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2)(3)

 timtxu 2018-01-02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1)

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佛学基本教理研究
       这一部分中我们先对各种模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的基本特征进行拣择。拣择的标准,第一是是否存在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第二是模型本身在逻辑上是否自洽。这两个标准和自然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工作是在尝试对自然科学理论进行扩展。经过多步扩展后逐渐接近了佛教唯识学的理论,但唯识学理论也需要进行适当扩展才能包容前面的各种模型并解释各种现象。 
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 
1.1.1.僵化封闭的模型 
       所谓僵化的模型是说模型按一定规律运行,且这些规律是必然的和固定不变的。自然科学的外境模型是典型的僵化模型,现代自然科学认为,事物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平移不变性,包括时间平移不变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总的说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规律都是一样的。这样一种模型当然是僵化的。这种僵化性又在经典物理学中表现得最突出,量子力学所描绘的世界引入了波函数和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不那么僵化了。但量子力学仍然要遵循必然性的统计规律,本质上仍然是僵化的。 
       与固定规律相联系的是规律的无矛盾性。无矛盾是说,在一个命题系统中,一个命题A和它的反命题非A只能有一个是真,不能A和非A同时为真。规律如果有矛盾就会出现按这个规律应该是一个结果而按另一个规律又是另一个结果的现象,两个规律中肯定有一个不能保证,因而不能保证规律的固定化。所以规律还要有无矛盾性。 
       除了无矛盾外,科学家在发展科学模型时还抱着完备性理想。完备性是说一个命题A,或者它的本身为真或者它的反命题非A为真,二者必居其一,不应该存在哪个为真不确定的现象。就是说规律支配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行,所有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规律解释。这一目标在经典物理学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哥德尔的定理,在包含自然数的系统中要用一组有限的公理推出所有真命题同时又满足无矛盾性是不可能的。这一定理暗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要想找到一组无矛盾的科学规律,按这套规律能推断出宇宙中一切现象是不可能的,宇宙中必然会有些现象不受这组规律的支配。量子力学的模型中已经放弃了完备性的追求,它承认有不受任何规律支配的本质上的概率现象。完备性虽然做不到,但完备性仍然是人们发展科学理论时的追求,人们希望科学规律能解释更多的现象,解释的越细越好。科学理论也确实对广泛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规律虽然不是绝对完备的,但也相当完备了,它的不完备性被缩小到了普朗克常数的量级。 
       科学模型中的规律不仅是固定的、无矛盾的、相当完备的,一般还具有简单性。简单性是每个学习过科学理论特别是物理学理论的人所深刻体会到的,但什么是简单性却不容易说清。深入分析下来,似乎简单性可以描述为规律中的可变参数最少化。比如一个数列1、2、3,按照最简单的规律描述,下一个数应该是4,如果按复杂的规律,则可以有无数种答案。复杂的规律用复杂的公式描述,公式中自然要有更多的参数。简单规律用简单公式描述,可变参数的数量当然少。所以,简单性实际上意味着变化的维度减少,不变性增加。 
科学规律还有对称性,多种对称性配合在一起时就是和谐性。物理学上可以证明,任何一种对称性背后都对应了一种不变量,当多种对称关系凑到一起形成一种最和谐的状态时,背后的不变量也最多,系统的不变性达到最大化。 
       总之,规律的固定性、规律的简单性、规律的对称性和和谐性等等都可以概括为最大限度的不变性,自然科学模型就是这样一个达到不变性最大化的模型。无矛盾性和完备性则可以保证这一固定和僵化的模型能适应各种需要,无须改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僵化性和封闭性就这样联系到了一起。

……………………………………………………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2)

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佛学基本教理研究

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     
1.1.2.对僵化封闭模型的质疑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些现象是科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过去存在,至今仍然存在。而可以解释的现象也从来不是理论和现象完全吻合,一般都存在一定偏离,科学上称之为误差。本来这些现象的存在已经很有力的说明科学理论还需要改进,但一种观点坚持认为所谓特异现象根本不存在,而误差都时候由各种偶然性的干扰因素造成的,不影响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所以没有必要对科学理论进行修改。 
       但闭上眼睛不承认特异现象存在也并不容易,因为特异现象并不少见,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人都经验过。在人类社会早期乃至在近代科技出现之前,人们的外境模型还没有那么僵化的时候,人们对神异现象更是非常熟悉,各个文明都有记载。只是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头脑中的外境模型越来越完备、封闭、僵化,人们才对奇异现象越来越难以理解、越来越生疏、越来越视而不见。其实特异现象本身并不神奇,只是在僵化封闭的世界模型中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当经验中出现这些现象时才被视为奇迹。就象历史上人们曾以为音障是不可超越的,穿越音障被视为奇迹,其实真正的障碍不在天上,而在人的头脑中。当人们把观念中的障碍打破时就会发现,特异现象其实是很多的。 
       世界上很多宗教和文化系统在认识世界时特别重视这类超越常人知觉范围的特异经验,如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就被描绘成“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超人,中医理论就是由这样的超人创立的。如果说《黄帝内经》传说色彩太强,那扁鹊应是较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所著的《难经》也是中医的重要经典。据说扁鹊曾得异人传授,服华池之水百日,能透视五脏六腑,然后开始行医的。这类根据特异经验所建立的理论所描绘的外境与常人所见有很大不同,如中医在解释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病原理时使用的经络和气等概念明显不同于常人所见的生理形态。 
       再如元气理论,认为有形的、清晰的物质是由无形的、模糊的“气”化生的,如《列子·天瑞篇》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再如,《洗髓经》说“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气,幻出诸形象,辅助生成意”。这些理论并非不可操作的哲学玄想,而是可以落实为修行方法并炼成一些特异功能的可操作的理论。由气幻化出形象表现了外境从结构模糊的混沌状态到结构清晰的状态的演化过程,而结构虽然高度清晰化了,其本质和最初完全不清晰的状态并无差别,还是气。 
       还有经络和气脉理论,中医按经络理论针灸有疗效,但它们难以完全融入科学的世界模型。由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只能得到微弱的有关信息,极易被忽略,再加上科学模型的封闭性,很多人认为它们不存在。但在没有僵化和封闭化的外境模型中则可以理解它们的存在。或者说他们可以真实的存在于世界中,但无法存在于一个僵化的世界模型中。 
       总之,这些理论所描绘的世界不象科学所描绘的那么僵死,元气说、气脉说等等所描述的东西都不是精确严密的,而是模糊的、活动的,它们还没有被严格的必然性所填满,留有很多变化的余地,是一种没有僵化的世界模型。与现代科学的世界模型相比,这些古代理论还比较粗糙,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即便如此,这些理论在古代乃至现代仍然成功地指导了中医实践和道家的养生修炼实践,从而证明了这类理论的有效性。如果正视这些传统理论所取得的成功,就应该承认断然否定它们所描述的现象的存在是不正确的。如果承认传统理论所描述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则应该承认世界并不是僵化封闭的。

…………………………………………………

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3)

第一部分、各种外境模型的比较与拣择 
佛学基本教理研究

外境模型的比较(一)——按规律性的强弱有无分类     
1.2.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 
真实的世界不是僵化封闭的,应该用另一些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来解释经验现象。这些非僵化封闭的外境模型可统称为生活外境模型,也就是有生命的、活的外境。这个概念概念与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有些相似,背后的思想也有相通之处,都是反对对世界做数学化的、僵化的解释。生活外境概念还比较宽,细分起来可以有很多层次。下面我们依次描述一系列生活性越来越强的外境模型。 
  
1.2.1.不完备的外境模型 
在僵化的外境模型的诸特征中,最薄弱的是对完备性的追求。在一个绝对完备的世界模型中一切都将是注定的,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其典型代表是经典物理学。哥德尔定理从理论上证说这样的世界模型是建不出来的。量子力学根据实验说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它包含本质上的不确定性。如果承认有模型所解释不了的现象,这个模型就是不完备的。 
混沌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引入了不确定性,在复杂非线性系统中微小的初始差异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混沌现象本身不是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把混沌现象和量子现象结合起来考虑,则量子现象造成微观的不确定性,又可以经由非线性过程放大为宏观的不确定性。这样在宏观世界也会存在本质上的不确定性。可以说,现代科学已经承认有很多现象是科学理论所无法完全解释的,科学理论所提供的世界模型也只能是一个非确定的世界模型了。 
但人们仍然不愿意接受太多的不确定性,希望模型尽可能完备,对世界的描述尽可能精细,不确定的范围尽可能小。其实,确定性多少又有多大差别呢?不确定性就算再少,它本质上有无限的可能,而确定性的部分只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确定性比无限的可能性,确定性再多仍然是少。 
另外,即使是有限的确定性其实也没有保证,世界为什么不可能是大部分不确定的,只在观察时取得确定值呢?这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的。世界完全可能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已经精确完成的实体,而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它的不确定性比现代科学所承认的要大得多,很多我们现在所相信的确定性在这个模型中也不存在。 
  
1.2.2.不封闭的外境模型 
僵化模型的诸特征中,另一个容易被质疑的是简单性、对称性和和谐性。虽然我们发现很多现象可以用简单和谐的模型来解释,但这只是一种经验归纳,由归纳可以得出有启发的猜想,但永远得不出必然的判断。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理由说明外境必须是简单和谐的。完全可能外境实际上遵循一种相当复杂的规律,或不那么和谐的规律,只是在一定精度内近似简单和谐,而被人们误以为绝对如此,这也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只要允许引入更多规律,对已经发现的简单性和和谐性规律完全可以用一组不那么简单和谐的等效规律替代,原来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的现象都可以用这组等效规律解释。所以,封闭性与简单和谐是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基本原理最大限度化简就会造成简单性,而和谐性往往带来最有效的基本原理化简。而简单性和和谐性又反过来使人相信没有必要引入更多的基本原理,一组封闭的规律已经是完美的了。而封闭性的好处是人们可以不必考虑无限多种可能性,只要考虑这一组封闭的规律就可以了。这样,对封闭性的需求和对简单性、和谐性的没有可靠理由的信念结合在一起,造成人们对一套封闭的外境模型的牢固执取。 
封闭、简单、和谐并没有更多的必然性,抛开这些,我们也可以设想开放的、不那么简单和谐的世界模型。古代的世界模型往往是这样的,如用绕地球的本轮来解释天文现象就不是简单的而且必须保持开放随时准备增加新的本轮。这种开放的模型解释力和预测力也会下降,从科学理论的判别标准看当然是现代科学更优。但开放的模型也不会那么僵化的理解事物,更容易接受不确定性也更容易接受新的可能性,在解释新现象时更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