀满者。

 

22薏苡附子败酱散:“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集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按:慢性阑尾炎常用方。又有“其身甲错”的描述,故见有医家用于湿疹、皮炎等皮肤病而获成功的报道。)

 

23、滑石代赭汤 滑石 代赭石 百合 主治百合病有虚热而便溏者。(按:神农本草经里讲滑石,主“肠澼下利”却没有说利小便。)

 

24、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主治枳实芍药散有脓肿者。(按:桔梗有排脓的作用,肺痈“正方”桔梗汤便是。芍药具有解痉的作用,枳实具有宽胸理气止咳的作用,与桔梗配伍,是不是和西药阿斯美、沐舒坦的止咳、平喘、排痰原理类似?不见得正确,开开脑洞而已,哈。)

 

25、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茯苓

主治小半夏汤证又见心悸头晕者。“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26、大半夏汤:半夏 人参 白蜜,“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外台秘要》说此方治“呕,心下痞硬者。”当为虚人呕吐。

 

27当归贝母苦参丸:“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按:小便灼痛、淋漓者可用。有医家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开拓思路。)

 

28干姜人参半夏丸:“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呕吐甚而心下痞硬者。(按:半夏为妊娠呕吐之良药,从中可以管窥。也可以看出后世畏惧半夏如虎狼,孕妇禁用,无异于自缚手脚。笔者用桂枝汤加半夏15克,治疗一位妊娠呕吐患者,效果不错,也没见有动胎迹象。也曾读到有用生半夏30克治疗剧烈妊娠呕吐几十例者,未见不良反应。到底怎么样,还得多摸索。)

 

29、甘麦大枣汤:甘草,大枣,小麦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按:脏躁病主方,但一般不单用,合用的多。不学中医的也知道。更年期妇女常用。)

 

30、桃花汤:干姜 粳米 赤石脂,“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虚寒久利,或见脓血者。

 

31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中绞痛,当归生姜羊肉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食补方,病后恢复期或慢性病虚寒腹痛可选。

 

32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汤证见里虚寒证者。

 

33、旋覆花汤 旋复花 葱 新绛,“肝着,其人常遇到起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按:至今没见有人用过,了解一下旋复花吧,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为温中下气药。什么“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是谁的名言来着?)

 

34、柏叶汤 柏叶 干姜 艾叶“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按:原文太简略,只能以药测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吐衄下血,证属虚寒者,可适当选用。属于热证者,三黄泻心汤主之。)

 

35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症状描述,非常像心绞痛,但恐怕应用机会不多。慢性期可参用。此方和橘枳姜汤只有一药之差,作用重点病位,由胃转至心。)

 

36、猪苓散 猪苓 茯苓 白术,“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予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主治呕渴而小便不利者。


37、下瘀血汤:大黄 桃仁 蟅虫,“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刺猬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38、大黄甘遂汤:大黄 甘遂 阿胶,“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39、栀子柏皮汤 栀子,黄柏,甘草。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栀子柏皮汤主之。清热利湿之功,黄煌老师和猪苓汤合方,命名为“清热利湿汤”。

 

三味药时方:

 

40、三拗汤,麻黄汤去桂枝。主治麻黄汤证骨节疼痛不明显者。表寒实证之咳喘。(提问:桂枝在麻黄汤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41、生脉饮:人参 麦冬 五味子,主治气阴两虚证。(按:心脏病的基础用方,常合用。心脏病患者,单纯气阴两虚的比价少见,动不动就阴阳两虚,且多以阳虚为主。我的老师多次强调,很多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衰,不用人参是不行滴。另外从急诊科老师处听来的经验,生脉注射液有升压作用,量要大一些。)

 

42、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按:理气活血止痛,常用于胸痛、胃脘痛。焦树德老中医治疗胃病的家传秘方四合汤中的一合,就是丹参饮是也。其余的三合:百合乌药汤、良附丸、失笑散。)

 

43、碧玉散:甘草 滑石 青黛,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按:啥是暑湿证?暑天的湿证?和湿热证有啥差别吗?甘草滑石就是清热利湿的六一散,下焦湿热尤其是膀胱湿热所致小便赤涩淋痛多用,小便正常从小便导热邪而出也可以用。和暑天有关系,但不绝对,不是暑天应该也可以用,除非承认暑天只有热证,没有寒证。青黛入肝经,泻肝火。黛蛤散。)

 

44、鸡鸣散:甘草 滑石 薄荷

 

45、三子养亲汤:苏子 莱菔子 白芥子。祛痰、平喘、镇咳、消食。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按:病在消化道,合二陈、平胃、保和之类,病在呼吸道,合三拗、华盖、青龙之属。)

 

46、封髓丹 黄柏 砂仁 甘草。(按:泻相火,口溃常用方。火神们说此方很神。至今还没体会到。)

 

47、滋肾通关丸:黄柏 知母 肉桂。李东垣爷爷的方子,主治“热在下焦血分,小便不通,口不渴。”(按:老师经常用于治疗男性泌尿生殖疾病,如前列腺炎。)

 

48、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主治风痰阻于头面经络证。(按:现在几乎是面瘫的基本方。但是从各家之言中感到效果没有那么好很少单用。现在看看,拿来治疗头痛倒是可以试试。)

 

49、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止汗。气虚自汗者常用。(按:想起了许多又白又弱的小胖纸。。。)

 

50、缩泉丸:乌药,山药,益智仁。主治膀胱虚寒之小便频数证。(按:小儿遗尿症本方可与五子衍宗丸、肾气丸合用。)

 

51、磁朱丸:朱砂 磁石 神曲。重镇安神,合用。

 

52、控涎丹 甘遂 大戟 白芥子

 

53、香薷散 香薷 白扁豆 厚朴。化湿和中祛暑解表。主治阴暑。(没有感觉,不多说,文字搬家。)

 

54、三妙丸 黄柏 苍术 川牛膝。清热燥湿,强健筋骨。主治湿热下注痿证。

 

55、增液汤:玄参 生地 麦冬。“增水行舟”。

 

56、大香连丸 木香 黄连 吴茱萸 

主治左金丸证腹胀肠鸣、里急后重明显者。

 

57、戊己丸 黄连 吴茱萸 芍药 

主治左金丸证腹痛明显者。


58、青蛾丸(又名核桃丸),破故纸、杜仲、核桃仁。主治肾虚劳损。李可老先生推崇此方。


59、消瘰丸 玄参、贝母、牡蛎。瘰疬方。我把该方视为治疗结节、肿块、囊肿的对症用方。


60、封髓丹  黄柏,砂仁,甘草   《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赞语。清代医家郑钦安在临证中体会到:“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