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舌剑唇枪”的“舌”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整体像舌形。②是古陶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这是说舌头的作用,对的。但许慎又说,舌是“从干从口,干亦声”,把这个整体象形的“舌”分解为“干”和“口”两部分;段玉裁又解释说:“干,犯也。言,犯口而出之;食,犯口而入之。”这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
“舌”的本义即“舌头”,如《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是生非。”所谓“鼓舌”,就是卖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含有贬义。在古籍中常见“金铃木舌”一词,所谓“木舌”是指铃铎中的锤。《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有人认为这是善于说话的人。其实,“舌人”是指古代的翻译官,正如韦昭注《国语》所说:“舌人,能达异方之志。” ——左民安《细说汉字》 |
|